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

時間:2021-01-24 19:14:05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分析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

  三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會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這些學生集體主義榮譽感都比較強,大部分都積極向上,勤奮刻苦,能夠互相幫助,互相探討問題,勤于思考,勇于發言,都能聽從老師指導,遵守學校紀律,遵守課堂常規,有了錯誤能虛心接受,積極改正

  二、 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這一教育主題表達了編者明確的設計意圖和課程標準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內容。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每課的內容力求打破學科界限,將各學科的內容綜合起來,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每個單元所涵蓋的課文內容表現為一組完整的經驗和一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單元中的每一課又力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單元主題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三年級下冊共安排了三個單元主題,即:“話說社區”“生我養我的地方”“東西南北中”“人類共同的家園”。這四個主題將來源于不同生活領域的素材整合為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主題與活動,這些主題與內容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教學總目標:

  1.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家庭、學校、社區的初步認識,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

  4.培養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該學什么,不該學什么。

  三、教學重點:

  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采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 教學難點:

  1.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五、 教學措施

  1.利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各種有趣的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3.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體現“用中學、學中用”的原則。

  教學進度:

  第一周: 期始教育

  第二周:《社區——我的大“家”》

  第三周:《可愛的社區人》

  第四周:《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

  第五周:第一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六周:《我的家鄉在哪里》

  第七周:《我來做個小導游》

  第八周:《家鄉特產知多少》

  第九周:《了不起,家鄉人》

  第十周:第二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十一周:《我國的行政區》

  第十二周:《長江長城,黃山黃河》

  第十三周:《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第十四周:第三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十五周:《我們的地球》

  第十六周:《世界真奇妙》

  第十七周:《我們這樣生活》

  第十八、十九周:期末復習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03-26

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6-10

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6-10

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05-23

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7-08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12-12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06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04-30

三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計劃11-25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电影05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三级 | 亚州三级久久电影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