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句語錄(精選210句)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語錄吧,語錄是對某些事理進行高度概括和總結的言論的實錄或摘錄。什么樣的語錄才是好語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名句語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子名句語錄 篇1
1、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2、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3、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4、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1、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2、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14、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6、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于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17、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9、敬鬼神而遠之。
20、道不同,不相為謀。
2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
22、朝聞道,夕死可矣!
2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2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6、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7、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8、禮之用,和為貴。
29、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30、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1、有殺身以成仁。
32、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3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3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6、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7、過,則匆憚改。
38、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9、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0、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2、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43、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4、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5、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6、子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48、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49、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0、孔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1、孔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2、孔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53、孔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4、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55、朝聞道,夕夕死可矣。
56、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7、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5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60、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61、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62、賢哉,回也。
6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6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5、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66、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67、未知生,焉知死?
68、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69、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7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71、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7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73、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74、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75、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7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7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78、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79、士不行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覺得己任,不亦重乎?死爾后己,不亦遠乎?
80、與伴侶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孔子名句語錄 篇2
1、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3、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4、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5、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7、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9、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10、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3、寢不尸,居不容。
14、過猶不及。
15、克己復禮,為仁。
16、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18、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9、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1、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2、剛、毅、木訥,近仁。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5、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6、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2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29、見得思義。
30、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31、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32、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3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4、巧言令色,鮮矣仁!
35、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6、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0、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名句語錄 篇3
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7、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8、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0、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3、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18、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0、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名句語錄 篇4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摘孔子《論語》
3、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6、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9、待人真誠,還要不斷反省自己。知不足,而自我改進。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論語》
11、禮之用,和為貴。——摘孔子《論語》
12、朽木不可雕也。
13、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
14、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
15、同道德品質好的人接觸,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16、“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學》
17、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8、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摘孔子《論語》
1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0、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孔子名句語錄 篇5
1)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論語子路——孔子《論語》
2)”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孔子《孝經》
3)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孔子《論語》
4)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論語》
5)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論語》
6)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論語》
7)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孔子《論語》
8)君子博學與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論語》
9)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論語·衛靈公》
10)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
11)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論語》
12)“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論語》
13)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孔子《論語》
14)故君子居易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 ——孔丘《中庸·十四章》
15)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 ——孔子《論語》
16)君子憂道不憂貧。 ——孔子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孔子
18)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論語》
19)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孔子《論語》
20)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論語》
孔子名句語錄 篇6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言必誠信,行必忠正。
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
4、未知生,焉知死
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8、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9、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解釋孔子說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深奧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就很難讓他了解深奧的道理了。
10、益者友,損者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1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2、孔子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摘孔子《論語》
13、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而改節。
14、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15、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孔子)
16、天下第一世家世家教育子女的訓孔子
17、孔子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摘孔子《論語》
18、與朋友交嚴而有信孔子
1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
20、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21、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論語》
2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摘孔子《論語》
23、孔子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論語》
2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5、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26、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27、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2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29、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30、多看古書,多聽老話,有些話是糙,但是理不糙。有些老人口里的話比書本上的值錢。你能把三字文理解透徹了,比孔子不差多少。
【孔子名句語錄】相關文章:
有關孔子名言名句的語錄06-13
孔子名句語錄30句精選09-10
孔子名句語錄60句10-15
孔子名句語錄70句11-01
孔子的名言名句及語錄翻譯集錦06-13
孔子名句語錄(通用125句)11-15
孔子名句語錄大全50句09-24
孔子名句語錄匯總(精選90句)09-12
孔子名句語錄匯總60句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