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靜氣 讓新課程遠離浮躁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8-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教師報     2003-04-17     張向陽 

 

    前些日子,聽一個國家課改實驗區的老師說:“推進新課程以來,我班學生越來越浮躁了,學習的習慣越來越差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年來,我聽了一些體現國家課程標準的研究課,看了雜志上登載的許多課堂教學案例,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的確大為加強:在學習數據統計時,學生離開課桌,通過采訪聽課教師來搜集數據,并制成了統計表;在教學圖形的周長與面積時,學生量課桌,量黑板,反正是在滿教室里找測量的物體,熱鬧得很。再說獎勵的方式吧,一個比一個出新:有給小紅花的,有獎紅五星的,我就見過有位上課的女教師將紅五星貼在了孩子的額頭上,讓這孩子也不知是激動還是別扭,整整一堂課都沒能靜下心來。有時,在一些公開課上,不少教師還拿出了物質獎勵的高招,這個回答對了,來枝鉛筆,那個回答正確,獎本練習本。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小臉紅通通的,興奮得很,為得到獎品而激動得不能平靜。好像學習的快樂,就是獎品的獲得,如此簡單。 

     是啊,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么?新課程的核心僅僅是為了所謂的輕松與快樂嗎? 

     如果,我們是如此單一、機械地理解新課程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僅把課改的著眼點放在最易改變的具體學習方法等外在表現上,僅把學習的快樂當成學生在課堂上不時發出笑聲、掌聲與“嘿嘿,你真棒牎鋇娜禾灞硌鍔,那么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引導與培養出來的學生,學習態度想不浮躁都難。 

     新課程的理念沒有錯,錯在我們理解得太簡單,在實踐中有表面化、形式化、絕對化的傾向。 

     發展學生的個性沒有錯,但發展個性,并不意味著無須進行學習習慣的培養與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真正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正確地創設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培養的問題情境。在學生與同伴交流探究成果時,要培養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在比較中形成自己的觀點與方法。這樣,我們的孩子在新課程的發展中,才能真正地形成創新型思想方法的建構,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才能真正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因此,在新課程的推進中,我們的教師要靜下心來,理解課程標準,實踐課程標準,發展課程標準。只有我們教師自己能遠離“浮躁”,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創新學習習慣的養成,真正地理解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多關心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狀態、學習品質等智慧、性格層面的內在品質,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著力提升每一種學習的品質,這樣的學習才具有生命發展的價值,新課程才能充分體現出激勵生命成長的功能。 

    (摘自《江蘇教育》2003年第3期)

 

[平心靜氣 讓新課程遠離浮躁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體智能課程教案

2.遠離霧霾班會教案

3.早教中心親子課程教案

4.寶寶早教課程教案

5.《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6.教案課程活動安排表

7.早教課程教案模板

8.早教親子課程詳細教案

9.早教課程具體教案

10.幼兒早教認知課程教案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 在线视频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性夜夜综合久久9 | 午夜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制服丝袜另类日韩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