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江華原春琳)清華、北大等名牌高等學府這幾天熱鬧得像走馬燈,中外各類企業、機關、院所等用人單位競相涌向這方人才高地搶收“青苗”。比起往年的“你方唱罷我登場”,今年,用人單位真的恨不能“你未唱時我先唱”。
11月22日晚,4輛“金龍”大客車將400多名北大、清華學子接到五星級的中國大飯店,冷餐會正等著他們。做東的是大名鼎鼎的美國高勝公司。
當然沒有免費的晚餐。據了解,這些學生雖足未出校,但每一個都品學兼優,有創業經驗,亦或有什么發明。此前,他們的名字早已上了獵頭公司的“名單”。這次冷餐會上,高勝公司中國地區負責人向他們詳盡介紹公司情況,并希望甚至懇求他們中的一些人能加盟高勝。
學子們受到了空前的禮遇,而這份禮遇并非從今天開始。早在今年暑假,用人單位便向名牌大學在校生頻送秋波。無論是摩托羅拉、康柏這樣的世界知名企業,還是江蘇、浙江等以省為單位的集團軍,都想盡辦法吸引大學生去實習、搞夏令營,接著,情誼綿長的鴻雁聯絡就未中斷過。
終于按捺不住。時間剛剛進入11月,一些用人單位便顧不得教育部“11月20日前,用人單位不得進入高校校園招聘”的明文規定,開始用高科技手段向學子們發起攻勢,學生們的電子郵箱紛紛爆滿。一些膽子大的企業更是“魔高一丈”,在名牌大學附近包下酒店,請出學生,在校園外招聘。
為“鎖定”自己青睞的優秀畢業生,用人單位可謂“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兒”。一些外資機構請來總部或地區高層負責人,IBM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葉天親赴北大演講;海爾、聯想等企業近期頻頻到名牌大學開講座,用企業文化吸引畢業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則請出該院著名工程院院士、核物理專家胡思得和杜祥琬,從11月12日開始,到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做報告。
據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李國忠主任介紹,要求到學校招聘的用人單位多得安排不過來。11月20日后,盡管每天都要安排四五家單位進校招聘,但還是有許多單位沒有先期排上,已排上但日期偏后的企業則因“等不及”而拋開學校,自己在校外搞起了招聘。
江蘇省建筑工程總公司是一家傳統國有企業,以往每年三四月份才去招聘人才。今年,他們半年前就開始到名牌大學物色在校大學生。11月18日,他們率先面向清華大學召開了招聘會。
不久前,寧波保稅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一些高科技企業分別向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優秀畢業生發出邀請,凡來此商議工作事宜,不僅往返機票報銷,連吃住全都包。
中科院兩位到美國高勝公司應聘的研究生對記者說:“用人單位對人才高度重視之時也對人才質量要求更高。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才面臨的挑戰將更加嚴峻。”
中國青年報
[用人單位瘋搶名校畢業生]相關文章:
1.瘋狂的反義詞
3.別人搶不走的東西
4.小品《搶紅包》臺詞
5.哭天搶地造句
7.用人單位簡歷模板
8.用人單位證明模板
9.用人單位合同范本
10.用人單位接收證明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