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折扣》的評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那么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折扣》的評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數學上冊《折扣》的評課稿 1
折扣是六年級上學期百分數這個單元的一節內容,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的學習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節課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把獲取新知的過程交給學生自己,努力體現了以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與,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折扣的有關知識,并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注重學生自主參與,體驗探究,獨立思考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的認知水平,教師盡可能用多的條件,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去,去想,去做,去交流,去發現,從自己的成敗中積累經驗,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例如在學生自己收集的例子中初步建立“折扣”的.表象。基于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理解打折就是商品減價,幾折就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 之幾十,把折扣和百分之幾對應起來。在例4讓教學中,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幾個問題,然后小組交流解決的方法,同時通過交流學生明白折扣的問題其實是百分數的應用,求現價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直到鞏固練習中五折買面包,小組合作,尋找多種方案。學生對折扣知識的認識層層遞進,不斷完善、提升。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始終有效地引導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討論驗證”的學習方式,星期三聽了吳老師上的一節六年級數學課《折扣》,折扣是六年級上學期百分數這個單元的一節內容,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的學習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節課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把獲取新知的過程交給學生自己,努力體現了以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與,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折扣的有關知識,并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聯系生活實踐運用,體現數學價值
聯系生活感悟數學,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生活的想象,使學生感到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的導入,吳老師展示了生活中的實例,身上穿的新衣服是萬福城新開張打八折買的,花了180元。在掌握了打折后的價錢后,又利用身上的衣服做題材提出求原價的問題。在兩間店買米奇書包 你選擇去A店還是B店購買,給了八折和九折,第一次沒給原價,第二次給了原價,要求學生通過計算去那間店買,這樣的題目不但使學生深化了對折扣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所在,能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現象,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析,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了發展。
六年級數學上冊《折扣》的評課稿 2
今天聽了兩節課,第一節聽了龐老師的,因為第二節上課,房老師的課就在課下看了回放。
線上授課,五年級基本采用的是同樣的課件、同樣的練習。都是提前做好的,大的思路一致,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執教風格和班級情況進行調整。根據課程計劃,今天我們執教的都是同一節課:《折扣》。一邊聽兩位老師的課,一邊想著自己上課時的情景,對比之下,對課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課前環節。因為線上授課需要提前調試好設備,設置直播,等著學生進入。這段時間我們各自的處理方式不同。龐老師是讓先到的學生做計算,房老師是和先到的學生“聊天”,歡迎先到的同學,并及時的鼓勵表揚。我呢,是讓先來的學生思考百分數相關問題的解題方法。可以說每個人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課前的交流,不至于讓先來的孩子無事做,大家都關注到了這一點。
復習回顧環節。龐老師是開門見山,直接進入情境的出示和問題提出。不過在學習新課之前,給學生發了“學習之星”的獎狀。很快,幾句表揚的話,出示幾張帶有學生照片的獎狀。感覺這樣處理不是太好,給學生發獎需要正式一點、隆重一點,這樣可能會更好的激勵學生,這樣一帶而過,總覺得不像那么回事兒。
房老師的復習回顧是百分數問題的三種類型。老師利用課件自己總結概括并出示了相關的數量關系式。房老師講的很清楚,準備比較充分。我也是這樣復習的,只是沒有進行這么充分的準備,而是利用直播中的“白板”,讓學生總結、回答,直接在白板上板書:比較量÷單位“1”的量=百分之幾,同時推出求比較量和求單位“1”的量這兩個數量關系式,感知不同問題之間的聯系。
我覺得這里有這樣的復習是比較好的,能夠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畢竟折扣問題就是百分數的應用問題。
探究學習環節。我們三個的不同在于處理對“折扣”的理解上。龐老師是直接出示課件,讓學生跟著一起讀,然后借助九折、八五折、五折、七五折等,說說分別表示什么,然后解決信息窗中的問題。房老師是借助課件講解“折扣”之后,同樣讓學生說說幾個折扣表示的含義,但這里房老師出示了自主練習的第一題,說說下面物品是打幾折出售的。(一本書按原價的60%出售),在折扣轉化成百分數、百分數轉化成折扣的過程中,利于學生對折扣的理解。
我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是先讓學生說說對題目中“八折”的理解,了解一下學生已有的知識。在幾個學生連麥回答以后,我發現有的學生在折扣問題中找不準單位“1”,一會兒說是原價,一會兒說是現價,由此我想:學生不能很好的找到折扣與百分數之間的關聯。于是在這里采用了讓學生多說一說,用百分數來描述八折、七五折等折扣,同時又讓學生舉了自己見到的折扣的例子,并說說表示的含義,我想這樣一來,學生對折扣能準確的把握和理解了,解決這樣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轉化成百分數問題進行解答了。因此我在這里用的時間比較多一些。
對于折扣的理解,我們處理的方式不同,花費的時間也不同。究竟這里要不要下大工夫呢?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雖然打折問題人盡皆知,但要準確的描述折扣的含義,要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會感覺困難或者茫然的。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生活經驗不同,表述問題的清晰程度也不同,這里需要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理解,這樣學生才能在解決“折扣”問題的時候,自然的與百分數問題相聯系,用百分數中的數量關系解決生活中的折扣問題。我覺得:雖然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要站在數學的角度上理解它,還是需要下一些功夫的。
對解題方法的分析。在處理信息窗中的數學問題時,我們采用的方式基本一致,都是先讓學生嘗試解決,然后講一講自己的思路,對列出的`算式進行分析,說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這里房老師做了最后的總結:不管是哪種方法,都是用原票價乘80%,都是先找出單位“1”,都用到“團體票價是原票價的80%”這個關系。同時觀察兩個式子,總結:在計算中可以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但每一步必須有意義。
這是房老師考慮比較細致的一面。這里我和龐老師都分析了算式,分析了每一步的含義,怎么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只是沒有在總結的時候這么細致入微。
練習環節。練習的設計是一樣的。處理練習的方式有些許的不同。龐老師在處理練習的時候比較細致,讓學生說說想法,教師也對題目中的信息和問題提出反問或者質疑,引發學生的思考。房老師是先讓學生做一做,然后再提問訂正,我采用的也是這種方式。從練習反饋中來看,學生對這樣的問題能夠較好的理解,能夠正確的解題,可以說課堂的學習效果還不錯。
回顧總結環節。龐老師前面進行的比較快,后面總結環節比較充分,讓學生充分說說自己的收獲。房老師基本沒有了總結的時間。是因為前面反復重復、強調同一個問題占用了不少的時間,因此最后一個問題沒有處理,而且也沒有進行課堂的總結。
經過三節課的對比,我想到:首先備課時一定要備學生,不要把學生估計的太低,覺得啥都得講,但也不能把學生估計太高,有些問題學生只是知其表層,不知其本質。其次一定要錘煉自己的語言,課堂上說出的話要簡明易懂,讓學生既能聽得清,又能聽得明白。再次能讓學生說的,還是要讓學生說一說,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想辦法互動起來,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至于讓一部分孩子走神、逃離。
【六年級數學上冊《折扣》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折扣》評課稿05-17
數學評課稿10-11
數學評課稿01-14
初中數學評課稿08-28
初中數學評課稿02-19
小學數學評課稿03-01
初中數學評課稿精選08-26
數學《比應用》評課稿11-04
《數學樂園》評課稿11-02
小學數學評課稿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