蘇州導游詞(精選20篇)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導游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那么你有了解過導游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州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州導游詞 1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今天我將到人間的天堂——蘇州參觀游覽。說起蘇州城市旅游的特色,基本可以概括為“三古一湖”,即:古城、水鄉、園林城市。唐代曾任蘇州太守的大詩人白居易,在離任多年之仍深情地懷念她“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人間天堂”自古以來就是對蘇州的美譽,為什么蘇州被稱為“人間天堂”呢?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是蘇州名勝古跡多、風景園林多且美。其實不然,據《史記》記載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原地區軍閥混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批難民往南遷移,到達江南之后看到一片和平富足、安居樂業的景象,恍若來到了天堂,所以就把蘇州比喻為人間天堂。
蘇州建城是從吳國開始的,所以在蘇州人人都知道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之爭的故事。在勾踐元年(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興師伐越,越王勾踐戰敗,闔閭也身受重傷,在回京途中去世,死后就葬在蘇州今天的虎丘,據說,這個地方在葬入闔閭以后,人們發現有老虎蹲在闔閭墓上久久不離去,所以稱為虎丘。他的兒子吳王夫差繼位,吳王夫差就將越王勾踐抓到吳國當奴仆,被關在石城。三年后,夫差動了側隱之心,準備放勾踐回國,大臣伍子胥堅決反對,告誡夫差如果放勾踐回去。勾踐回國以后就委托范蠡建城作都,勾踐更是每晚睡在柴木上,在房門口掛一個苦膽,每天都要舔一舔,臥薪償膽,不聽音樂,不近美色,念念不忘復仇,但對外還是繼續討好吳王,不斷送禮,給吳王送去美女西施,讓吳王沉溺于酒色。以削弱吳國的國力,對內休養生息,富國強民。鼓勵增加人口,以增強國力,常和大臣一起謀劃攻打吳國之計。到了公元前494年,吳王向北進攻齊國,勾踐聽了非常高興,并鼓勵吳王攻打齊國。伍子胥知道后告訴吳王這是越國要滅掉吳吳國啊,勸吳王放棄功齊,而改攻越國。而吳王不聽,還下令將伍子胥斬首。公元前473年,越國攻打吳國,吳國至此滅亡。、
除此之外,蘇州更是一座聞名遐邇的“園林城市”。蘇州園林是蘇州的驕傲,她有許多桂冠。拙政園、虎丘等四個園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9個園林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著名的園林滄浪亭、網師園,獅子林、拙政園、留園,怡園等。這些園林,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藝術美融為一體,成為我國文化藝術的珍貴遺產。國外友人把中國園林稱為“中國園林之母”,然而蘇州園林更是中國江南園林的代表,以其“古、秀、精、雅多”而獲得了“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譽。
其實蘇州不僅有著瑰麗多姿的山色水光,而且也是一個文人薈萃之地。有大家熟知的明代四大才子。文征明、唐伯虎、徐禎卿、祝允明。關于他們的傳說故事特別地多。現在有很多的電視、電影都圍繞著這些故事拍攝的`。如《唐伯虎點秋香》。相信我們各位游客都有欣賞過。在蘇州虎丘有一塊枕石。就傳達說有一天唐伯虎和文征明都來到虎丘游玩。恰巧在枕石邊相遇,于是就玩了個游戲,就是往這石頭上扔銅錢,如果掉下來就寓示著以后是生女兒,如果不掉下來就是兒子。結果文征明扔的銅錢掉了下來,而唐伯虎扔時沒有掉下來。果直這個唐拍虎家生了一個大胖兒子,文征明家生了個女兒。之后,蘇州未生兒育女的男男女女都會來到虎丘試一下,很有意思的。以后有機會,大家去虎丘游玩的話,可以去試一下。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蘇州這座城市慢慢感受她的魅力所在吧!
蘇州導游詞 2
蘇州是一座擁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城。人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能把蘇州城與這天堂相比,可見這座城市的非凡魅力了。
其實早在春秋吳越時期,蘇州就已經形成了城市的格局。可是,在蘇州民間卻還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先有平江路,后有蘇州城”。那么,這條平江路與古城蘇州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親緣關系呢?我帶著滿滿的好奇心,來到這條位于蘇州古城東北角的老巷一探究竟。
說到平江路,在蘇州當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那可是相當的重要的.啊。一位在平江路上生活了七十多年的老阿姨告訴我,早在宋、元時期,這蘇州府原本叫做平江府。而我國現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圖——《平江圖》,就是800多年前蘇州古城的城市地圖。所以啊,在地道的蘇州人心目中,平江路才是老大,這蘇州城啊只能算得上是老二。
走在平江路上,踏著一塊塊被蘇州古老歷史細細打磨的青石板,真不清楚這老街上的一磚一瓦到底留下了多少故事傳奇,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啦。
最先來到的就是連接臨頓路和平江路的懸橋巷。懸橋巷本是條極為普通的小巷子,卻因為與明朝萬歷年間的大宦官魏忠賢扯上了關系而被人們熟知。根據《吳縣志》的記載,懸橋巷本名叫做迎春巷、員橋巷。后來,魏忠賢在巷內建了真館,出于安全考慮修了座懸橋,小巷也就跟著更名為懸橋巷了。別看這懸橋巷只是短短的一段,這巷子里的建筑幾乎都是以明清時期為主的。更值得稱道的是,除了魏忠賢之外,懸橋巷的歷史還與住在這里的另外幾個名人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先讓我故弄一下玄虛,答案馬上揭曉。
懸橋巷21號、23號、25號就是一代名醫錢伯煊故居,25號門口懸掛的鎦金招牌上赫然寫著“錢宅”兩個字。
有人說:“蘇州狀元、御醫多”,也有人說:“吳人療病多神異”,這些贊美之詞都說明了“吳門醫派”如同“吳門畫派”一樣譽滿天下。錢伯煊就是這樣
一位吳中名醫。錢伯煊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在全國頗具影響的婦科專家。據說這位錢大夫曾經治好了一位東歐某國外交官夫人的不孕癥,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話。
我們所在的這座錢宅歷史悠久,確切的始建年代已經無從考證了。整個老屋都是在明代住宅基礎上逐年改建而成的,其中最為古老的要算是主軸線上的第二進大廳了,無論是構架還是局部構件,至今仍然保持著明代建筑的特征。廳前庭院敞亮,磚刻門樓古樸典雅,上面題寫著“世德流芳”四個字。
老宅當年曾經用作診所。錢大夫在1982年離崗退休后,就回到了這間老屋頤養天年,直至去世。
蘇州導游詞 3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景色宜人,美輪美奐的蘇州。
蘇州位于江蘇省東南部的長江三角洲平原,東靠上海,南界浙江,西瀕太湖,北臨長江。它的歷史可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說起蘇州城市的特色,基本可以,概況括為“三位一體”,即:古城、水鄉、園林城市,因而自古以來就有“東方威尼斯,秀甲江南園”的美譽。它的主要景點有宋代的滄浪亭,網師園,元代的獅子林,明代的拙政園、留園,清代的怡園、耦園、鶴園、環秀山莊、虎丘,寒山寺、天平山、靈巖山等……
正說著,蘇州已經到了,我們的第一站是虎丘。“七里山堂到虎丘”。經過熱鬧的山塘街我們來到虎丘的山門海涌橋。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景區方圓230來畝,最高處海拔僅34米。然而,在這里大大小小分布著50多個景觀呢!
進入山門,正前方的那座虎丘塔已經進入我們的眼簾,那就是虎尾了。剛才走過的山門就是虎頭,門口的兩口古井是虎的雙眼,左右對稱的八字護墻是雙耳,臨山塘河的石階是牙齒,隔岸的照壁是嘴唇,再往前面的斷梁殿是咽喉,整座山就像虎身……
踏上山道,進入景區我們游覽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景點。這條長約數十米的山道,點綴著憨憨泉、試劍石、枕頭思、仙桃石以及真娘墓等名勝古跡,著你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穿過一個圓洞門,我們來到了虎丘最美麗的'地方——劍池。這里四周石壁合抱,有一種形式奇險,氣象蕭森的感覺。狹長形的水池,南稍寬而北微窄,狀如寶劍,池水清澈甘冽,唐朝時曾被品為“天下第五泉”。峭壁前,有摩崖石刻“風壑云泉”4字,右壁上有“劍池”兩個篆體大字,相傳是書圣王羲之的筆跡。
過雙橋往西,再經雪浪亭北上,來到虎丘塔前。只見虎丘雄踞塔園中央,塔身顯得有點蒼老班駁,但依然矯健挺拔,姿色迷人。眾所周知,意大利有座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虎丘塔要比比薩斜塔早建400多年,所以虎丘塔有被稱為“東方斜塔”。
不知不覺一天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在車上我想虎丘不但有山的風骨,也有水的柔姿。最后,我想借用古人的兩句詩來評價我們今天的虎丘之行:平生游覽遍天下,游之不厭惟虎丘。
蘇州導游詞 4
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中國最大的工業、金融和貿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轄區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人口583.9萬人,其中市區212.4萬人。現下轄張家港市、昆山市、太倉市、吳江市、吳中區、相城區、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以及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蘇州境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境內文物古跡有487處,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門——盤門就坐落在蘇州古城南面的盤門風景區。
蘇州是東方水城。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42%,湖泊河流星羅棋布,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內,東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風景區分布其間,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
蘇州是一個園林之城。市內古典園林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集中體現了東方造園藝術的精華。現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有60余處,中國四大名園中,就有拙政園、留園兩個。拙政園、留園、環秀山莊、網師園、獅子林、藝圃、耦園、滄浪亭、退思園9個古典園林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文壇賢能輩出,繪畫、書法、篆刻、詩文流派紛呈。評彈、昆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蘇繡、緙絲、玉雕、泥塑、宋錦和木刻等精湛工藝品享譽海內外;古寺、古塔、古橋等古典建筑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
蘇州是江南水鄉古鎮的典范,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莊、錦溪,吳中的木瀆、甪直,吳江的同里。這些古鎮完整地、大量地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古宅,保持著原有的古樸風貌、水鄉特色、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社會人文研究價值和歷代建筑藝術價值。
蘇州致力于古城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正在恢復七里山塘原有的歷史風貌,挖掘和整理分布在各地的古村落。建成了戲曲、工藝、民俗、園林、蘇繡、碑刻、絲綢等12個博物館。同時,對河道進行全面整治,開辟具有特色的水上旅游線路,并形成了一批融旅游、文化、商貿于一體的特色街區。
到蘇州旅游,不僅可以領略吳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一步一景的奇妙幽情,還可以盡情。
蘇州導游詞 5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這次我們將進行蘇州精品園林三日游。現在我們已經到達蘇州火車站, 大巴已經在等著我們了。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中國最大的工業、金融和貿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境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就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基本保持著“水路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蘇州是東方水城,被譽為“東方威尼斯”,而蘇州最具特色的景觀就是園林。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占兩個,拙政園和留園,共有9個古典園林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現在,請大家卡向窗外,我們現在經過的是蘇州的北寺塔。北寺塔又稱為報恩寺塔,重建于南宋時期,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外觀是八角九層,磚身木檐,而他的內部是雙層套筒。北寺塔高達76米,較為宏偉,但也不乏修議的風韻,很好的體現了江南建筑藝術的風格。 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蘇州最為著名的園林之一,拙政園。拙政園是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園林,現開放的面積達到73畝。它呢,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也是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早在1997年背聯合國教科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我們這次旅程中,拙政園將會是一大亮點,大家一定要好好欣賞這江南獨有的韻味。
現在交通開始有點擁擠了,因為我們來到了市中心---觀前街。大家可以向窗外看一下,豎在街口的那塊牌坊上正是寫了“觀前街”三個字,觀前街于蘇州,就像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城隍廟,北京的天橋一樣,是一個集商業、娛樂、飲食、文化于一處的大眾消費場所。也如同夫子廟有孔廟,城隍廟有豫園一樣,觀前街是因為有玄妙觀而聞名的。
大家現在是否有一種進入古城的感覺呢,沒錯,這些古城墻便是蘇州著名的盤門風景區。盤門景區是以瑞光塔、水路城門、吳門橋等千年歷史古跡為背景而建設的園林式景區,特別是水路并聯的古城門更是全國現存唯一的建筑典型,因此,有“北看長城,南看盤門”之譽,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到達盤門風景區,那距離我們下榻的酒店也不遠了,蘇州吳宮泛太平洋酒店。它匯集了中國建筑的大氣磅礴和傳統園林的精致細巧,這與我們旅游的主題很相符合,游客朋友們可以好好體驗一下在園林中生活的感受。而且吳宮泛太平洋酒店的交通位置也較為便利。距離市中心觀前街僅有2公里,距離火車站4公里。在它的周圍有銀行,便利商店,超市等。還有一個好消息,入住吳宮泛太平洋酒店可以免費瀏覽盤門景區。因為我們從酒店可以直接通到景區中去。好了,游客朋友們,我們就要到達終點,查看一下自己的行李,記得要帶下車哦。
蘇州導游詞 6
蘇州樂園地處蘇州高新區中心,占地54萬平方米,以名聞遐邇的獅子山為依托,由加拿大多倫多福萊克公司總體規劃,于一九九七年建成開園迎賓。蘇州樂園是以東方迪斯尼為主題,集西方游樂園的活潑、歡快、壯觀和東方園林的安閑、寧靜、自然為特點,融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休閑健身于一體的現代化主題樂園,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著蘇州樂園名的游樂園。
蘇州樂園旅游資源獨特,獅子山形如雄獅蹲伏且蘊藏著千年人文景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歷史價值,又是登山健身的好去處,是現代游樂園內不可多得的自然旅游資源。樂園的卡通獅子栩栩如生,各種獅子雕塑形象逼真、形態各異,代表了全世界不同的信仰和觀念,與獅子山的傳說互為呼應,體現了蘇州樂園所蘊涵的獨特文化氣息。
游樂項目是蘇州樂園的主體旅游資源,樂園從歐美引進了懸掛式過山車、夏威夷海浪、豪華波浪、高空彈射、龍卷風、天旋地轉等一大批驚險刺激的高科技游樂設施。樂園的游樂項目依山傍水,與山水自然景觀水乳交融,彰顯了景觀的獨特性,構成了一幅具有生態特征的動態山水畫卷。獅山腳下的過山車猶如神龍穿山戲水,雄獅與神龍在大自然中和睦相處,象征著天地吉祥。
蘇州樂園蘇州樂園還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全園分為蘇迪廣場、獅泉花園、歐美城鎮、加勒比風暴、百獅廣場、威尼斯水鄉、蘇格蘭莊園、天獅湖、未來世界、夏威夷世界、兒童世界等景區。秀美怡人的天獅湖、建筑精美的歐美城鎮、別樣風情的威尼斯水鄉、充滿田園氣息的蘇格蘭莊園,使游客既能感受到自然醇厚的東方情調,又能領略到繽紛絢爛而優雅的`歐陸風情。
蘇州樂園現有游樂項目及景點多達八十多處,且精心打造了啤酒節等節慶文化活動,充分顯示了國際現代化游樂高科技與深刻的文化內涵兼具的特點,樂園以游客為中心,各類服務設施齊全,為游客營造了歡樂的游園氛圍。蘇州樂園成功地將觀賞性和參與性等旅游特征結合于一體,全園就像一幅展示東西方文化的“雙面繡”,是與國際接軌的獨特的游樂園。
蘇州樂園地理位置優越、距蘇州火車站、滬寧高速蘇州新區出口均近8公里左右,城市輕軌、公交及旅游專線均在蘇州樂園設立停靠站,形成了十分便捷的旅游交通網絡。
蘇州導游詞 7
楓橋始建年代不詳。從《寒山寺志》的記載中,可以知道楓橋建造時間早于寒山寺(南朝梁代天監年間)。
楓橋經過這么多年,當然歷經滄桑。可能是人們太喜歡張繼的這首詩了,所以歷代都設法保護好它。唐代的橋一直傳到今天,實屬罕見。楓橋有記載可考的修建有明崇禎末,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同治六年(1867),最后一次整修是1985年。被國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楓橋,舊作"封橋",因為這座橋晚上要關上木柵門封掉。宋代王郇公寄居在蘇州時,將張繼詩書刻在石碑上,也是《楓橋夜泊》最早的.石碑,把"封"字改成了"楓",大家覺得橋名更有詩意了,從此就叫它楓橋,一直沿用到今天。
現在大家看到的楓橋為單孔石拱橋,長39.6米,寬5.27米,跨度10米,南、北坡各有12級引橋。北面橋柱中間聯刻:"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兩旁對聯為:"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惱人語惡視惡行惡三年天必降之禍"南面中間聯:"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都是勸人為善的佛教精神。
楓橋的有名,一是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另一就是從張繼詩里名聲鵲起,爾后南來北往的文人都喜歡停泊在這里,體會《楓橋夜泊》的詩境;繼爾,步張繼后塵,作詩題詠。如:
唐代張祜:"惟有別時因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
北宋程師孟:"晚泊楓橋寺,迎風坐一軒。"
南宋俞桂:"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旁邊系小船。"
元代釋英:"晚泊楓橋寺,冥搜憶舊游。"
明代徐源:"寒山鐘盡便開船,來往楓橋共幾年。"
明代文肇祉:"此夜維舟不成寐,寒山依舊起鐘聲。"
清代沈德潛:"星星漁火亂,知是泊楓橋。"
清代李繩:"寺鐘漁火楓橋泊,已是思家第一程。"
蘇州導游詞 8
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別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蘇州古城西北,距閶門3.5公里的郊野。虎丘海拔34.3米,占地約20公頃,山體為距今1.5億年的中生代侏羅紀時代噴發的巖漿凝固而成的流紋巖。虎丘的人文歷史可追憶到二千五百年前,和蘇州古城同樣歷史悠長。太古時代,虎丘曾是海灣中的一座跟著浪潮時隱時現的小島,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最后從海中涌出,成為孤立在平川上的`山丘,人們便稱它為海涌山。"何年海涌來?霹靂破地脈,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蒼壁。"宋人鄭思肖的詩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來。此刻虎丘雖已遠離海洋,人們依舊能感覺到海的蹤跡,海的信息。
"虎丘"一名來歷已近2520年,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犯破傷風死,葬于此山,入穴三往后有白虎蹲踞墓上,故名虎丘山。公園里有很多名勝古跡。云巖寺塔(也稱虎丘塔)為國家級文物,斷梁殿為省級文物,梁的中間為兩根梁斷開接起來的,能夠看到斷縫。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早已在一千多年前就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千年以來,虎丘山依靠著秀美的風景,悠長的歷史文化景觀,享有著"吳中第一名勝"的美名。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虎丘劍池",聽說這四字出自唐朝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還有傳說,此刻的虎丘四字已非顏氏原書,而是后代補書刻上去的,因此在當地有"真劍池、假虎丘"的說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建在這里,相傳當時曾以魚腸劍和其余寶劍3千為吳王殉葬,故名劍池。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朝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據《蘇州府志》記錄,陸羽曾長久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寫作《茶經》。他發現虎丘山泉甘甜爽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蘇州導游詞 9
這座“綠蔭軒”,軒名取自明代詩人高啟的“艷發朱光里,叢依綠蔭邊”詩句。原來,在綠蔭軒旁曾種有一棵老櫸樹,一棵老楓樹,樹枝像兩把大傘遮在屋頂上,所以叫“綠蔭軒”。在留園的中部,可以觀賞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這兒便是我們觀賞春景的地方。春天,前面曲橋上紫藤開花,樹木發芽,似乎凸顯出一幅立體的春色圖。來到后邊,墻上有“花步小筑”四個字,為什么要寫上這幾個字呢?留園一帶舊名“花步里”,“步”通“船埠”的“埠”,“花步”即裝卸花木的碼頭;“里”是指方形的`街坊,即我們常說的“里弄”、“鄰里”,古代五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所以,二十五戶人家稱為一里;“小筑”就是小的建筑,比如“網師小筑”,主人很謙虛地說,我這個花園只是花步里邊上的一處小建筑而已。此處園主以墻為紙,墻角散置湖石,花壇中堆石筍,植天竺、爬山虎沖霄而上,又垂下幾縷綠葉,整幅圖畫給人以運筆凝煉灑脫之感。
前面就是“明瑟樓”,《水經注》中有“目對魚鳥,水木明瑟”的說法,意思是看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鳥蟲魚,讓人感到山青水秀,環境幽雅;樓下取杜甫“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之句,起名為“恰航”;樓旁的湖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將登樓的踏道藏于其中,邊上刻有“一梯云”,取自“上樓僧踏一梯云”,將山石比作可以助人升騰的云朵,使人有一種飄浮于仙境之中的感覺,暗含“月中折桂”的意思。大家再看看地面上的鋪地,用卵石、缸片、瓷片拼成各式各樣的圖案,俗稱“花街”,這一片鋪地上的圖案有“金魚”、“蓮藕”、“仙鶴”……,象征“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健康長壽”……,既起到了裝飾作用,又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
請大家隨我到露臺前,這兒是園主人觀賞夏景的地方。池子里種植了很多荷花,夏天荷花競相綻放,美景盡收眼底,因為露臺靠近水面,所以叫做荷花臺。此處,還可以觀賞到前面的假山。園林建筑中的假山接材料可分為湖石假山、黃石假山和上丘假山。留國這兒的假山比較特殊,下面黃石填底,給人一種穩健的感覺,上面湖石為頂,非常秀麗,因而兼有陽剛、陰柔之美,真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蘇州導游詞 10
蘇州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游名城和首批優秀旅游城市。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與中國最大的工業、金融、貿易中心上海接壤,南接浙江,西接太湖,北接長江。轄區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人口583.9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12.4萬人。現轄張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倉市、吳江市、吳中區、相城區、平江區、滄浪區、金昌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蘇州自古有“人間天堂”之稱,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蘇州是一座古城,建于公元前514年,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目前仍位于春秋時期原址,基本保持了“水陸并行,江河街道相鄰”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的簡約風格。全國文物487件,其中國家級15件,省級101件。盤門是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水閘,位于蘇州古城南部的盤門風景區。
蘇州是東方水城。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42%,湖泊河流遍布。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有五分之四位于其境內,東山、西山、廣府、石湖、玉山、上湖等景點分布其中。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
蘇州是一座花園城市。城中古典園林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體現了東方造園藝術的精髓,保存完好的.古典園林有60多座。中國四大名園中,有拙政園和柳園。拙政園、柳園、環秀山莊、網師園、獅子林、藝術園、耦合園、滄浪亭、思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歷史上有很多文采,包括繪畫、書法、篆刻、詩歌。評彈、昆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杰作”;蘇繡、絲綢、玉雕、泥塑、晉松、木刻等精美工藝品享譽國內外;古寺古塔古橋等古典建筑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
蘇州是江南古鎮的典范,其中昆山周莊、金溪、吳中木瀆、鹿治、吳江同里頗具代表性。這些古鎮完整而大量地保留了明清古民居,保持了原有的古樸風貌、水景、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社會人文研究價值和歷代建筑藝術價值。
蘇州導游詞 11
各位游客摯友們:
你們好!我代表蘇州快樂旅行社對你們來到蘇州表示熱情的歡迎。我是你們的導游小黃,你們也可以叫我黃導。今日我要帶領你們巡游蘇州園林,那里是世界聞名遺產,請你們留意,不要隨地吐痰,制造垃圾,還有一點就是進去時必需腳步輕輕喲!希望今日你們能玩得快樂!
我先簡潔介紹一下蘇州園林和要去的園子:蘇州古典園林建于16世紀至18世紀,房子都是精雕細琢而成的,你們待會兒去細細巡游。 蘇州園林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譽。據記載,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說了這么多題外話,信任你們對蘇州園林已經了解了一些吧!我們現在書歸正傳講正題了。我們要去的園林是世界四大名園中的兩個園子,知道是哪兩個嗎?嘻嘻!就是滄浪亭,建于宋朝,獅子林,建于元朝。聽了這些,你們也不妨跟我去玩玩吧,走!我們動身。
我們先去滄浪亭吧,去滄浪亭不會太遠,一兩分鐘就到了。 好了,這就是滄浪亭,怎么樣?不錯吧!滄浪亭建于北宋時期(公元1041至1048年),是蘇舜欽所筑,可以說是蘇州最最古老的園林。南宋初期曾為名將韓世忠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別出心裁,不信你們看!前面有一泓綠包圍著園子,下前面有一座橋,你們可以從橋內進入滄浪亭。各位請跟我一起進入滄浪亭。你們都進來了嗎?好!你們向正前面遠眺,有一座土山,隆然高聳。山上幽竹纖纖、古木森森,山頂上有個珍寶叫滄浪石。你們可以上山,看一看這個在山頂上奇妙的`珍寶。 游客摯友們,集合了!集合了!我們要去獅子林了,我來說一下獅子林,待會兒,你們可以去獅子林玩,還可以去賓館休息,現在我來說說獅子林吧!
獅子林占地十五畝,東南多山,西北多水。獅子湖是水景觀的主要景點,那里的石假山別有特色,相當的精致。獅子林的建筑以燕譽堂為主,堂后有一個精致的小方廳。像燕譽堂之類的建筑在獅子林幾乎隨處可見,出名的有立雪堂。現在各回各家吧! 你們再見了,以后請你們的親朋好友來蘇州古典園林,不過,可別忘了我小鄧喲!
蘇州導游詞 12
江蘇蘇州可園又名“近山林”、“樂園”,位于蘇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48號),與滄浪亭僅一巷之隔。園門朝南,與滄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可園現存面積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檻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曠。數十年來曾幾度維修。
雖然現存園林面積很小,僅四畝半許,但其園址卻歷史久遠,甚至在宋代還是滄浪亭的一部分。早在五代末年,此處是吳越中吳軍節度使孫承枯別墅一隅,后漸廢。北宋時系滄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時韓世忠居滄浪亭時,辟其址為宅院,增修擴建,成為“韓園”宅邸。元、明時其地并入大云庵。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巡撫沈德潛在此重筑園林,名為“近山林”。再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意,又名“樂園”。樂園建成后,其東面為正誼書院,西面是沈氏宗祠和宅院,三部分實為一體。沈德潛曾讀書于此。有人曾誤以為是“行樂”之樂,乾隆間大吏說是“行樂不可訓也”。園曾為大憲行臺宴集之地。
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布政使、江蘇巡撫梁章鉅重加修葺,劃歸正誼書院,成為書院園林,易名為“可園”。當時可園占地20余畝,有挹清堂(一說抱清堂)、坐春艫(一說坐春舫)、濯纓處等景點。朱宮贊躊有園記曰:“園之堂,深廣可容,堂前池水,清法可絕故顏,堂曰艷清。池畝許,蓄倏魚可觀,兼可種荷,緣崖磊石可憩.左平臺臨池可釣,右亭作舟形曰坐春舫,可風,可觀月,四周廊龐可步,出廊數武屋三楹,冬日可延客,曰灌纓處,舊園外隔溪即滄浪亭,故援孺子之歌,可以灌纓也。”由此可見,園址與滄浪亭同源,園名也與滄浪亭同源,取自《孟子》“滄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纓”之句。
咸豐、同治年間,可園受到兵火破壞。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江蘇布政使黃彭年重修,成立“學古堂”,建“博約樓”,藏書八萬卷。臨池筑一小亭,取名“浩亭”。園內廣種梅花,雜植桃、李、杏等佳果。三十一年,巡撫陸春江停辦學古堂,改設游學預備科。三十三年,又改存古學堂。辛亥革命時期,張默君女士在此創辦《大漢報》。1914年,設江蘇省立蘇州圖書館(初名第二圖書館)于此。園中增植梅樹逾百。“鐵骨紅”古梅有“江南第一枝”之譽。
蘇州導游詞 13
穹隆山位于光福鎮南,高竣挺拔,山高林密,其間的茅蓬塢有蘇州地區唯一的天然次生森林,有楠木等217種名貴樹木、151種藥用植物。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批準建立為東吳國家森林公園。穹隆山也是一座文化名山,據傳為中國大軍事家孫武隱居寫作《孫子兵法》處,現保留有孫武苑。同時還有蘇州地區最古老的寺廟穹窿寺、韓世忠隱居的寧邦寺、江南道教中心上真觀、中國五大名臺之一的朱買臣讀書臺,于右任題寫的蘄王韓世忠玩月臺、號稱露天書法藝術館的小王山摩崖石刻、中國國防教育基地等景點。
如果有一座山可以稱之為藏龍臥虎的'話,那么我想非穹隆莫屬了。單單《孫子兵法》這四個字的份量便足以令這座不過341米高的蘇州第一“高”山仰為觀止了。當年曾是齊人的孫武為避戰亂而居吳地,就在這穹隆山茅蓬塢寫下了十三篇奠定其兵圣之位的《孫子兵法》,也從此,穹隆成為了兵家圣地。秋天的穹隆,層林雖未曾盡染,金桂卻正飄香,“哇!有桂香!”我興奮地叫,環顧四下卻不見桂影。礙于窄而陡的車道無法久留,只得直駛至峰頂望湖處體味乾隆的詩境去了——“三萬六千頃,春風秋月中”,而此刻,秋風肆虐,吹在身上竟有些凜冽之感。與那些名川大岳相較,這穹隆山實在是算不上什么,然據說,那位愛南巡的皇帝六次下江南,次次上穹隆。有望湖亭的御碑為證。天氣爽朗的日子里,在望湖處可將八百里太湖、七十二諸峰盡收眼底,只是在這樣的陰霾天氣,我并不能將太湖看得太過真切,稍遠處即是天水一色的白,但是,往近處看,卻可以看到層巒疊翠、阡陌縱橫之江南田園風光。坐在峰頂,除了喝茶,遐思或是回憶,人似乎也就無事可干了。于是,再轉到上真觀去。而倘若是從山腳往上爬的話,那么沿著乾隆當年的登山御道便可直達這上貞觀了,我現在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了。
穹隆山海拔340多米,氣勢雄偉,山色秀美。人文景觀豐富,集政治、軍事、宗教文化于一山。乾隆帝六次臨山;大軍事家孫子隱居于此,寫下了中國兵書第一部《孫子兵法十三篇》;西漢大臣朱買臣曾在此讀書.
蘇州導游詞 14
吳江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鄉澤國”。大小數百個湖泊點綴在城鄉間,吳江境內河道縱橫,水域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特別是古鎮同里,路由橋通,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被譽為“醇正水鄉、舊時江南”。京杭大運河、太湖以及汾湖、九里湖等自然景觀各具特色。
吳江區適合農作物和水生作物生長,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
吳江土壤以壤土質的黃泥土和粘土質的青紫泥為主,其次為小粉土。吳江耕地面積70萬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麥子、油菜和蠶桑、苗木等,水生作物有席草、蓮藕、芡實、茭白、莼菜等。
吳江的民間文學源遠流長,蘊藏豐厚,尤以蘆墟山歌的高亢嘹亮、感情真摯樸實、曲調優美清新、鄉土氣息濃厚,在吳中獨樹一幟。流傳的民間舞蹈、戲曲曲藝、民間工藝流派紛繁,各呈千秋。吳江人主食以大米為主,雜糧僅用作調節口味,其中盤龍糕、閔餅、麥芽塌餅、熏豆、震澤黑豆腐干等都是體現吳江特色的名吃名點。
截至2012年底,吳江區擁有文化館1個,鎮文化站8個。全年舉辦各類展覽會(區博物館)30次,組織各類文藝演出3055場次。擁有區級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量138.87萬冊,借閱人次60萬人次。擁有影劇院3家,席位2885張。有線電視入戶率102.3%,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均達到100%。
自春秋起至明清的二千多年間,吳江涌現了一大批著名的歷史人物。屬吳江籍或長期生活在吳江的歷史人物有140多名,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范蠡,西漢詞賦家嚴忌、嚴助父子,西晉文學家張翰,南朝梁陳間文學訓詁學家、畫家顧野王,唐代文學家陸龜蒙,宋代進士謝景初、謝濤,明代詩文家史鑒、沈顥、園林建筑師計成,清代天文學家王錫闡、文學家吳兆騫、詞曲家徐曦、醫學家徐大椿等。到了近代,又誕育了辛亥革命風云人物陳去病,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詩人柳亞子,革命烈士張應春,國學大師金松岑,文學家范煙橋,社會學家費孝通,原財政部長項懷誠,武警政委許耀元上將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蘇州導游詞 15
各位旅客:
你們好!歡迎來到蘇州園林參觀。我是你們的導游,姓潘,就叫我小潘或潘導好了。下面就讓我帶你們去參觀吧!蘇州園林以山水秀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那里既有湖光山色,煙波浩淼的氣勢,又有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的詩韻。
現在我們來到了拙政園。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它位于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你們看,拙政園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構思巧妙,風格清新秀雅、樸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臺軒榭多臨水而筑。主要建筑有遠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聽閣、十八曼陀羅花館、三十六鴛鴦館等。下面你們拍拍照吧,小心點,不要掉到水里或亂扔垃圾了!
參觀了拙政園,現在你們跟我來到了滄浪亭。滄浪亭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滄浪亭園內以山石為主景。瞧,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筑,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與之襯映。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于園外。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多美麗啊!下面你們看到的是獅子林。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錯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最后,讓我們參觀留園。留園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于明代。留園占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樓、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留園內建筑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
現在,我們已經把蘇州園林的幾個名園都不得參觀完了。我很開心能和你們一起游覽這些名園,非常感謝這一路來對我工作的支持,今日的旅途就先告一段落吧。
蘇州導游詞 16
吳中洞天勝地--穹窿山,高峻挺拔,地域寬闊,巔坡高聳,最寬處4公里。主峰箬帽峰高約341.7米,為太湖東岸蘇州地區群山之冠。穹窿山有蘇州地區四大之譽,一即主峰341.7米素有“吳中第一峰”之稱,二為蘇州地區最大的山,有最幽深的山塢;三為擁有蘇州地區唯一的也是最長的盤山公路,約12公里;四為蘇州地區唯一的省級自然保護區,有國家保護植物及中國特有植物楠木等217種植物和名貴樹木,藥用植物151種。是國家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擁有著“天下第一智慧山”的稱號。
穹窿山歷史悠長,人文景觀豐富,集政治、軍事、宗教、文化于一身。古代大軍事家孫子隱居在此,并寫出了中國歷史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臨山,留下無數鮮為人知的軼事;西漢大臣朱買臣,曾在此砍柴、讀書;抗金名將韓世忠與部下相聚于穹窿山賞月。全長12公里的盤山公路可直達山頂,貫穿各個景點。
景區內現有開放景點:孫武苑、朱買臣讀書臺、望湖園、上真觀、乾隆御道、洞天福地、寧邦寺、玩月臺、御湖景區等。山上有度假別墅、特色餐館、孫武茶樓等休閑配套設施。
東吳國家森林公園1993年經國家林業部批準建制,正式對外開放。整個景區3739畝,位于靈巖山西5公里藏書鎮西南一公里,北沿蘇福公路。
三茅峰狀若浮笠,俗稱箬帽峰。山有東西兩個銅嶺,百英薈萃,氛圍恬靜。山上有泉四眼,雙膝泉涓流不息,掛杖泉靜影澄碧,法雨泉直奔農田,百丈泉清醇甘甜。茅蓬塢的澗水,霪雨過后,飛流猛撞,觸石作聲。
茅蓬塢自然保護區屬國家森林公園,林海千畝,樹高景深,層次豐富,環境幽雅清靜。楓香、紫楠、黃檀、苦櫧、栓皮樂、珂南樹、野雅春、三角楓等30多種喬木及20多種灌木、草本組成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為北亞熱帶地帶性植物被類型的典范。樹木的.氣味芳馨,吸之沁人心脾;樹木的奇特姿態,觀之令人心曠神怡。“空巖已及萬仞半”的茅蓬,相傳是西漢朱買臣故宅。今存盤石一方,上有明正德己巳年(1509)都穆題刻“漢會稽太守朱公讀書處”十個大字。清乾隆帝六次臨山,并在望湖臺留有御碑。近代名人李根源、章太炎、于右任等也曾來此游覽、作詩,并留有多處摩崖石刻。
蘇州導游詞 17
獅子林位于蘇州市園林路。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建菩提正宗寺,又因中峰禪師曾倡道天目山獅子巖,取佛書“獅子吼”之意,易名為獅子林。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歲的大畫家倪瓚(號云林)途經蘇州,曾繪《獅子林圖》。清乾隆初,寺園變為私產,與寺殿隔絕,名涉園,又稱五松園。1917年為顏料買辦商人貝潤生購得,經9年修建、擴建,仍名獅子林(園東為貝氏家祠、族學和住宅)。
獅子林以湖石假山奇秀幽趣著稱,有“假山王國”之譽。獅子林平面成長方形,面積約15畝,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墻峻宇,氣象森嚴。獅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洞穴巖壑,奇巧盤旋、迂回反復。園內建筑,以燕譽堂為主,堂后為小方廳,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指柏軒之西是古五松園。西南角為見山樓。由見山樓往西,可到荷花廳。廳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內藻飾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兩層石舫。石舫備岸為暗香疏影樓,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可達飛瀑亭,是為全園最高處。園西景物中心是問梅閣,閣前為雙仙香館。雙香仙館南行折東,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
獅子林的.古建筑大都保留了元代風格,為元代園林代表作。園以疊石取勝,洞壑宛轉,怪石林立,水池縈繞。依山傍水有指柏軒、真趣亭、問梅閣、石舫、臥云室諸構。主廳燕譽堂,結構精美,陳設華麗,是典型的鴛鴦廳形式;指柏軒,南對假山,下臨小池,古柏蒼勁,如置畫中;見山樓,可覽群峰,山巒如云似海;菏花廳雕鏤精工;五松園庭院幽雅;湖心亭、暗香疏影樓、扇亭等均各有特色,耐人觀賞。園內四周長廊縈繞,花墻漏窗變化繁復,名家書法碑帖條石珍品70余方,至今飲譽世間。
清代學者俞樾贊譽獅子林“五復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當代園林專家童俊評述獅子林假山“盤環曲折、登降不遑,丘壑宛轉,迷似回文”。獅子林假山是中國園林大規模假山的僅存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蘇州導游詞 18
山塘街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水陸交通條件,曾是明清時期中國商貿、文化最為發達的街區之一,吳文化的窗口”。街道呈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疏朗有致,街面店肆林立,會館集聚,再現了山塘街的盛世繁華。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這便是對山塘街的生動寫照。山塘街一頭連接蘇州的繁華商業區閶門,一頭連著花農聚集的虎丘鎮和名勝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來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處。清乾隆年間,著名畫家徐揚創作的《盛世滋生圖》長卷(也稱《姑蘇繁華圖卷》),畫了當時蘇州的一村、一鎮、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畫的'就是山塘街,展現出“居貨山積,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燦若云錦”的繁華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中也把閶門、山塘一帶稱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蘇州是個水鄉,河道多,橋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蘇州街巷特征的典型。它中間是山塘河,真是朱欄層樓,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條典型的水巷,這里的房屋沿河有石級。
山塘街可以分為東西兩段,東段從閶門渡僧橋起至半塘橋,這一段大多是商鋪和住家,各種商店一家挨著一家,東段又以星橋一帶最為熱鬧繁華。山塘街的西段指半塘橋至虎丘山。這一段漸近郊外,河面比東段要開闊,河邊或綠樹成蔭、芳草依依,或蒹葭蒼蒼、村舍野艇。這里有普濟橋、野芳浜等勝景,還有“五人墓”、“葛賢墓”等古跡。“五人墓”安葬著明末顏佩韋等五位義士,他們為了抗議魏忠賢閹黨逮捕東林黨人周順昌,率眾市民暴動,最后慷慨就義。清代大詩人、大書畫家張船山(問陶)晚年寓居于山塘街青山橋和斟酌橋間,顏所居曰“樂天天隨鄰屋”,日與好友石韞玉、孫星衍等詩酒唱酬,嘉慶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病逝山塘街,著名詩人吳錫麒《哭張船山》云;“卻思斟酌橋邊水,鳴咽還應到九原(君寓吳門斟酌橋)”、“如此驚才僅中壽,問天何苦更生才!”再向西行,就到了有“吳中第一勝景”之稱的虎丘山,峰巒塔影,山林氣象更使人神往。
最佳旅游時間:春季最佳。無論是春光燦爛還是春雨纏綿,蘇州都是一幅動人畫卷。
蘇州導游詞 19
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以山水秀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這里既有湖光山色,煙波浩渺的氣勢,又有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的詩韻。 需要提前先提醒大家的是,在我們游玩期間,將會經過很多美麗的景點。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請不要亂攀爬假山,也不要亂扔垃圾。順便給大家留一個問題:我國建筑中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但蘇州園林從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這是為什么呢?好了,我們先去游覽吧。
我們先來到蘇州園林的南門。進門后往前走就是滄浪亭。滄浪亭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45年,那時候詩人蘇舜欽流寓江蘇中心,買了這塊地,在水旁邊建了一個亭子,取名“滄浪”。作《滄浪亭記》,自稱“滄浪翁” 南宋時變成抗金名將韓世忠所居住,滄浪亭改名成“韓園” 滄浪亭兩側刻著醒目的對聯,上寫“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意思是清風明月到處都有,但對俗人來說,有錢也買不到;近水遙山本為無情之物,但在詩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對比強烈。
接下來便是拙政園啦!它位于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你們看,拙政園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構思巧妙,風格清新秀雅、樸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臺軒榭多臨水而筑。 獅子林同樣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因園內石峰林立,形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大家可以細細的品味一下。 最后,讓我們參觀留園,始建于明代。留園占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留園內建筑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
現在我們蘇州園林的參觀結束了,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那道題的答案啦!那就是因為蘇州園林是藝術品,所以它不講究對稱。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可以隨意拍照了,但是請注意安全和衛生。
蘇州導游詞 20
蘇州絲綢從建國后躍上一個新臺階,從繅絲、染絲、絲織、絲綢印染和絲綢機械等企業;建立蘇州絲綢科學研究所、絲綢工學院、絲綢檢驗所和絲綢職工大學等科研教育單位,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絲綢工業體系。
九十年代末,蘇州工業進入產業調整轉型期,蘇州絲綢工業實行產業轉移,四大綢廠等也隨之完成了歷史使命。建立于1991年的蘇州絲綢博物館,之所以能建館是有賴于各大綢廠的贊助。我們是不能忘記的,因此,我們不只是有責任、有義務,更是一種使命感,把蘇州歷史上傳統的絲綢產品來傳承下去。可以說蘇州的歷史是與絲綢的歷史相始終。無論是新舊石器遺址,還是春秋吳王宮的織里(這是中國最早的織造官署),都無不見證著絲綢歷史的悠久。蘇州的發展也隨著絲綢業的興盛而興盛,明清時期,蘇州能成為一方大都市,都與此息息相關。蘇州至今留存有很多與絲綢相關的各個時期的歷史遺址,是蘇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們記載著曾經的輝煌和榮耀。建國以后,蘇州的絲綢工業也是當之無愧的利稅大戶,在對外貿易,出口創匯,為蘇州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如果說絲綢、瓷器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張國家名片,那么絲綢就如一位市長所說的`,是蘇州的一張燙金的城市名片。歷史上蘇州的絲綢產品一直綿延不絕,從春秋時期的吳縞,到三國兩晉時的吳綾;從隋唐時期的八蠶絲、緋綾到宋錦、緙絲;宋、元、明、清時期設置官府織造局,產品更是名目繁多:主要有漳緞、織金、閃緞、妝花緞、摹本緞、貢緞、天鵝絨、高麗紗、花素累緞等。
蘇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伴隨著歷史文化底蘊的傳統工藝產品,閃爍、繼承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光輝。這其實是前人給予的最豐厚的饋贈。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歷史文化遺產,使其發揚光大。云錦、蘇繡、宋錦已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云錦、蘇繡是比較成功的,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另一方面,是一些瀕臨失傳的傳統工藝產品亟待拯救,如何把歷史文化遺產轉化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商業產品,走向市場,并由市場需求而發展壯大,這正是我們所需努力的,做到這一點,我們就無愧于前人,無愧于我們的歷史文化。
【蘇州導游詞】相關文章:
蘇州導游詞06-26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01-26
蘇州無錫導游詞05-17
蘇州景點導游詞04-30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03-06
蘇州拙政園導游詞07-16
蘇州絲綢導游詞_江蘇導游詞06-26
蘇州歡送詞導游詞06-14
蘇州經典導游詞范文最新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