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是中國傳統的讀書人在做詩之外別創的一種韻語文學樣式。所謂“集句”,就是集古人之成句以為詩。這須是讀詩、作詩達到爛熟程度之后始能駕馭的一種體裁,非初學詩者所能為功。宋人沈括的《夢溪筆談》說:“王荊公始為集句詩,多者至百韻,皆集合前人之句,語意對偶,往往親切過于本詩,后人稍有效而為之者。”但王安石還不能算是首創者,晉朝的傅咸嘗集《詩經》句以成篇,是集句不始自荊公的確證。
胡適是新文化運動和白話文的倡導和推動者,他首先帶頭用白話寫詩,結成《嘗試集》。但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是個有著巨大魅力的人文系統,所以胡適等那一輩新文化人物,并不能剪斷傳統文化的那根“臍帶”,他們在生活情感中總會保存一些對傳統文化良性因素方面的幾許依戀,比如“集句”的游戲,就是胡適情趣上的一點雅興。他的《日記》1930年3月2日記:儲皖峰先生來談,他說,他集了我的話作一副對聯:
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
少說點空話,多讀點好書。
此聯甚好。他又最稱許我集的《楚辭》聯:
吾方高馳而不顧,夫孰異道而相安?
我集《楚辭》還有幾副:
孰不實而有獲?獨好修而為常。
恐修名之不立,茍余情其信芳。
皖峰是胡適的學生。胡適是舉國通行白話文的開風氣者。儲君以其飾白話文的新格言對偶句式來玩傳統的集句游戲,也算是一種創例。
摘自《新民晚報》程巢父/文
[胡適的集句]相關文章:
1.朱自清散文集句子
2.胡適經典語錄名言
3.胡適經典的語錄
4.我的母親胡適教案
5.胡適我的母親課件
6.胡適經典語錄集錦
7.林清玄散文集句子賞析
10.胡適對畢業生講話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