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的3篇2016年大學生村官日記由YJBYS小編為大家整合而成,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一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晴
3月底街道辦召開各村(社區)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培訓會,要求各黨支部盡快落實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工作。作為書記助理,這項重要的工作落到我的肩上。拿到樣表的時候,我心中一陣竊喜“不就是填寫表格,只要照著樣表填寫就行了,我們社區絕對是第一個完成任務的。”
回到社區后,我和小峰叔把要用的表復印好,發到黨員手中,叮嚀他們盡快填寫。隨后的幾天里,陸續有人把填寫好的表格交到我這里,我及時地進行了電子錄入。但在錄入的過程中我發現表格的填寫其實并不那么簡單,社區有十來個年齡較大的黨員,只記得自己當年入黨的支部,具體的入黨時間、組織關系轉入時間和入黨介紹人完全記不得,有的不記得自己的畢業學校,還有的不知道自己每月黨費應該繳納多少等等。由于自己也是第一次遇見這種事情,為了不耽誤工作,只好一邊錄入,一邊請教經驗豐富的組織員呂叔,呂叔就告訴我:“你先錄入黨員個人信息,再把所有人共同存在的問題全部記錄下來,然后一一進行確認,對于個人不能確定的,咱們可以通過查閱他們的黨員檔案,進行確認,這樣你就能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同時也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按照呂叔所說的辦法,我和其他幾個社區工作人員分頭行動,把黨員個人能確定的信息進行了確認,剩下的小部分通過查閱個人檔案進行了確認。
接下來的工作就順利多了,雖然按照時限要求我們完成了這項工作,可是和我當初的想法有一定的差距;蛟S正是因為個人性格過于急躁,做事情的時候沒有把一些問題考慮進來,導致工作中出現了“卡殼”,以至于手忙腳亂,幸好在周圍同事的熱心和大力幫助下,工作得以順利開展。通過這件事情,使我深刻的認識到,在以后的工作中還是要多看多學身邊同事一些好的工作方法,把工作做到最好。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晴
貧困戶干部包戶結對幫扶工作現已基本完成,我村29戶貧困戶由村“兩委”和監委會干部、黨員、致富能手幫扶。今天我和村干部將精準扶貧明白牌貼于各貧困戶門上,讓扶貧工作推進一目了然。
張貼到最后,到老軍人陳大爺家時,他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家里坐,并與我們攀談了起來。他今年83歲,是我村一組村民,與妻子育有四個兒子,并且都已成家且都與陳大爺分家,老兩口現在租賃別人的房屋居住,除了孩子們給的家用補貼外,他們還有低保、退伍軍人、高齡、等各類補助可以領取,原本這些政策補助足夠老兩口的生活開銷,但是兩人常年帶病在身,醫藥花費巨大,負擔起來比較吃力。
在和老人的攀談中,我了解到其實他們的兒子生活都挺好的,只是牽絆于自己的家人和生活,無暇顧及他們。但村干部們每逢佳節,都會到他們家走訪看望,幫他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讓老革命時刻都能感受到黨的溫暖,村級組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這次接觸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給我留下的印象卻很深刻。在回來的路上,我內心感到很充實,也很溫暖。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在村里繁雜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怎么去工作,怎么去錘煉自己呢?今天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從自己身邊的日常小事做起,真心實意的為群眾服務,我們的工作就是有意義的。
2015年5月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們村上進行土地確權頒證,這也是全鎮第一個進行頒證的村。我村的土地確權工作經過前期的宣傳、集中培訓、現場指導,中期的入戶調查、核對原始賬表、田間實地查看,到后期的公示,終于迎來了階段性的成果——頒證。
上午11點,土地確權頒證在安黨村村室舉行,村黨支部書記黨來順對土地確權的意義作了一個簡短的說明:土地確權能夠有效解決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糾紛,依法規范農村土地管理,保護農民合法權益,我認為更重要的意義是為以后發展規模經營打下了基礎。10位農民代表依次上臺領證,滹沱組的王大哥領證時說:“原來這真是給我們確權頒證的,看來我之前的想法多余了,這下我心里吃了個‘定心丸’”。惹得臺下一陣笑聲。
王大哥的話讓我深有感觸,從大的方向來說,我們國家出臺的農村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民增收,想讓農民早日富起來,可是個別政策在執行時遭到農民的排斥、不配合。就拿這次的土地確權來說,我們在前期宣傳的時候,農民聽說要對他們的土地進行確權,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國家是不是要收回我們的土地。土地問題在中國是很敏感的話題,農民把土地視為自己的“命根子”,守住了土地就守住了自己的飯碗,所以我對于他們的擔憂和問題表示很理解。
那對于我們這些基層人員來說,國家出臺的政策,特別是關于農村的政策我們自己首先要“吃透弄懂”。就拿這次土地確權工作來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經營權,探索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離的實現形式,家庭經營的基礎地位不動搖。也就是說農民仍然是家庭經營的主體,土地確權的目的是適當的發展規模經營,改變我國農業經營規模小的問題,推進農業現代化。吃透弄懂這些政策,然后用通俗化的語言,通過舉例子的辦法去給他們解釋,農民就會很配合我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