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慶中學實驗學校 李紅斌
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是其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時的學生,面臨的一切都是新的,學校、老師、同學、學習內容以及學習要求;此時的學生,自覺不自覺地都在努力適應新環境、新要求,積極探尋著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初一無疑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期,是形成基本學習技能的敏感期。因此,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努力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具備初步的創新閱讀能力,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初一學生的創新閱讀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創新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冻踔姓Z文教學大綱》在談到“教學目的”時指出:“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提高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創新閱讀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是創意葫生的沃土。創新閱讀教學的實質在于創新,它要求我們的閱讀教學一改傳統閱讀教學重知識輕能力、重講授輕反饋、重考點輕感悟的流弊,賦閱讀教學以新意,還閱讀課堂以活力;它要求我們有寬松民主的的課堂氣氛,有積極活躍的學生參與。而這些又都有賴于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離開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一切都將是蜃樓美景,可望而不可及。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培養學生具備的良好的閱讀習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獨立閱讀的習慣。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在《談閱讀》中反復強調“閱讀要多靠自己的力”,“因為閱讀是自己的事,像這樣專靠自己的力才能養成好習慣,培養真能力!蔽覀冊陂喿x時從利用工具書掃除障礙,到全面感知,到質疑問難,到領悟欣賞,都應盡可能獨立地去完成。
2、不動筆墨不讀書,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句話:處處留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中如此,學習中更該如此。閱讀的時候,應留心文中詞語的搭配、語言的運用,留心作者觀點的表述、文章結構的安排、寫作上的特點等,說得好的好在什么地方,不盡理解的有什么疑問,一一圈點批畫之。讀后再將好詞好句、精彩語段摘錄下來,將心得體會敘寫出來,做成讀書筆記。
3、讀書思考結合,讀書聯系生活,評價賞析作品的習慣。有所讀有所思,有所見解有所啟發,是學習語文的根本目的,評價賞析作品則是達成目的的橋梁和手段。
二、激發濃厚的閱讀興趣,為創新閱讀揚起強勁的風帆。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德國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180年前就提出了體現人的本能的“唯樂原則”,認為決定人的行為的主要動力是唯樂原則,也就是尋求快樂和滿足。高爾基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閱讀興趣是創新閱讀的羽翼和風帆。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閱讀的強烈愿望,賦予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使閱讀變得主動、愉快而又有效。在這樣的閱讀中,學生才是個人思想的主宰者,聰明智慧的擁有者,才會主動地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用睿智的頭腦去思索,用獨到的見解去表達,從而葫生創意,有所創新。
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對于古代詩詞和文言名篇,可從知識積累的角度引入,鼓勵學生多讀多記,做知識廣博的人。
2、對于敘事敘情的文章,可從“美讀”入手把學生帶進美情美景的欣賞中。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通過朗讀傳達出來。像孟子說的“以意逆志”,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這樣不但使學生知道了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心靈相通,自然學起來興味盎然又頗有收獲。
3、對于說明論理的文章,可從求知明理的角度,立足于豐富知識,拓寬視野,并聯系生活組織解說、辯論等,使閱讀教學形式多樣。
4、另外還可通過明確目標、限制時間、及時反饋、開展競賽等教學組織手段和幻燈、投影、錄音、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儀器手段調控教學氣氛,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
三、樹立大語文觀念,為創新閱讀開拓廣闊的視野。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科的教學不僅應著眼于學生知識的積累、基本語文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其健全人格。
樹立大語文觀念,對于創新閱讀教學的開展可謂至關重要。有這樣的觀念作基礎,老師就會自覺地摒棄一系列為應試而教的作法,努力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視野開闊了,閱讀教學何愁不新?
四、授之以漁,學用結合,為創新閱讀提供有力的保障。
1、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普遍的閱讀技巧。從入學一開始教師就應依據教材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步具備閱讀的基本知識。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技巧;精讀與略讀的方法;按照一定的依據給文章劃分結構層次、概括大意,抓住關鍵詞句概括文章中心,通過誦讀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理解各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段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效果,善于欣賞優秀篇章學習其長處的能力。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具備了基本能力,發現和創新就有了基礎。
2、引導學生會發現、會質疑、會欣賞、會運用。每學一篇文章,除了一般性的理解分析外,還應注意設置一些開放性的思考題,引導學生去發現文中寫得好有意味的地方,去質疑值得探討的內容,去欣賞領略其精妙之處,并結合生活實際活學活用。這樣的思考題是創新閱讀訓練的載體,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載體;這樣的思考題不求固定模式,只望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這樣的思考題,不求統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觀點愈新奇,表述愈獨特,越是應給予激賞和鼓勵。
3、學用結合,注重全面感知,注重聽說讀寫的整合訓練。語文學科是一個工具學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是服務于生活,因此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學用結合。我認為最佳結合方式就是在閱讀訓練中穿插說與寫的訓練,把閱讀課上成聽說讀寫一線貫穿的整合課。讓學生充分意識到閱讀不過是一種載體,閱讀是我們通向更廣闊的世界的門徑,閱讀是為了豐富知識,提高修養,增強我們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并自覺地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因循守舊易,開拓創新難。創新閱讀教學要將閱讀課上出新意,努力培養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可謂任重道遠。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竭盡努力,上下求索。
作者郵箱: hongbin680704@vip.sina.com
[淺談初一學生的創新閱讀教學(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教師閱讀教學教案
2.淺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論文精選
3.初一學生期末評語
4.淺談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5.初一學生學習總結
6.閱讀教學計劃
7.群文閱讀教學課件
8.關于閱讀教學計劃
10.主題閱讀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