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八年級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3 20:01:10 教案 我要投稿

公輸八年級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輸八年級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公輸八年級語文教案

公輸八年級語文教案1

  1、學習目標明確而集中。集中解決課后一題——用簡明的話說說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體會墨子的勸說藝術。這里用了分角色朗讀的方法,輔以教師的引導來完成。

  2、教師能恰當設疑。“墨子是怎樣一步步止楚攻宋的”,能夠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而達到突破學習重點的目的。授課過程中又將止楚攻宋的過程細化為三部分,這種問題設計能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帶有啟發性、思考性和思辯性,調動了學生積極思維,培養了學生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了思維發展的訓練目標。

  《公輸》教學反思

  教學《公輸》這一課時,我出了很多錯,除了課堂上的'意外生成,這和我備課不充分有很大關系。

  一 我自己覺得對這篇課文很熟悉,所以備課時沒有再通讀一遍,只是注重創設一些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題目。這樣導致自己范讀課文時,錯了好幾個字:把“侮臣者”的“侮”讀成了一聲,雖然我知道讀三聲,但由于以前的習慣,又沒在課本上注音;把“糠糟”讀成了“糟糠”;把“宋無長(zhàng)木”讀成了“宋無長(cháng)木”,因為在我印象中,“長木”的解釋為高大的樹木。看著學生一個個給我指出這些錯誤,我估計我的臉都羞紅了。學生們肯定會得意地說,還給我們范讀?還不如我們讀的好呢。

  二 在導入新課之初,我就給學生們介紹了諸子百家,介紹了墨子的“兼愛”“非攻”思想及寫作背景,但我發現學生聽的不專注,估計是對這些知識很陌生。雖然在七年級的歷史課上學過,但恐怕早忘了,尤其是一些差生。疏通完課文大意后,學生對人物形象也有了大致了解,所以我覺得這個時候再介紹背景及人物思想,比開始學生頭腦中還沒有印象的時候要好。

  三 疏通文意階段,有個學生給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墨子說服楚王這一部分,運用了對比和比喻,初見楚王時的順序是:文軒與敝輿,錦繡與短褐,梁肉與糠糟。再次回答時的順序卻變成了文軒與敝輿,粱肉與糠糟,錦繡與短褐。為什么不按一一對應的順序呢?

  這一問把我也問住了,我還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我想了想說,墨子再次回答是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因為要涉及到國土面積、湖泊、樹木,這三類中,車子最大,湖泊的水產品對應食物,所以要按這個順序寫。而初見楚王時可能沒考慮那么多吧,古人寫文章也不一定那么講究。

  說真的,這樣回答我自己也不太滿意,可我也不明白墨子為什么不按一一對應的順序。

  想想這節課真是的,出了不少錯不說,連問題也回答不好。不過也有一點收獲,那就是學生表現的很興奮,活躍,回答問題特別積極,大概是看老師出錯感到高興吧-------可找到自信了。看來以后在教學中適當露些破綻也不失為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方法。

公輸八年級語文教案2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記敘墨子在楚國即將大舉進攻宋國之際,用巧妙、崐鋒利的言辭使戰爭發動者理屈詞窮,又憑借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崐妄動,最終阻止了戰爭的發生。

  教學重點:

  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2.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找學生講述《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從此故事中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二.學習課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1.生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2.師生討論,明確: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崐屈詞窮;第三回合是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崐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3.師生分角色朗讀第一回合,討論:

  ⑴當墨子請公輸殺人時,公輸作何表示?

  ⑵而墨子分析公輸造云梯攻宋一事得出的最終結論又是什么?

  ⑶這場辯論的結果如何?

  ⑷公輸真的“服”了嗎?你能揣測他此時的心理活動嗎?

  4.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回合,討論:

  ⑴墨子給楚王講故事,有什么目的?

  ⑵楚王是如何評價故事中人的?

  ⑶墨子又是如何以楚攻宋一事來作類比的?

  ⑷楚王真的決定不攻打宋國了嗎?揣測楚王此時的心理活動。

  5.生自讀第三回合,討論:

  ⑴在模擬攻守前,楚王怎樣看待楚攻宋的結果?

  ⑵而模擬攻守的結果又是什么?

  ⑶公輸真的就此罷休了嗎?

  ⑷墨子又是怎樣讓楚王徹底折服的呢?

  6.教師總結:

  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節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夠在辯論中取勝,他運用了什么技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評述此種技巧。

  3.這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擁有過人的辯才。

  4.在辯論過程中,墨子面對公輸,面對強國君主,甚至有崐殺身之險時,他有什么反應?

  --“沉靜”、“從從容容”、“鎮靜”。(以上幾詞出自魯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寫的小說《非攻》)

  5.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擁有過人的膽識。

  6.教師總結:

  墨子是一位具有過人辯才與過人膽識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崐章由此而具有生動鮮明的形象美。

  四.課堂小結:

  對付強大的敵人,不僅要從道義上戰勝他們,還要用實力來震懾他們,這就需要我們具有過人的辯才與膽識。

  五.布置作業:

  1.課外閱讀收錄在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非攻》。

  2.積累幾種文言句式:

  ⑴排比句式:……不可謂……不可謂……

  舍其……而欲竊之

  猶……之與……也

  ⑵判斷句式:以……為……

  板書設計:

  公 輸

  吾義固不殺人--義不殺少而殺眾

  道義勝(辯才過人)

  必為有竊疾也--為與此同類

  必取宋--攻械盡,而守圉有余

  實力勝(膽識過人)

  欲殺之--雖殺臣,不能絕也

【公輸八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公輸》語文教案11-09

關于公輸的語文教案06-13

《公輸》優質語文教案10-02

語文課程《公輸》教案11-07

公輸教案08-02

公輸教案11-28

《公輸》教案精選11-28

《公輸》教案07-30

語文《公輸》教學設計06-13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图丁香五月天婷婷 | 日本韩国欧美国产一级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 | 亚洲专区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