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教案
孟姜女教案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故事內涵,‘教案’孟姜女(教案)。
2、了解中國民間故事(傳說)的特點。了解故事所承載的傳統文化,所反映的民族心理。
3、根據課文內容學習縮寫。
過程與方法:
本文是經過作家改編的民間故事,通俗易懂,學生理解上不會有很大困難。通過對民間故事閱讀的指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并通過對故事的縮寫提高寫作表達能力,準確到位地表情達意,達到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了解民間故事所承載的傳統文化,所反映的民族心理和中國民間故事(傳說)的特點。引發學生對本土民間文化和普通民眾生活的有意關注。
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結合描寫等表達方式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內涵。
難點
了解中國民間故事傳說的特點
教學練習設計分層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提問:同學們喜歡看中國民間故事嗎?你看過哪些故事?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呢?
2、積累詞語
晴天霹靂杳無音信天愁地慘
學生活動預設
說出看過的民間故事及喜歡的原因。積累詞語。
設計意圖
為閱讀課文及相關作品作情感上的鋪墊。積累詞語。
二、內容理解。
1、通讀課文《孟姜女》,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故事的進展情況,教案《‘教案’孟姜女(教案)》。
2、你喜歡孟姜女嗎?簡述你喜歡的理由。
3、思考這則故事的所反映的思想內涵。
4、讀完故事,有何感受?
5、有哪些細節描寫最生動,反映了什么?
6、說說中國古代民間故事有著怎樣的語言特點?
7、聯系實際,思考民間故事在流傳的原因及在現實社會當中存在的意義。
學生活動預設
1、讀《孟姜女》,然后完成教師預設題。
2、尋找相關語句,分析人物形象。
3、思考故事的思想內涵及民間故事流傳的原因。
設計意圖
通過閱讀和分析,歸納故事的內涵從而初步了解民間故事的特點。在討論發言中讓學生對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和作品的社會現實意義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使學生初步掌握通過比較來加深對文本認知的方法。
三、延伸拓展。
1、小結和評價學生的思路,總結中國古代民間故事的特點。
2、補充簡介名著名作
3、根據故事的進展情況撰寫15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學生活動預設
1、說說從小聽過哪些民間傳說,談談對這些作品的看法。
2、針對眼下影視片當中崇洋、慕貴的跟風現象進行討論,談談應該要如何多關注平民生活,避免種種不良思想影響身心的健康成長。3、課堂完成"故事梗概"的寫作。
設計意圖
加深理解,學習縮寫。統一思想,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覺抵制不良文藝作品的侵襲,學會選擇。
四、進行小結
總結中國古代民間故事的特點。
學生活動預設
了解中國民間故事(傳說)的特點。
設計意圖
了解故事所承載的傳統文化,所反映的民族心理。
五、布置作業。
閱讀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祝》選一個角度寫一篇讀后感。
設計意圖
拓展閱讀面,提高遷移能力,以讀引寫,培養學習興趣和正確的審美意識。
【孟姜女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