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莎長大了》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馬莎長大了》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馬莎長大了》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1
[設計理念]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征,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機械割裂的,它們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學生應在以情激趣、以趣誘知,情知和諧的教學過程中理解與體驗、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熏實現二者的和諧統一。
[設計特色]
密切聯系生活,讓學生真正走進文章所描寫的人物心靈中,與其一起經歷“長大了”的心理歷程。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生活:
1、板書課題。教師一絲不茍地書寫,邊寫邊告知學生:字要寫得橫平豎直、端端正正才好看;
2、指導讀課題。點撥在“馬莎”后面稍微停頓一下;
3、理解課題。說一說:你從文章題目中了解到朋友馬莎的哪些情況?可引導學生從朋友的名字,朋友的愿望兩方面談了解。
(緊緊圍繞課題,從書寫、朗讀、理解三方面進行指導,充分挖掘和利用課程資源,將讀、說、寫多種訓練有機融為一體,體現語文所具有的工具特性。對于課題的揭示,運用了解新朋友情況的方式,激發學生表達的愿望,激活學生進一步結識朋友的欲望,融入了語文的人文性。)
4、自由讀書。提出讀書要求:
(1)讀書姿勢要端正;
(2)劃出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二、趣味識字,聯系生活:
1、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導語:看到大家讀書這么認真。瞧,生字們忍不住也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體課件展現出這樣的畫面:從翻開的'書頁中,一張張生字卡片飛了出來),我們一起和他們打個招呼。
學生邊和字朋友招手,邊叫他們的“名字”。
2、和生字朋友玩游戲。
(1)生字朋友做熱身運動。即課件中整齊排列的生字卡片重新轉換位置;
(2)學生們做充分準備。每位同學都拿出各自的生字卡片,讀一讀、記一記、排一排。
(3)玩捉迷藏游戲。游戲規則如下:
①仔細觀察大屏幕,看準哪個生字朋友藏起來了;
②迅速在自己面前的字卡中找到它;
③將字卡舉起來,大聲叫出它的“名字”。
在學生找到藏起來的生字時,針對每個生字的特點,可相機采用以下方法深入識記:
“臟”字與“覺”字采用組詞的方法理解。
“掃”字與“倒”字的理解則采用表演“掃地”“倒水”的方式解決,這也為學文習課時的表演奠定基礎。
“穿”字可用說話的方式理解。如:說一說“我今天穿了一件怎樣的衣服”,或猜一猜“穿什么樣衣服的同學是誰”等等。
“懂”字是本課筆畫最多,難以記憶的生字之一,可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運用多種方法記憶。
“發”字是本課的多音字,讓不同讀音的“發”字出現在不同語境中,如“她把頭發卷成卷”“馬莎發現地臟了”,讓學生在讀句子中辨析。(將生字的學習過程放置到學生日常熟悉的游戲情境中去,先與生字朋友打個招呼,再與生字朋友一起玩游戲,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情感積淀,經歷讀準字音——分辨字形——嘗試運用的認知過程,使學生學得積極、認得主動。)
三、整體感知,進入生活:
學生自主分段讀書,了解新朋友“馬莎”更多的情況。
四、創設情境,體驗生活:
1、朗讀品悟,體會情感:
(1)朗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主要講了什么意思。采用為“真想”換詞的方式,重點體會馬莎特別想長大的強烈愿望;
(2)指導朗讀。先請和馬莎有同樣想法的小朋友讀,讀出與馬莎同樣的迫切心情。(“上學了,長大了。”是一年級小學生在此年齡段較為普遍的想法,教學中扣住關鍵詞“真想”,讓有同感的學生來朗讀,讀出了感同身受的理解。)
2、出謀劃策,積極參與。
(1)啟發想象。點撥:怎樣才能長大呢?(出示馬莎正在冥思苦想的圖片)大家快幫好朋友想個主意吧;
(2)找準重點語句。把寫馬莎想法的句子劃下來。提醒學生將句子劃完整,注意表揚劃書拿尺子,把線劃得又細又直的同學。(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它是語文整體素養的一部分。對于習慣的培養,不同學段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低年級學生顯得尤其重要。)
(3)深入理解:
①讀句子——“馬莎穿上媽媽的高跟鞋,又學姑姑的樣子把頭發卷成卷……”;
②課件演示。站在鏡子前穿著小紅鞋,梳著娃娃頭的小馬莎換上了細細、尖尖的高跟鞋,頂起了長長、彎彎的卷頭發;
③再讀句子,思考:馬莎是否只想了剛才的兩種辦法。引導學生通過“好多”及“省略號”感受到馬莎還有諸如穿上大人的衣服、戴上大人的首飾等讓自己盡快長大的方法。
《馬莎長大了》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
3使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明白“長大”的意義,激發學生的成長意識。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或掛圖)、字詞卡片。
2學生預習課文,準備道具表演這個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
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快快長大。那么,你覺得怎樣才叫長大了呢?老師板書:長大了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馬莎(板書)[課件演示或掛圖]。她呀,也像我們一樣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呢!那么,她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下面我們就一塊兒來看課文。
二、自學
鼓勵學生自讀課文,提醒他們注意課文中的生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三、識字
1課文中的字有沒有不認識的?到老師前面的`字卡中找一找,貼在黑板上。
2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識字?“小老師”可對學生的識字情況進行評價。
3讀讀由生字組成的新詞:穿鞋、頭發、一次、掃干凈、回家、倒水、懂事、但是、全家、覺得。
四、交流誦讀
1你認為馬莎真的長大了嗎?說說你的理由。讀讀課文是怎樣寫的?(學生在談理由時,必然會講到課文中的內容,教師再讓學生讀讀課文,體會感情,自然就體會了“長大”的真正含義。)
2分角色朗讀。小組合作,選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3老師在指導學生讀文時,要引導學生注意爸爸媽媽夸小馬莎的話不一樣,一個說“好象是”一個說“是”大孩子了。為什么他們說的話不一樣呢?是不是掃地就不是長大的表現呢?通過討論讓學生體會語氣的不同。
4教師范讀,讓學生評價。學生可和老師共同參與到分角色朗讀中去。(通過討論、爭論、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有趣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參與意識,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中的小主人,教師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五、寫字
本課生字可以讓學生自學。你學會了哪個字?到前面當小老師教大家。教師提示一下“回”的筆順,比較“著”和“看”。暫不講“笑”是竹字頭,只描摹、寫。可重點指導寫好“興”和“著”字。
《馬莎長大了》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能熟讀課文。
(2)認識13個生字。
(3)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對長大的認識。
2、過程方法目標:繼續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現長大的真正含義。
〖設計思路〗
1、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孩子們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明白模仿大人不是真正的長大,幫助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一件快樂的事,也是長大的表現。
2、在識字方面,通過自主識字和小組合作識字相結合的辦法,使孩子們針對自己的認字情況,選擇適合的識字辦法,體現孩子們的主體性,培養孩子們合作的能力。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盼望自己快快長大嗎?為什么想要長大呢?(學生回答)有個叫馬莎的小女孩,和你們一樣,她也熱切地盼著自己快快長大。讓我們聽聽她的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掛圖,教師范讀。要求孩子們看圖聽課文。
2、評價老師的朗讀。
3、你聽懂了什么?看懂了什么?你愿意像老師這樣讀嗎?
4、自己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學生歸納學過的識字方法(教師板書)。請大家按老師的要求自己讀課文:
(1)圈出不認識的字,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解決不認識的生字。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5、同桌互相讀,互相幫助,互相檢查自讀的情況。
6、同學讀得很認真,誰來為大家讀一讀?指名讀課文。要求其他孩子:在別的同學讀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用手指指著聽同學讀,注意你不認識的字,別人是怎樣讀的。)
7、讀后請讀的同學自我評價,再請其他同學評價。
8、還有哪位同學想讀,站起來一起讀。
9、自由結合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三)合作學習,認讀生字
1、課文讀會了,同學們,大家現在還有不認識的生字嗎?(學生回答)
2、教師指導學生把不認識的生字放到句子中讀一讀,認一認。
3、小組內學生認記生字。
(1)小組長檢查同學的認字情況,會的字用“√”標出來,不會的字,組員互相幫助解決。
(2)組內交流,有什么好辦法認字,記字。
4、全班交流。指名一兩組匯報。交流自己這一組的學習方法或好的學習習慣。匯報完后,師生評價(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享、共識。)
5、“開火車“認讀生字。
6、小組長交換檢查組員的認字情況。
(四)熟讀課文,深入感悟
1、自己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師生互動,老師相機指導。)
2、大家學會了讀課文,都有收獲。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3、學生質疑。請小老師幫助解決,有爭議的地方和解決不了的地方請老師幫助。
4、讀懂了這篇課文,你現在想說什么?“我們還能做哪些事情,證明自己長大了呢?”
5、在小組中說一說。
6、全班交流。
7、再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記住這一課的收獲。
(五)思想延伸,遷移運用
同學們,課文學完了,希望你們回到家中,像小馬莎一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也來證明自己長大了,讓我們比一比,看誰是最懂事的孩子,好嗎?
〖案例點評〗
此篇設計有一個特色,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基礎。如。通過讓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你聽懂了什么?看懂了什么?你愿意像老師這樣讀嗎?”從而觀察學生最初的理解程度,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接下去的教學活動就有針對性。又如,老師問:“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通過學生回答,師生互動,老師相機指導。
《馬莎長大了》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4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學習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課文中的生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2、使學生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明白長大的意義,激發學生的成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認讀生字;難點是讓學生明白長大的意義。
教學準備:掛圖、投影儀、識字卡。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教師: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快快長大。那么,你覺得怎樣才叫長大了呢?
(教師板書:長大了)
讓幾名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新朋友馬莎(教師出示掛圖1)。她呀,也像我們一樣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呢!那么,她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塊兒來看一下課文《馬莎長大了》。
二、學習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鼓勵學生自讀課文,提醒他們注意課文中的.生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范讀課文
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注意生字的正確讀音。
讀完課文后,師生談話,通過比較師生的朗讀情況,激發學生的識字欲望。
3、學習生字
①自我檢查
讓學生自我檢查對課后生字的認讀情況。
②教師檢查
教師檢查學生的認讀情況,并引導學生利用生字組詞或說話。
③鞏固練習
利用多種方式練習鞏固,如,集體認讀,分組讀,開火車讀,兩人搶讀等。
4、齊讀課文
師生齊讀課文,進一步鞏固文中的生字。
5、檢查朗讀
檢查個別學生的朗讀情況。
6、師生共同回想課文內容,解決以下問題:
①馬莎很想快快長大,她想了哪些辦法?結果怎樣?
讓個別學生發言后,教師出示掛圖2,讓學生進一步觀察后教師總結板書:學打扮
②后來,馬莎做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讓個別學生發言后,教師出示掛圖3,再讓大家學一學馬莎學掃地的樣子。教師總結后板書:學掃地。
③接下來她又做了什么?
個別學生發言后,教師出示掛圖4,讓學生觀察后,小結并板書:倒水
④為什么后來大家都說馬莎長大了?
先讓學生自由討論后,師生共同總結出長大的意義。
⑤學了這篇課文后,今后你想怎么做?
三、總結全文。
教育學生要懂得為別人做事,懂得關心別人。
四、自由朗讀課文。
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語氣。
《馬莎長大了》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并會寫指定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理解“成長”的含義,為自己的進步而高興,懂得要從承擔責任,自我負責,關心他人等方面努力,使自己快快成長起來。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孩子們,老師想和你們一起聽一首歌曲行嗎?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小聲唱,不會唱的同學,可以認真聽,跟著節奏打拍子好嗎?(放《小松樹》)歌曲中的小松樹特別想快快長大,你們想長大嗎?有一位和年齡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叫馬莎,她和你們的心情一樣,特別想快快長大,想知道馬莎的故事嗎?請快快打開課本,我們今天學習,(板書:馬莎長大了)你們想用怎樣的語調來讀課題?(自愿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要了解課文內容,是你們自己先讀課文呢?還是讓老師先讀課文呢?特別會學習的孩子總是會自己先讀書的,你們說是嗎?
2.你們現在讀書時,要讀通句子,遇到生字或前不久學過的字現在忘掉的,都可以在書上作記號,用你們自己想的辦法解決,行嗎?
3.誰來告訴大家,剛才你在讀書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這些作記號的字,你是怎么讀的?假如說這些字沒有拼音,你該怎么辦?
4.請同學們看屏幕,誰愿意把這些字和它的讀音用線連起來。
5.各小組同學把你們準備好的生字卡片拿出來,兩個人自由結合,互相檢查認字的情況,比一比,哪組學的最認真。
6.“開火車”讀。
7.大家真聰明,記住了那么多字,現在請你們把課文再大聲讀一遍,待會讀給大家聽好嗎?
(三)細讀課文,感知內容
1.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你可以讀全文,也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你最喜歡的那句話也可以。
2.孩子們這么快就把課文讀熟了,你們真能干,如果你在讀書時,能發現不懂的問題,并且有能力自己解決你就會受到老師、父母、同學的夸獎,你們說是嗎?
3.解決提出的問題
(1)馬莎為什么想長大?
(2)為什么大家夸她長大了?(小組合作討論)
孩子們,你們要相信自己學習能力,開始吧!
出示投影(句子)
①媽媽高興地說:“馬莎你好像是個大孩子了。”
②爸爸摸著她的'頭說:“小馬莎,你真懂事,是個大孩子了。”誰愿意把這兩個句子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思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指導換詞訓練)
③只要學會掃地,倒水就長大了嗎?孩子們,想想小馬莎還會干什么事情?孩子們開動你們的小腦筋趕快想想。
你們和馬莎相比,長大了嗎?誰愿意談談自己(在小組內相互談)在哪些方面長大了,并講給小朋友聽。
其實你們都和小馬莎一樣,都是懂事的孩子。(板書:懂事)
④不知你們發現了沒有,在你們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解決讀音,發現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合作解決問題,你們都已經大長了,高興嗎?
(四)口語交際
一個人能自我負責,關心他人,已是長大了,但如果能發現別人的優點,向別人長處學習,那也是長大的表現。
1.快,看看班里同學,你喜歡誰?你想夸他什么?想好后,到他跟前夸夸他行嗎?接受別人夸獎的同學當別的小朋友夸獎你時,你應很自豪地站起來,和別人進行交談,注意一定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自由活動)
2.指名談。
3.你們在學校里或者在其他公共場所,有沒有做過什么讓人不滿意的事?以后該當怎么辦?(生談)
4.能找出自身的不足,改正錯誤,缺點,這也是一個人成長的表現。
你們長大了,馬莎也長大了,瞧,小馬莎已經來了,馬莎已經到了你們中間。其實,馬莎就是你們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喜歡馬莎嗎?各小組每人一自然段,讀這篇課文好嗎?一定要把對小馬莎喜歡的感情讀出來。喜歡馬莎,就是喜歡你自己,相信你們能讀好,孩子們開始吧!
5.字條游戲。
6.指導書寫生字:
A.請同學們看田字格里的字,誰愿意領大家讀一讀。
B.仔細觀察,你想怎樣記住這些字,想把你的記字好方法說給同桌聽嗎?(交流)
C.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記住了這些生字,怎樣才能在田字格里把字寫得漂亮呢?(生談)指導書寫兩個字。
D.剩下幾個字,怎么寫,請大家先仔細觀察,然后在田字格中找準位置,下節課我們試著寫,行嗎?(下課)
案例點評
教學設計很好整合了工具性與人文性兩大關系。先是讓學生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中解決問題,圍繞了兩個核心問題,“馬莎為什么想長大?為什么大家夸她長大了?”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到長大的基本含義。接著讓孩子們談談,“你們和馬莎相比,長大了嗎?”既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又聯系自己進一步理解了長大的意義。最后通過課堂交往相互發現別人,夸夸別人,讓他們理解到:發現別人的優點,向別人長處學習,也是長大的表現;能找出自身的不足,改正錯誤缺點,這也是一個人成長的表現。這樣做既發展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又深化了對成長的理解。因此是這堂課實現了學生自我認知與言語的共同發展。
【《馬莎長大了》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馬莎長大了》教學設計08-21
《馬莎長大了》教學設計8篇10-29
《馬莎長大了》教學設計9篇08-28
《馬莎長大了》說課稿范文11-08
馬莎長大了的閱讀答案06-12
《馬》的優秀教學設計06-22
《一匹出色的馬》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09-13
觀潮優秀教學設計的課時09-19
馬說的優秀教學設計08-01
《馬說》優秀教學設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