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誦讀賞析詩歌,讓學生體會這首詩聯想和想象的表現作用,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學習詩歌樸素的語言和和諧的節奏。
2、通過背景知識的了解和對詩歌的誦讀,使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詩中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運用電腦課件,把天上街市的美麗境界再現出來,力求把學生導入神話般迷人的境界中去,共同朗讀、欣賞。
2、簡要介紹時代背景,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
3、這首詩歌節奏和諧,適宜朗讀。教學中,把朗讀訓練作為基本的教學手段,力求讀出感情,讀出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在詩中表現追求光明和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向往理想世界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中聯想、想象的作用,培養聯想想象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導語 寧靜的夏夜,遙望星空,我們會產生無數的遐想,那里流傳過不少美麗的神話傳說,有我們所熟悉的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中,牛郎、織女的命運怎樣?曾經有一位偉大的詩人仰望星空,也想起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在他的筆下,牛郎、織女在天上過著自由、幸福的生活。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郭沫若的詩作--《天上的街市》。
2、板書課題、作者
3、指名介紹作者
二、導讀,初步感知詩歌。
1、教師朗誦,播放課件,學生感知詩歌內容。
2、交流怎樣讀好這首詩:處理好重音、停頓,邊讀邊想象詩中的畫面,把握詩的感情基調,語調輕松、柔和、舒緩。
3、學生練習朗讀。
三、導析,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感情。
1、你覺得天上的街市美嗎?牛郎、織女的生活美嗎?你是從文中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畫一畫,說一說。(順勢指導學生讀出天街生活的美好)
2、作者為什么把天上寫得那么美?為什么要把民間的悲劇故事改寫成詩中描述的那么美好、自由、幸福?(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詩歌內涵)
3、快速讀課文,找出反映作者對美好生活充滿堅定信念的詞語。
4、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次指導學生朗讀這首詩,努力讀出自己的理解,達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
四、導學:引導探究詩的寫法――聯想與想象。
1、天上不可能有街市,也沒有牛郎織女。這首詩運用聯想和想象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天街的美好圖景表達了對黑暗現實的憎惡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那么什么是聯想?什么是想象?(屏幕出示聯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舉例說明。)
2、學生找出文中屬于聯想的部分,并分析由什么聯想到什么,及產生這種聯想的原因。
3、學生找出文中屬于想象的部分,說說詩人想象到了什么?由哪種事物引出來的?第一節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遷移創新訓練。
這兒有一個圓,你盡情地想吧!就你想的那個實物創造一幅畫面,繪出來,創編一種情景或一個故事,講出來,我們一起分享,好嗎?!
文章因有聯想和想象而美麗。同學們,你們正在如花的年紀,正是詩樣的年華,充滿了幻想和想象希望你們學習了聯想和想象的寫作手法后,也能展開想象和聯想的翅膀,編寫出動人的故事,美麗的小詩。
六、布置作業
課后作業二、三
七、板書設計
天上的街市
聯想 街燈 明星
珍奇物品
想象 街市 自由來往 不滿現實
牛郎織女
提燈閑游 追求理想
[天上的街市(蘇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天上的街市教案
10.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