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水果的色、味、外表及內部形態特點,感受水果外在和內部結構的美感。
2、了解水果的多種吃法、知道多吃水果營養好。
3、學習用形容詞表述觀察結果。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一個水果。教師準備不同種類的水果各一個,一把水果刀。每組一個盤子、盤子里有許多切好的水果塊,牙簽一盒。水果寶寶外衣的圖片一套,水果胸飾。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七個妞妞來摘果》引出主題。
師生共同念兒歌。師:七個妞妞摘了哪些水果?這些水果穿著怎么樣的外衣呢?
二、幼兒交流自己帶來的什么水果?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
師:小朋友你帶來的是什么水果?它穿著一件怎么樣的外衣呢?
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充分感知自己帶來的水果,并向同桌的小朋友介紹,
師:你帶來的.水果叫什么名字,它穿著一件怎么樣的外衣?
三、探索果肉寶寶。
1、觀察水果橫切面。
切開水果:用實物展示臺放大形象。讓幼兒觀察果肉的橫切面,感知水果內部結構的排列特點,尋找水果秘密。
師:果實里面有什么?什么顏色?像什么?你還發現什么?
2、品嘗水果。
每桌一個裝有各種水果塊和盤子以及牙簽,讓幼兒邊品嘗邊推測這是什么水果。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吃的水果,并完整介紹水果的名稱、結構特點。
四、游戲活動
給水果寶寶穿衣服。師出示各種水果外衣和水果寶圖片,引導幼兒感知水果外衣特點,以及果肉寶寶的特征,請幼兒上來操作圖片,幫水果寶寶找到外衣。
五、游戲活動:水果蹲。
介紹游戲玩法:請幾位幼兒上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胸飾并戴在胸前站成一排,先每位幼兒介紹自己的水果名稱,然后游戲開始,先請一位小朋友邊說邊向下蹲四次,然后其它水果接著說,并做相應的動作,若沒有快速接上作為失幾者下臺,若說錯了(臺上沒有的水果),也是失敗者也下臺,最后一個站在臺上的人為勝利者。例如:扮演“平果寶寶”說: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了香蕉蹲!香蕉寶寶接著說:“香蕉蹲香蕉蹲完草莓蹲!”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所以能夠承受很大的壓力。
過程與方法
● 根據觀察到的拱形產生的形變來推想它受力的狀況。
情感、態度、價值觀
● 認識到邊實驗邊思考,對不斷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做拱形的紙,鐵墊圈若干。
教師自己準備:相關的圖片資料。
學生自己準備: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讓學生看一些拱橋的圖片。問為什么橋要做成拱形,特別是在古代,材料還不是很多,強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學們原意和老師一起來解開這個千古之謎嗎?
二、 拱形承受壓測試。
1、實驗:做一個紙拱,試試它能承受壓力嗎?
2、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要求學生做好分工與記錄)
3、要求:測試紙拱能承受多大壓力。
觀察紙拱隨著壓力的增強,形狀有什么變化。
4、分組表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三、 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
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
1、怎樣使紙拱能承受更大的壓力。
2、提示:根據拱形受壓變形的現象,尋找克服變形的方法。
3、學生組實驗:要求學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變的。
四、 長壽的石拱橋
通過資料讓學生感受我國歷史上豐富多彩和發達的造橋工藝。
板書設計:
【信息反饋】:
這課教學,對于拱形為什么抗彎曲能力會增強的原因是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教學中,我之前提出了一些漸進的.教學預設,感覺還比較順利,我將4枚墊片壓在拱形上,讓學生觀察,與沒壓之前,在形狀上發現了哪些變化?學生都能找到一些,如:放墊片的地方塌下去了;與它相鄰的區域鼓起來了;拱形的腳彈開去了或者伸攏來了等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解為什么拱形的抗彎曲能力會增強,學生理解起來相對比較順利與自然。
研究西瓜皮搭一個拱形來研究西瓜皮是如何實現力的傳遞的,無疑是比較形象和直觀的。
科學教案 篇3
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想請你們欣賞一段音樂視頻。想不想聽呀?準備好了嗎?
歌曲好不好聽?老爺爺和小女孩他們在干嘛呢?對,在唱歌,跳舞,可是,老師這里就有一個疑問了,需要同學們開動腦筋思考一下,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人體骨骼是由206塊骨頭組成的框架,如果光靠骨骼這個骷髏架子,老爺爺和小女孩能跳舞嗎?他們能唱歌嗎?還需要什么的參與?
2、講述:對,就是肌肉,要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僅靠骨骼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肌肉的參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肌肉這個內容。(揭示課題:肌肉)
3.下面請同學們舉起你們的右手和老師一起輸空。 《肌肉》老師寫完了,你們寫好了嗎?同學們都表現得很棒,老師決定給各個小組呢分別加5分,希望接下來的課程同學們還能保持這樣的精氣神兒,好不好?
4.這節課我們要學些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大聲、整齊的朗讀學習目標。一,我能1、2.老師給同學們設置了兩個學習目標,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學習目標來展開學習。
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類型
1、提問: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學習目標,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摸一摸自己的身體,思考一個問題:人體哪些地方有肌肉?可以小組交流討論,也可以個人獨立思考。時間是兩分鐘。
2、時間到,
3、人體哪些地方有肌肉?哪個小組愿意來分享一下你們的討論成果呢? 學生 回答問題,談話,同學們,除了剛才你們說的這些地方有肌肉外,那其他地方就沒有了嗎?你們能不能把剛才的答案全部整合成一個詞呢?通過剛才看的視頻,我們知道肌肉和運動有關,也就是經常運動的部位肌肉就比較多,而我們人體全身都會運動,所以我們全身各處都布滿了肌肉。
接下來請同學們看看這幅人體肌肉圖,看看人體的肌肉是如何分布在人體身上的?是一小塊一小塊還是一整塊的像一張人皮一樣掛在人體骨骼上?(一小塊一小塊)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肌肉是一塊一塊的,那到底人體有多少塊肌肉呢?請同學們大聲整齊的朗讀這兩句話,我們的身體1、2.
5、小結:我們的身體有600多塊肌肉,肌肉約占體重的40%左右。它們分布在全身各處。
6、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人體5塊比較大的肌肉。第一塊是胸大肌……….請同學們在自己的身上指出胸大肌的位置。
7.下面給同學們兩分鐘的時間,回顧我們剛才一起認識的五塊肌肉,然后能在自己身上準確這五塊肌肉的位置。時間到,同學們都找準位置了嗎?下面我們來玩個小游戲,老師想請兩個同學上來為大家展示一下,看能不能準確的找準這五塊肌肉的位置,娜兩個同學想來展示一下,舉手示意。分別給這兩個小組加2分,由于時間關系,這個游戲呢如同學們感興趣的話,可以下課后自由組合來玩,好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完成這幅人體肌肉圖,從同學們的表現可以看出你們聽課非常認真,也非常仔細,所以我也不吝嗇,決定給各個小組分別加5分。
三、觀察體驗: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既然人體全身都是肌肉,那肌肉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活動。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右手,跟著老師一起做。
右手手心向上,握緊拳頭,做曲臂運動,左手摸一下手臂上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兩塊肌肉有什么變化?然后將手臂伸平,做伸臂運動,左手摸一下手臂上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兩塊肌肉又有什么變化?
3、請小組交流討論,預測一下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變化,完成老師發給你們的活動記錄卡,時間5分鐘。
活動記錄卡填好了嗎?你們的預測是什么呢?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預測結果。同學們都非常棒,你們的結果和老師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的結果正不正確呢?下面請同學們先認真看曲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變化是怎樣的。是不是剛好和我們預測的結果一致?對,是一致的,曲臂時,肱二頭肌收縮,而且肌肉變短,變硬,肱三頭肌舒張,肌肉變軟變長。那你們再看一下伸
臂時,他們又是怎樣變化的呢?跟我們預測的結果還一致嗎?對,很好,還是一致的。跟曲臂剛好相反,此時肱二頭肌的肌肉變長變軟,肱三頭肌的肌肉卻變短變硬。你們再認真仔細的觀察圖片,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是不是剛好附著在同一塊骨頭上?當曲臂時,他們的變化是相反的,同樣,伸臂時,他們的變化還是相反的,這就說明一個問題,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剛好是附著在骨頭上的一對肌肉,一個收縮,另一個就放松(舒張)。收縮的肌肉摸上去又緊又硬,還會變短。
下面請同學們大聲整齊的朗讀這句話。我起頭,附著在1、2,同學們讀的非常棒。
但是如果肌肉連接的是兩塊骨頭,他們的工作形式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看圖片,仔細觀察當曲臂時,這兩塊骨頭有什么變化?請同學起來回答(靠攏)對,如果肌肉連著兩塊骨頭,那么當肌肉收縮時,兩塊骨頭就會相互靠近,從而牽動骨骼運動。這就說明肌肉有幫助運動的功能。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收縮帶動骨骼運動而實現的。
8、同學們,每天晚上我們都需要睡覺,但是睡著后我們的肌肉是不是就不運動了?(不是)對,現在你們閉上眼睛,假設在睡覺,你們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心臟,有什么感覺,再摸一摸你們的肚子,有沒有感覺到腸胃在動?再摸一摸你們的鼻孔那里,是不是感覺到鼻孔周圍的肌肉在動。所以,不運動時,負責心臟、肺、腸、胃、血管以及呼吸的肌肉仍在運動。
四、課堂測評
談話:那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練習,看同學們這堂課學得如何?
五、總結評學。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對人體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誰能給我們說一下。說的很好。
2、接下來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看看哪個小組表現最棒?某某小組最棒,不過其他小組也很優秀,希望下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進步,好不好?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西紅柿、黃瓜的特征
2、知道多吃瓜果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西紅柿與小黃瓜若干,提籃人手一個。
2、各組貼有西紅柿與小黃瓜標志的籃子各一個;餐盤若干,濕紙巾人手一條。
3、切好的西紅柿、小黃瓜若干;小碟子、湯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
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等,了解西紅柿與小黃瓜的外形特征。
二、運用多種感官,進一步感知西紅柿和小黃瓜的主要特征。
1、幼兒人手一個西紅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說一說西紅柿的外形特征:
西紅柿是圓圓的紅紅的身體,滑滑的。它的身體軟軟的,摸起來涼涼的。
2、鼓勵幼兒看看并摸摸小黃瓜,然后說出其特征:又綠又長。
3、引導幼兒通過與小黃瓜的比較,了解西紅柿的特征。
4、比較西紅柿和小黃瓜的顏色、形狀、大小。
三、觀察切開的西紅柿與小黃瓜,在比較中了解西紅柿的`內部特征。
1、西紅柿有紅紅的肉,有籽,還有許多汁流出來。
2、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覺得怎樣?用鼻子闖到什么氣味?
3、小結:西紅柿外表是又圓又紅的,頂上有綠色的葉子;
切開后里面果肉的顏色是淺紅的,有汁和籽,摸起來光滑皮薄。未切開前沒有味道,切開后有點酸的氣味。
四、品嘗西紅柿、黃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對身體有好處。
1、教師:西紅柿有什么作用?你吃過西紅柿嗎?是怎么吃的?
2、引導幼兒了解西紅柿的吃法---西紅柿汁、西紅柿蛋湯、西紅柿炒蛋等;
知道吃西紅柿有益于身體健康。
3、將切好的西紅柿、黃瓜分發給每組。
引導幼兒用小碟子、湯匙取出自己想要的份額。
4、提出品嘗要求:
將手擦干凈(洗})后品嘗;品嘗時注意衛生;吃完后將碟子、湯匙放在指定的地方、用紙巾擦嘴等。
五、幼兒邊品嘗邊自由交流
西紅柿有酸酸甜甜的味道;黃瓜脆脆的,很清淡。
在品嘗中自由結束活動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12-20
科學教案(經典)09-28
科學教案(精選)10-03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10-17
(經典)科學教案12-04
科學教案10-20
(精選)科學教案11-23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經典]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