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鄂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時間:2024-10-25 19:02:09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課 題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1、 少年

教學目標

1. 認識“仞、茁、翱”三個漢字,學會“岡、源”等八個生字。
2. 隨課文理解:萬仞、茁壯、翱翔、英秀等詞語。
3. 讀懂詩,知道詩中將少年比喻成什么?為了突出少年的那些特點。
4.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感受作為少年的自豪感,從而產生奮發自強的信念,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體會詩意、激發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體會詩意、激發情感。

教具學具

環 節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幾個階段,你們知道,你們現在正處于什么時期嗎?(少年)
    少年時期是最值得我們羨慕的,想知道我們羨慕你們什么嗎?用一首詩告訴你們吧。
    板書課題:少年
  二.檢查預習情況:
   1. 認讀生字、生詞。
   2. 指名讀詩句。
   3. 學生交流從詩中了解了些什么?
  三.整體感知課文:
   1. 匯報你讀懂和不明白的地方。
   2. 釋疑:
   3. 梳理詩的內容。
    作者說少年像什么?
    板書:太陽(高山的)源泉小樹小鷹乳虎刀刃英秀
  四.讀熟整首詩:
  五.學寫生字:
   1. 再次認讀生字:
   2. 范寫“鷹”,提示被包部分筆畫多,要寫緊湊。
   3. 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 聽寫詞語:山岡源泉小鷹飛翔
   2. 讀詩:
  二.思考與討論:
   1. 作者說少年像什么?太陽源泉小樹小鷹乳虎刀刃英秀
   2. 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比喻?是為了突出少年的什么特點?
   3. 討論、梳理學生的發言:
  三.指導朗讀、背誦。
   1. 將詩中的“少年”換成“我們”,大聲讀一讀,看你有什么感受?
   2. 你為什么會有自豪感,你在讀詩時想到了什么,說說你的想法。
   3. 背誦。
  四.拓展:
   1. 你覺得少年還像什么?試著寫幾句。
   2. 交流你的小練筆:
  五.學寫生字:乳撞磨刃

 

板書設計


             太陽
             源泉(高山)
             小樹
         少年 像 小鷹
             乳虎
             英秀(人中)

作業設計

課 題

2.小松樹

教學目標

1.會認四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理解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長得更高,才能望得更遠”的含義。

教學重點

懂得“只有長得更高,才能望得更遠”的含義

教學難點

懂得“只有長得更高,才能望得更遠”的含義

教具學具

環 節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簡筆畫出一棵小松樹,提問:你們知道松樹的哪些特點嗎?

二.了解自學情況:

1.小組生字紅綠燈(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2.指名讀課文。

3.默讀,概括課文大意。

三.質疑問難。

四.指導學習書寫生字。

1.觀察字形,交流記憶方法。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 復習導入:

1.指名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二.師生互動:

1.自由讀,畫出中心句。

2.“只有長得更高,才能望得更遠”是什么意思?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

3.小松樹是怎么明白這個道理的?讀課文,思考。

三.生自學課文,看看小松樹的成長共分為幾個階段,每次成長的動力是什么,結果怎么樣。

四.全班交流。

五.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2.小松樹

只有長得更高,才能望得更遠

作業設計

教學反思

課 題

3 小溪流的歌

教學目標

1、能按要求認真預習課文。
2、學會本課八個生字,會認12個生字。
3、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

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具學具

第一課時

 一、揭題
    讀題。說說你想知道什么?
  二、按要求預習課文
  三、檢查自學
   1、生字詞
    (重點:耍、愁、樁、撓卵石拐彎)
   2、質疑問難
  四、自讀課文,初知大意
   1、這篇課文主要講誰,講他做了些什么?
   2、用橫線劃出寫小溪流如何奔流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填空。
    小溪流在( )地奔流。
    小溪流一邊( )一邊( )。
    小溪流在( )奔流( )。
    小溪流就這樣( )地奔流、奔流。
    (體會小溪流永不停步的精神)
   3、討論課后題1。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作業1—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不斷”、“歡快”造句。
  2、了解第2自然段先總后分的寫法。熟讀這一段中的幾個擬人句。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受小溪流自強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齊讀課文(對話分角色朗讀)。
   2、填空:
    (  )的小溪(  )的卵石
    (  )的嗓子(  )的樣子
    (  )的山谷(  )的海洋
   3、交代任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讀:小溪流的心情怎樣?給你的感覺如何?
   2、朗讀指導:朗讀的聲音應該怎樣?速度怎樣?
   3、練讀、評議。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導讀小溪流怎樣玩耍的句子。
    讀著讀著,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調皮活潑)你覺得現在的小溪流就像什么?你喜歡哪些詞句?
   2、填空:
    他( )岸邊的卵石,( )地上的小草,讓漂浮著的小樹葉打( ),一會兒( )那些追趕他的小蝌蚪。
    所填的詞語應該怎樣讀?
   3、這一段是什么結構?(先總后分)
   4、感情朗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導讀:小溪流是怎樣沖過巨石的?讀出它的勇敢勁兒。
   2、難句理解:他用清亮的嗓子歌唱,山谷里不斷回響著的回聲也是清脆的,叫人聽了就會忘記疲勞與憂愁。(小組討論)
   3、朗讀指導。
  五、學習第二大段。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各角色當時的心情。
   2、指導朗讀:第一句兩個分句中的第二個“到前面去”語調要變高。后一句中的“為什么呀?”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我不能停留要讀出堅定的語氣。
   3、明確枯樹樁已失去了生命的力量,生活沒有意義。而小溪流為什么停不下來呢?(為人民做好事)
    講講小溪流可為人民做哪些有益的事?
  六、學習第三段
    明確小溪流匯合成了大河,它就更有力量,可以為人們做更多的事了。
    小結:小溪流這種自強不息,永不停留的精神真使人感動。
  七、總結
    學了課文,你認為應該向小溪流學些什么?  

板書設計

10、小溪流的歌

        1. 快活、玩耍、沖了過去
        2. 我不能停留——推動水磨勇往直前、自強不息
        3. 匯成大河

作業設計

教學反思

課 題

古詩誦讀1:游園不值

教學目標

(一)學習古詩《游園不值》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應憐”“小扣”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三)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一)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體會作者贊美春天的情感。

(二)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學具

環 節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學習《游園不值》,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句的意思。

(1)學生學習《江畔獨步尋花》的標示方法,輕聲讀古詩,用鉛筆劃出符號標示。教師將《游園不值》一詩抄在黑板上。

(2)請2~3名學生按自己的理解朗讀古詩,師生一起進行評議。教師將正確的標示畫在黑板上。

(3)對照黑板上的標示,學生朗讀古詩,同桌間相互評議。

(4)請2~3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學生評議。

(5)有感情地齊讀古詩,體會詩句意思。

2.逐句討論學習,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1)《游園不值》也是一首描寫春天景物的詩,但描寫的角度和內容與《江畔獨步尋花》一詩不盡相同,我們來看看詩人葉紹翁是怎樣描寫春天的。

(2)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學習,逐字逐句理解詩句意思。討論后推薦五名學生上前講解字、詞、句的意思,其他學生邊聽邊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作適當點撥。

a.解釋題目“游園不值”

(園:指私人花園。不值:沒有遇到要訪的人。題目的意思是:作者去游園,而主人不在,沒有能進到園里去)

學生對“游”字的解釋一般會解釋為“游玩”“游覽”等,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查字典確定“游”的意思是到各處從容地行走;閑逛。

b.理解“應憐屐齒印蒼苔”的意思。

這句詩學生解釋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在幫助學生確定字、詞意思的基礎上,讓學生想一想怎樣解釋這句詩比較恰當。學生很容易按字面解釋成“大概愛惜木底鞋下的橫梁印上青苔”,這樣的解釋學生也會覺得不通,進而錯解成“大概愛惜木底鞋下的橫梁,怕鞋染上印上青苔。”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指導學生聯系下句詩來學習。“小扣柴扉久不開”較易理解,學生對照課文注釋能順利地解釋成“輕輕地敲柴門,過了好久也沒人開門。”教師這時引導學生思考:詩人敲門,好久沒有人來開門,詩人想大概是園子的主人……根據第一句詩你來把詩人的猜測補充完整。學生討論找出恰當的解釋。根據詩句意思明確“憐”的對象是“蒼苔”而不是“屐齒”,這樣就容易理解這句詩的意思了。

通過以上的學習,使學生懂得解釋古詩有時不能按字面意思簡單地連詞成句,而是要聯系上下詩句的意思合理地進行解釋。

請1~2名學生將兩句詩的解釋說一說。

(大概是園子的主人愛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腳印吧,輕輕地敲那柴門,好久了也沒有人來開。)

c.理解“春色滿園關不住”的意思。

(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

春色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景色)

d.理解“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意思。(一枝紅杏伸出了墻外)

這兩句詩詩人用了兩處對比的手法,你能找出來并體會這樣寫的妙處嗎?

(一枝——滿園,關——出。詩人雖然沒能進入花園,但看到伸出墻外的一枝紅杏,好像看到了滿園的春色,讓人產生無限的聯想。)

e.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

(3)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詩人本想去游園賞春,但主人不在,他看到伸出墻外的一枝杏花便想到了春色滿園。體會體會詩人的心情有哪些變化,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詩人沒有遇到主人心情有些失望、掃興,但看到紅杏想到滿園的春色不禁高興起來。表達了詩人贊美春天的情感)

(板書:(看)一枝紅杏——(想)滿園春色)

同樣是描寫春天景色,《江畔獨步尋花》中盛開的鮮花、起舞的戲蝶、歌唱的嬌鶯使我們看到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色圖;而《游園不值》中那枝怒放的紅杏使我們想到了滿園盎然的春色。詩人描寫春天的內容和角度不同,卻同樣能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趣。

(4)背誦《游園不值》。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教學反思

課 題

語文樂園(一)

教學目標

一、本次“語文樂園”包括“我來試試”“探究與發現”“口語交際”“習作”四部分。

二、“我來試試”的內容是讀一讀、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背一背。本題要求學生積累的詞語有一個共同特點:每個詞語中有一些音或者形的變化。特別是詞語接龍。

三、習作部分注意啟發學生寫真實的生活。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學具

環 節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我來試試

讀一讀,說一說。

1、讓學生復習背過的有關的成語,再讓學生獨立讀這些詞語,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發現這些詞語的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背誦。

2、引導學生說說平時積累的這類詞語,如,“人來人往”“往XXX”“XXXX”。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留心這樣的詞語,多積累這樣的成語。

3、結合本次練習,布置學生課外搜集動物成語、花草成語等,開展語文活動,給學生提供學成語、用成語的機會,進一步激發積累成語的興趣,使課內課外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寫一寫、背一背。

1、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

2、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

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讀一讀”安排的是讀短文《鵬程萬里》。

閱讀短文,要求學生能概括短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能寫出自己的感想。

短文主要鯤鵬與晏雀志向與能力的不同,作者希望同學們學習燕雀的高遠。

1、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思考:“這篇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在與同學交流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學生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感慨,明顯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讀完短文,先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再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說真話,可以談對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談對作者感慨的理解;可以從家長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談,也可以從自身的體驗方面談,更可以聯系生活中的類似現象談。

第二課時

二、探究與發現

這次學習主要是學習擬人句

1、太陽出來了,太陽向著她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她微笑。

學習句子的表達方式,照樣字也寫一些

2、森力后面還是森林,再望過去,還是森林,望得更遠,還是森林,森林,。。。。。那么,森林后面還有什么呢.?

很明顯,這個句子要注意,“還是”“還是”的連接作用。

三、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旨在培養學生有理有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圍繞一個話題分正、反兩方闡述完全不同的看法。

要使學生能展開討論,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幫助學生選擇一個設和自己的職務。可以用書中的話題,也可以由學生確定話題,使爭論的話題更有針對性,更能激發學生辯論的欲望。

2選定話題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一方所持的觀點準備材料。參加辯論前,各方要充分交流每個人的看法,梳理材料,達成共識后分配任務,或推選辯論主要代表。

3辯論的時候,要求學生不僅要闡明自己的觀點,還要注意傾聽對方的發言,適時抓住對方發言的漏洞進行反駁。不能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應變能力。

4要注意規范學生的語言,辯論不僅要講“理”,還要講“禮”,培養學生文明的語言習慣。

第三課時

五、這次“習作”是讓學生寫自己的新發現,以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1導入,如,講許多生活中應該拒絕的事情,,讓學生知道,真實的表達,發表不同看法,是一個了不起的本領。以此來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2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通過互相交流,引導學生回憶生活,從中選擇值得寫一寫的自己的拒絕。只要是“自己說不”都可以。如,無論多小的發現,只要是自己的,都有價值,都可以寫。這樣,學生就能打開思路,就能愉快地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習作一定要“把說不的過程寫清楚”。這一點應作為評價這次習作的重要標準。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鄂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02-19

最新版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學期第一單元提升測試卷及答案03-19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五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20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五單元測試卷及答案03-19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二單元測試卷及答案03-19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三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19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八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20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二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20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七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19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03-19

用戶協議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 | 曰韩欧美亚洲美日更新在线 | 亚洲成熟少妇Aⅴ | 野外少妇被弄出喷水 |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