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5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典誦讀實施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古詩文經典,是中華民族智慧的重要載體,是鑄造文化、推動歷史的動力核心。在我校開展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不僅可以給師生提供一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繼承民族智慧的平臺,也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不僅能夠啟發理性、增長才智、開闊胸襟、陶冶性情,而且有利于青少年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有利于推動構建“書香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的進程,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二、活動主題:
我校的“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本期開學開始啟動,活動主題是“誦經典詩文”,傳華夏文明”,提高道德素養,培育民族精神。
三、活動原則:
為進一步貫徹市教育體育局文件精神和文明城市創建的要求,突出“中華經典誦讀”和“文明天長”這一主題,把我校的“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推向縱深,我們確立了活動原則:
(一)堅持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啟發理性、增長才智、開闊胸襟、陶養性情相結合的原則。
(二)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相結合原則。
(三)堅持經典誦讀與語文學科教學相結合原則。
(四)堅持抓好典型、以點帶面相結合原則。
四、誦讀內容
以《讀點經典》和語文課本為文本確立讀背內容。各年級確定必讀必背篇目。
附:學校推介篇目
1.誦讀篇目:
七年級
曹操《觀滄海》、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
洛城聞笛》、王灣《次北固山下》、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望岳》、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逢入京使》、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論語》至少十二章、諸葛亮《誡子書》、劉禹錫《秋詞》(其一)、李商隱《夜雨寄北》《賈生》、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游山西村》、譚嗣同《潼關》、《木蘭詩》、王維《竹里館》、韓愈《晚春》、劉禹錫《陋室銘》、周敦頤《愛蓮說》、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王安石《登飛來峰》、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杜牧《泊秦淮》、楊萬里《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趙師秀《約客》
八年級
王績《野望》、崔顥《黃鶴樓》、王維《使至塞上》、李白《渡荊門送別》《送友人》、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賣炭翁》、《庭中有奇樹》、曹操《龜雖壽》、劉楨《贈從弟》(其二)、曹植《梁甫行》、孟子《富貴不能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列子《愚公移山》、陶淵明《飲酒》(其五)、杜甫《春望》《赤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李賀《雁門太守行》、李清照《漁家傲》《如夢令》、晏殊《浣溪沙》、歐陽修《采桑子》、朱敦儒《相見歡》、詩經《關雎》《蒹葭》《式微》《子衿》、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蘇軾《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陸游《卜算子 詠梅》
九年級
毛澤東《沁園春 雪》、艾青《我愛這土地》、余光中《鄉愁》、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蘇軾《水調歌頭》《江城子 密州出獵》《臨江仙夜登小閣》、杜甫《月夜憶舍弟》溫庭筠《商山早行》、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許渾《咸陽城東樓》、李商隱《無題》、秦觀《行香子》、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范仲淹《漁家傲 秋思》、秋瑾《滿江紅》、《定xx》、陳與義《憶洛中舊游》、納蘭性德《浣溪沙》、《十五從軍征》、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文天祥《過零丁洋》《南安軍》、張養浩《山坡羊 潼關懷古》《山坡羊 驪山懷古》、夏完淳《別云間》、王磐《朝天子 詠喇叭》
2、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必背古詩詞50首。
請各位語文老師在早讀時認真督促、檢查,積極迎接第十二周的全校經典誦讀檢測活動。
五、具體實施
1.每天保證學生有二十分鐘的誦讀時間。每節語文課前的一兩分鐘,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同時利用每周早讀時間,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自由對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吟誦。
2.各班每月抽出一節語文活動課,將本月所吟誦的古詩文全面復習,或在班級內舉行吟誦表演。
3.在每周的'活動課時間,將當周所吟誦的古詩詞,通過書寫加強記憶,每周學校教導處隨機抽查。
4.每天回家復習10分鐘,和家長一起讀,營造濃厚的家庭誦讀氛圍。在誦讀時間上,各班級靈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尋找機會讓學生多接觸經典,多讀多背從而多用,不增加負擔,使經典誦讀活動成為學生課外生活的一件樂事。
六、組織領導
領導組成員
組長:戴叢林
副組長:吳婷香
吳秋萍
成員:各班主任
全體語文教師
具體分工組長:負責對經典誦讀工作的領導,包括資源的開發和方案的起草。
副組長:負責活動的實施以及過程的監督檢查等工作。
班主任:負責日常誦讀工作的檢查和測評
語文老師:負責誦讀活動的開展及學生經典誦讀朗讀指導。
七、測評與獎勵:
1、測評
(1)自測。各年級各班根據學校規定的必讀必背內容,開展早讀的誦讀活動,并進行自測,自測采用三段制。(自測由各班班主任及語文教師組織,根據學生掌握的必讀必背內容的情況給予相應的段位,掌握60%——75%的為一段,掌握75%——85%的為二段,掌握85%——100%為三段。)
(2)交流:學期末主要為經驗總結交流、評比:學期結束要求書面形式總結活動組織、開展情況,學校將把好的經驗做法在全校推廣。
2、獎勵
學校將在對各班的誦讀活動進行檢測及經驗交流的基礎上,開展評選“古詩文經典誦讀優秀指導教師”和“經典背誦高手”活動。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2
一、訓練目標:
1.通過各項活動,拓展學生的朗誦水平,激發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培養朗誦新秀。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文學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2.把朗誦、文學欣賞、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修養,定期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誦理論水平和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3.健全組織,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各項活動。
4、深化素質教育,通過朗誦詩社開展的表演、交流研討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二、訓練要求:
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
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修養,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熏陶,傳承中華文明,發揚中華文明,提高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
三、學情分析:
本次參加古詩誦讀興趣小組的都是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不多,對古詩文的了解和掌握也不多。根據掌握情況盡可能做到面向所有學生,平衡進度,同時也要兼顧個別進步大的學生,個別講解,以優促差。
四、訓練時間:
每周三下午第二節課
五、訓練地點:
一(2)教室
六、訓練安排
1、《詠鵝》朗讀、簡單理解、背誦《詠柳》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2、《登鸛雀樓》朗讀、簡單理解、背誦《春曉》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朗讀、簡單理解、背誦《靜夜思》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4《贈汪倫》朗讀、簡單理解、背誦《送孟浩然之廣陵》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5《早發白帝城》朗讀、簡單理解、背誦《絕句》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6、《楓橋夜泊》《游子吟》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7、《賦得古原草送別》《小兒垂釣》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8、《憫農》《尋隱者不遇》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9、《山行》《清明》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10、《題西林壁》《小池》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11、《所見》《村居》朗讀、簡單理解、背誦
12復習
13復習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3
各校區、各處科室、各年級:
一、指導思想
經典著作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紐帶。正是通過文化經典,民族精神才得以傳播和不斷發展,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基于此種認識,我校把“中學生誦讀中華文化經典”活動作為民族精神教育規劃中的重要板塊之一。優秀的古典詩文(唐詩、宋詞、元曲等)、典范的現代白話文以及反映本地區改革開放新成就的優秀作品都在我們的誦讀之列。這些作品既是我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藍本,也是我校開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動的主要載體。
二、活動目標
通過誦讀、熟背經典、美文、唐宋詩詞,以達到文化熏陶、智能鍛煉與人格培養的目的。了解優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思。讓優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學生的`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潛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了解祖國優秀文化,提升人文素養。
2、讓學生誦讀經典、理解經典,以經典詩文,陶冶學生高雅情趣,開闊胸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
3、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誦讀量, 培養學生讀書興趣,掌握誦讀技巧,培養閱讀習慣和能力,使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4、在學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營造和諧的、人文的、豐富的校園文化。
三、活動原則
1、模糊性原則: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
2、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3、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定階段完成規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并給予相應的評價。
4、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為根本。
四、誦讀內容
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寫的《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讀本》(中學篇)及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必讀詩文為主要內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學生人文素養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有關勵志、愛國、惜時、親情、好學等方面的詩文和中外現、當代美文。
各年級誦讀內容附后。
四、誦讀活動基本時間安排
保證學生不少于20分鐘的誦讀時間。
1、早讀:班干部 誦或看書吟誦
2、語文課前3分鐘。 語文老師負責,為減輕學生背誦古詩的負擔,教師要見縫插針,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語文課前3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 吟唱或強化記憶。
3、課后 班主任或家長負責,開展豐富活動,體驗“誦讀”樂趣,開展 “誦讀比賽”、“詩文書畫比賽”比賽、“古詩文誦讀先進班”評比等活動。
五、活動方法
1 、開設經典誦讀課、活動課。每周一節,由語文老師擔任教師。通過開展晨讀、早讀、大課間、課外活動等時間讓學生積極參與經典誦讀活動。利用自習課、輔導課、活動課、班會課、朝會課、讀報課等時間,開發經典詩文興趣課、體驗課等特色課程,確保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在時間、數量、質量的保證。
1)、語文閱讀課。各年級閱讀課利用幾分鐘作為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時間,各班每周以經典誦讀課為載體,做好誦讀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動課。各年級各班級把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與校本、地方課、綜合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注意學科整合。音樂學科與詩文誦讀的整合。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尋找或自編教學內容,將詩文誦讀與音樂融為一體。研究課:音樂中的古詩詞。美術學科與詩文誦讀的結合。給經典詩文配畫,應成為美術教學中探索學科整合的一條途徑。研究課:詩配畫。其他學科,如政治、歷史等亦可探索與詩文誦讀的相關整合。
2 、充分發揮師生能動性,組織學校的各種文藝社團積極參與誦讀活動。利用黑板報、櫥窗、宣傳欄、校園廣播,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
3 、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實踐活動。組織開展誦讀比賽、知識競賽、寫經典、悟經典、演經典等活動和比賽,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主題
實踐活動,使學生做到知行合一,終生受益。 誦讀為主,講解為輔;品位詩文,暢談體會;分清層次,因材施教;師生互動,交流情感。學校活動與班級活動相結合;個人學習與集體輔導相結合;誦讀與展示相結合;評比與激勵相結合;總結與提高相結合。
六、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明確活動重要意義。中華經典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過深入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能夠使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對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是在新形勢下開展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有效途徑,是對廣大青少年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具體措施。各班級要結合工作實際,多層次、多形式的開展經典誦讀,把經典誦讀與感恩教育、禮儀規范教育和才藝展示等活動結合起來,增強活動教育效果。
2、精心組織,注重活動實際效果。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要與清明、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和其他節慶的重大演出相結合,挖掘與詮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弘揚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彰顯中華語言與文化魅力。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要以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為基本原則,從古代、現代、當代名家名篇中精選作品,注重廣大群眾和青少年耳熟能詳,引導人們感悟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深刻內涵。要把“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推動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需求,選編經典誦讀讀本,納入校本課程管理,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有機融合。要重視和加強語文教師誦讀知識和能力的培訓,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組織好廣大學生開展誦讀活動,增強活動效果。
3、創新形式,力求活動豐富多彩。以班級為點,以年級為線,以學校為面;以個人為根,以集體學習為干,以校園活動為葉;以開創風氣為主,以文化熏陶為本,以文化教育為重。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各年級要在活動中注重藝術創新,用普通話和現代舞臺藝術手段表現經典內容,通過誦讀活動學習知識,陶冶情操,激勵人生,演繹時代精神。
4. 學校將制定經典誦讀的考核評價機制。將此納入對學生的個體思想品德評價和綜合素質評價,對工作開展的情況進行評比,鼓勵創造性地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學校將對此項活動進行總結,對做得好的指導教師、班級和學生進行表彰。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經典誦讀,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齡段能接受祖國源頭文化的熏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實施目標
1、通過經典誦讀,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祖國優秀文化的興趣,促使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多讀多背以加強語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豐富想象。
2、通過經典誦讀,為學校的管理和發展增添激情、注入活力、豐富內涵,從而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底蘊。
三、誦讀內容
1、準備階段(從現在開始、包括****-****學年):計劃用一個學年的時間,以《瘋狂背古詩》為突破口,在學校的統一組織下,通過全校師生集體誦讀氛圍的營造,從而引發學生吟誦古詩詞的濃厚興趣和良好習慣,形成一定的誦讀規模。
一二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20首、下學期第二單元20首;
三四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20首、下學期第二三單元40首;
五六年級:上學期第一二單元40首、下學期第三四五單元60首;
上學期誦讀剛起步可以慢一些,從****-****學年第二學期開始,每學期誦讀古詩詞的數量一二年級20首、三四年級40首、五六年級60首。
2、成熟階段(****-****學年):在進一步做好《瘋狂背古詩》誦讀任務的同時,各年級要補充相應的其它任務,以擴大經典誦讀的影響和成效。
一二年級:《弟子規》、《三字經》
三四年級:《笠翁對韻》、《詩經》
五六年級:《論語》、《道德經》
《笠翁對韻》、《詩經》、《論語》、《道德經》可以選擇部分章節內容進行誦讀,目的是引發學生對傳統經典內容的了解和關注。
四、具體實施
(一)誦讀時間
1、每天安排二十分鐘的經典誦讀時間,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自由對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吟誦,注重學生誦讀的驗收和評比。
2、利用每天上午大課間的時間,通過校園廣播播放誦讀錄音,讓學生跟著模仿吟誦。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自編手操、韻律操,配合誦讀表演。
(二)誦讀要求
1.經典誦讀應遵循以下原則:
模糊性原則: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
差異性原則:整體推進,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定階段完成規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給予相應的.評價。
鼓勵性原則:評比鼓勵,平時激勵,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為根本。
2.各班誦讀力求做到:學校活動與班級活動相結合;個人學習與集體輔導相結合;誦讀與展示相結合;評比與激勵相結合;總結與提高相結合。
3.古詩文背誦之“三要”:心要專——專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準——仔細看準、全神貫注;口要到——邊看邊讀、通順流暢
(三)誦讀措施
1、創造誦讀的氛圍
通過詩文圖展以及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讓學生隨處可欣賞到古詩文佳作佳句,在有意、無意之中將古詩文記住。學生可以在課前3分鐘,和睡前10分鐘進行朗讀吟誦。班級和學校組織學生根據詩文,進行詩配畫活動,辦手抄報、進行再創造。即按班級、年級、學校逐層舉辦誦詩會活動,全校師生參加。誦讀會分指定內容背誦、接龍賽、搶答、自由發揮表演等多種形式,并有接力賽、抽卡賽等種類。通過舉行這一活動選拔出明星班級和個人。
2、積極營造“誦讀國學經典,積淀文化底蘊”的書香校園,探討經典誦讀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先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實現“量”的積累,充分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厚積而薄發把經典誦讀、古詩吟誦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3、建立學生的誦讀檔案,積累好實驗的一系列過程資料,如:學生誦讀情況分析、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分析、家長意見征詢、班級活動方案、記錄照片、好做法經驗推廣等。
五、就《瘋狂背古詩》基本設計供參考:
(一)大課間背古詩設計
1、全校師生集體參與背古詩,最終形成一個蕩人心魄的宏大場面,不斷增強人氣的凝聚,發揮出經典文化滌蕩人心靈的效用;
2、師生隨音樂節奏共同吟誦古詩詞,不會背誦的可以看底稿跟著讀,慢慢達到脫稿成誦;
3、誦讀古詩詞,要隨音樂節拍編排一些手操、韻律操,在背誦的同時達到肢體運動的效果;
4、在背誦形式上,可以集體誦讀,也可以采用男女生輪背、班級輪背,不同班級展示等形式;
(二)班級背古詩設計
1、學生自由背誦,可以自己背、同桌結合相互隨節奏拍手背、小組幾個人輪背;
2、全班學生集體背,可以共同背,可以按橫排或豎排輪流背,可以按小組輪背,可以每個學生輪流背,一首一首的輪背;
3、小組展示,配以手操、韻律操進行表演;
4、個人展示。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5
一、指導思想
經典著作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紐帶。正是通過文化經典,民族精神才得以傳承和不斷發展,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基于此種認識,我校把“中學生誦讀中華文化經典”活動作為民族精神教育規劃中的重要板塊之一。優秀的古典詩文(唐詩、宋詞、元曲等)、典范的現代白話文以及反映本地區改革開放新成就的優秀作品都在我們的誦讀之列。這些作品既是我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藍本,也是我校開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動的主要載體。
二、成立學校經典誦讀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何飛勝
副組長:楊麗華、黃利民
成員:廖延安、歐美英、李玉玲、張榮英、張家貴、陳錚、楊劍文、邱煜婷、陳月英、江艷、林華、楊秋娟、蘭衛芳、陳海玲
三、活動目標
通過誦讀、熟背經典、美文、唐宋詩詞,以達到文化熏陶、智能鍛煉與人格培養的目的。了解優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讓優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學生的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
1、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了解祖國優秀文化,提升人文素養。
2、讓學生誦讀經典、理解經典,以經典詩文,陶冶學生高雅情操,開闊胸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
3、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誦讀量,培養學生讀書興趣,掌握誦讀技巧,培養閱讀習慣和能力,使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4、在學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營造和諧的、人文的、豐富的校園文化。
四、活動原則
1、參與性原則:大眾參與,熟讀成誦。
2、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3、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定階段完成規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并給予相應的評價。
4、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為根本。
五、誦讀內容
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寫的《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讀本》(中學篇)及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必讀詩文為主要內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學生人文素養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有關勵志、愛國、惜時、親情、好學等方面的詩文和中外現、當代美文。如:
六、誦讀活動基本時間安排保證學生不少于20分鐘的誦讀時間。
1、早讀:
利用部分時間誦讀經典。
2、語文課前3分鐘。
語文老師負責,為減輕學生背誦古詩的負擔,教師要見縫插針,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語文課前3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吟唱或強化記憶。
3、課后
(1)每周第四節學校安排的讀書時間。
(2)班主任或家長負責,開展豐富活動,體驗“誦讀”樂趣,開展“誦讀比賽”、“詩文書畫比賽”比賽、“古詩文誦讀先進班”評比等活動。
七、活動方法
1、開設經典誦讀課、活動課。每周一節,由語文老師擔任教師。通過開展晨讀、早讀、大課間、課外活動等時間讓學生積極參與經典誦讀活動。利用自習課、輔導課、活動課、班會課、朝會課、讀報課等時間,開發經典詩文興趣課、體驗課等特色課程,確保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在時間、數量、質量的保證。
2、語文閱讀課。各年級閱讀課利用幾分鐘作為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時間,各班每周以經典誦讀課為載體,做好誦讀工作。各年級各班級把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與校本、地方課、綜合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注意學科整合。音樂學科與詩文誦讀的整合。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尋找或自編教學內容,將詩文誦讀與音樂融為一體。美術學科與詩文誦讀的結合。給經典詩文配畫,應成為美術教學中探索學科整合的一條途徑。研究課:詩配畫。其他學科,如政治、歷史等亦可探索與詩文誦讀的相關整合。
3、充分發揮師生能動性,組織學校的各種文藝社團積極參與誦讀活動。利用黑板報、櫥窗、宣傳欄、校園廣播,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
4、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實踐活動。組織開展誦讀比賽、知識競賽、寫經典、悟經典、演經典等活動和比賽,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使學生做到知行合一,終生受益。誦讀為主,講解為輔;品位詩文,暢談體會;分清層次,因材施教;師生互動,交流情感。學校活動與班級活動相結合;個人學習與集體輔導相結合;誦讀與展示相結合;評比與激勵相結合;總結與提高相結合。
八、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明確活動重要意義。中華經典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過深入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能夠使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對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是在新形勢下開展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有效途徑,是對廣大青少年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具體措施。各班級要結合工作實際,多層次、多形式的開展經典誦讀,把經典誦讀與感恩教育、禮儀規范教育和才藝展示等活動結合起來,增強活動教育效果。
2、精心組織,注重活動實際效果。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要與清明、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和其他節慶相結合,挖掘與詮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弘揚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彰顯中華語言與文化魅力。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要以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為基本原則,從古代、現代、當代名家名篇中精選作品,注重廣大群眾和青少年耳熟能詳,引導人們感悟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深刻內涵。要把“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推動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需求,選編經典誦讀讀本,納入校本課程管理,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有機融合。要重視和加強語文教師誦讀知識和能力的培訓,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組織好廣大學生開展誦讀活動,增強活動效果。
3、創新形式,力求活動豐富多彩。以班級為點,以年級為線,以學校為面;以個人為根,以集體學習為干,以校園活動為葉;以開創風氣為主,以文化熏陶為本,以文化教育為重。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各年級要在活動中注重藝術創新,用普通話和現代舞臺藝術手段表現經典內容,通過誦讀活動學習知識,陶冶情操,激勵人生,演繹時代精神。
4、學校將制定經典誦讀的考核評價機制。將此納入對學生的個體思想品德評價和綜合素質評價,對工作開展的情況進行評比,鼓勵創造性地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學校將對此項活動進行總結,對做得好的指導教師、班級和學生進行表彰。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6
一、活動目的:
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少年兒童的文學藝術修養,營造文明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豐富我校的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全校學生的普通話朗誦水平,培養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推動讀書活動向縱深開展,凸顯班級讀書活動特色,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比賽。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與熱情,讓他們在活動中沐浴文化的恩澤,接受傳統的洗禮,享受閱讀的快樂。
二、活動主題:
書香溢善小,美文伴成長
三、活動組織:
教導處 語文教研組 少先大隊
四、參賽對象:
學校二至六年級所有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參加比賽。
五、比賽時間和比賽地點:
比賽時間:09年10月8號下午
比賽地點:學校風雨操場
六、比賽內容:
分為必選和自選兩個內容。
必選內容為:溫總理的詩作《仰望星空》,
自選內容為:中外經典散文、詩歌等。
七、比賽要求:
1、各班級所選內容要健康向上,體現出少年兒童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時間限定為5分鐘。
2、比賽形式不限。
3 參賽人數為班級實有人數為基準,每減少一人則扣除成績的0.1分,上不封頂。
八、評獎辦法:
比賽按中高年級組評獎,分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其余為三等獎,并設最佳創意獎二名。(最佳創意獎不受年級限制)
九、評分標準:
1、遵守紀律,上下場迅速、有序。(1分)
2、精神飽滿,表情自然,著裝統一,服裝整潔、衛生,不雜亂。(1分)
3、正確把握誦讀內容,聲情并茂,朗誦富有韻味和表現力,能引起觀眾共鳴, 整體效果好,有藝術感染力。(3分)
4、表現形式活潑、新穎,富有創意。(2分)
5、普通話音準,能正確把握語速、語調、頓挫節奏、輕重音和節奏。(2分)
6、主題鮮明、突出,內容積極向上。(1分)
九、比賽評委:
張喜麟 張明 李金平 李寶林 富勇軍 賀榮 余永兵 金麗霞
十、活動具體負責:
1.主持和活動程序:語文教研組出程序,少先大隊負責實施。
2.會場音響:王凱 陳建平
3.背景黑板:秦永新
4.會場評委席設定與布置:余永兵和六一班學生
5.獎狀的領取和打印:楊青 李西平
6.上下場的秩序:蔡麗 曹桂霞
7.會場紀律:各班班主任
十一、有關注意事項:
1、各班級應按要求認真進行準備。
2、參加比賽時,凡需要播放背景音樂的請事先做好安排。以磁帶為妙。
3、時間、地點或其它方面如有變動,均以最后通知為準。
附:《仰望星空 》 溫總理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 那無窮的真理, 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莊嚴而圣潔; 那凜然的`正義, 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 那博大的胸懷, 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壯麗而光輝; 那永恒的熾熱, 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7
一、活動目的
為積極配合我縣即將舉行的.小學生藝術節經典誦讀比賽,提高我校孩子誦讀經典的興趣,展示我校孩子誦讀經典的成果,特舉行本次活動。
二、參加對象
嶺南鎮中心小學教師、學生
三、誦讀內容
誦讀內容為古今中華經典詩文和富有人文特色的名人名作,體裁不限。教師可與學生同臺演出。
四、作品形式與要求
每個節目不超過6分鐘,參加人數不超過30人;參賽節目可以配樂,服裝、隊形等根據各級部實際選擇、編排,盡量突出各級部特色。
五、作品選拔
各級部推選兩個節目參加比賽,比賽時間定于5月10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比率為2:2:4,在學校獲得一等獎作品的指導教師給予加分獎勵。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8
墨子曾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青少年時期的文化閱讀對人一生的精神價值取向有重大意義。因此,學校應為學生提供美好的母語營養,用瑯瑯書聲為他們構筑一個溫馨、實在的成長環境。現根據校領導關于“誦讀道德經典、弘揚人文精神、爭做道德新人”活動要求,結合學校實際,特制訂以下誦讀實施方案。
一、活動目的
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而道德經典是歷史長河中經過激流沖刷而格外璀璨的珠玉。我校旨在通過誦讀道德經典,加強優秀文化熏陶,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培植民族精神,建構正確的人生信念,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
20xx年11月—12月,學校通過教職工例會、年級組集會、班會(晚點)等時間形式宣講傳統道德文化精神的現實意義并按學校的統一部署,制訂實施方案,理清工作思路,設計活動載體。
第二階段:誦讀實踐。
20xx年3月開始,各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實踐,
開展誦讀系列比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更多學生能主動親近經典詩文。
第三階段:鞏固提高。
擬在20xx年5月,舉辦全校性的誦讀比賽,鞏固取得的成果,積極組織道德經典誦讀研討會,交流經驗。
為進一步推進此項活動,擬派出教師及學生代表赴五外校參觀學習,注意與兄弟學校加強交流,以推動道德經典誦讀活動深入開展。
三、具體實施要求
1、實施對象。
全校擬先由高二年級學生率先組織參加此項活動,為此積累經驗,以便在全校范圍內推廣。一年以后,準備所有年級都要參加道德經典誦讀活動,語文教師作為經典誦讀的主要實施者,其他任課教師共同參與。學校建立經典誦讀領導小組,下設誦讀指導小組。各班內再設經典誦讀學習小組,形成具體組織實施的工作網絡,相關名單如下:
(一)經典誦讀領導小組
組長:付祥武
副組長:何世勇張洪金
組員:張天金何清富郝軍劉金平汪海韓文王勇剛(語文教研組組長)
(二)領導小組下設誦讀指導小組:
組長:王勇剛
副組長:高文德袁慶華趙詠國
組員:王國平劉久貴黨愛國張科學李敏付文靜王靜戚永強楊勇
(三)年級各班內學習小組名單(略)
2、內容選擇。
以《三字經》、《增廣賢文》《論語》、《詩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等優秀經國學道德經典等經典與古詩詞為重點,配以對韻、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內容的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要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原則,各年級段要制訂必讀內容與選讀內容目錄。
3、誦讀要求。
對學生原則上采用“素讀”方式,以記憶為主、不求甚解。在誦讀中潛移默化地熏陶道德思想,在誦讀總自然而然地養成文明禮儀,在實踐中體味經典的人文營養,在實踐中修養自己的道德心靈。
4、時間安排。
(1)倡導“一日三讀”。學校在每天早晨第一節課前安排5分鐘的“每日一誦”時間,誦讀內容由語文老師摘抄于黑板上的誦讀角,并讓學生在課余時記載到誦讀摘錄本中,利用晨間活動等零碎時間進行讀背,確保每日誦讀10—15分鐘;每天中午讓學生實施午間休閑讀;每天夜里讓學生睡
前放松讀,伴著書香入眠。
(2)倡導“學科整合”。每周利用夕會時間開展班級讀書會與經典詩文賞析活動,并注意“學科整合”。比如在美術課上,讓學生給古詩配畫;在音樂課上讓學生吟唱配樂詩詞,使高深典雅的詩詞在學生的口中變得更優美,更親近。
(3)倡導“校外延伸”。各年級段要激勵和引導學生利用節假日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統一制訂假期經典誦讀內容與要求。
5、活動載體。
(1)環境渲染。學校將懸掛一些推廣道德經典誦讀的宣傳標語,并利用詩、畫或學生親筆書寫的名言佳句妝點走廊、墻壁。教室環境也要求體現班級特色,除了詩畫、詩文,每個班級都應辟有誦讀園,內容是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活動成果,比如古詩書法展、讀后感、手抄報等等。
(2)興趣活動。
每學年,學校將組織一次大規模的“讀書節”或“誦讀節”活動,平時各班可以通過小型而靈活多樣的的.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比如開展“經典朗誦會”、“誦讀音樂會”、“誦讀擂臺賽”、“知識大考場”等活動。在讓學生讀準讀熟的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通過小品、歌詠、故事等形式豐富誦讀的趣味性。在推廣過程中,教師可以借鑒他人經驗,但也要大膽創新,不斷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
(3)評比活動。
學校將以“誦讀示范班”、“書香家庭”、“誦讀示范生”等評比為載體,組織開展多層面的表彰活動,樹立典型,激勵先進,并探索面向全體學生的評價體系。
6、其他注意事項。
(1)道德經典誦讀若要深入開展下去,必定要尋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各班要多向家長征詢意見和建議,形成合力,營造良好的誦讀氛圍。
(2)道德經典誦讀推廣過程中,要注重原始資料的積累,加強反思意識,達成行動有效跟進。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誦讀道德經典必須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豐厚底蘊、積淀語感,才能走向生命應有的完整圓融、健康幸福。
寧強縣天津高級中學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9
為了“弘揚中華文化,建設精神家園”,提倡“親近經典,承續傳統”,將經典誦讀行動等讀書活動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推進素質教育的載體形式,與我校的教學、科研、育人有機融為一體,讓我校真正成為一個時刻響徹著瑯瑯讀書聲的地方,一個散發著濃濃書香的地方,為提高我校學生普通話的應用水平,為使每一名學生的終身發展積淀厚重的國學底蘊,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以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積極營造“誦讀國學經典,積淀文化底蘊”的書香校園。從而激發我校學生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意義
中國的古典詩文博大精深,有很多傳世佳作,它們內涵深刻,言簡意豐,也包含很多哲理。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修養,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傳承中華文化,提高文化底蘊,同時亦是啟迪人類智慧的久經歷史考驗的教科書。學生背誦經典能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依托“讀書明理”、“讀書做人”,強化素質教育。大力營造我校校園文化、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我們積極倡議全校師生進行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1、讀書明理。從古詩文中吸取中華文化的智慧,懂得“人倫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藝術,懂得人應當進入文學化的境界,遠離低俗,升華自己;
2、學習讀書方法,培養讀書興趣和習慣,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3、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和過目不忘的記憶能力,提高注意力;
4、了解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文學鑒賞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5、通過誦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6、提高心理素質,改變氣質,使人心地善良,性格溫和,舉止文雅;
二、活動口號
1、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
2、營造詩意校園,建設美好精神家園。
3、讀書修身,讀書養性。
4、誦讀,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
三、組委會成員
組長:李俊
副組長:馮志偉宋緒貴
成員:姚迪完、文淵、湯立敏、萬建軍、徐雪軍、李健、班主任語文老師
四、組織實施
教務處、團委會
五、活動時間
20xx年9月1日——20xx年10月31日。
1、從20xx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全校師生要形成吟誦經典名著的氛圍。師生同讀、同背,教學相長。
2、語文課課前3分鐘時間誦讀。
3、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誦讀。機動時間各班主任靈活安排,全校師生天天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
4、各班早讀課的前15分鐘為固定的誦讀時間。
六、活動對象
高一、七年級、八年級。
七、活動內容
誦讀關于中秋、祖國、桃花源等方面的經典詩詞美文。
主要誦記內容以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篇目:《桃花源記》《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對韻》《幼學瓊林》《增廣賢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易經》《禮記》《孝經》等。
八、督查指導
為了提高學生的誦讀效果,我們提倡學生準備專用本手抄口誦,隨身攜帶,達到最佳效果。
1、各班語文教師負責本班每周的誦讀組織與檢查工作。
2、將古詩和中華經典按學期的教學時間分段學習,分段背誦。
3、班主任也必須協助語文老師檢查背誦情況。
4、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允許學生在規定階段完成規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并給予相應的評價。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為根本。
九、活動要求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得到發展,又要注重活動項目的質量,確保本次誦讀活動順利進行。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迎中秋慶國慶“中華誦”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要求各班先組織班內誦讀比賽(要求:脫稿且用普通話誦讀),通過班級初賽,每班推出至少1個節目參加校級比賽。在組織活動時,要注重實效,做到以班為本,以生為本,體現個性特色。
3、做到分工負責、責任明確、準備充分,體現協作精神。
4、整個誦讀活動要有序開展和進行,各負責人要關注過程,確保活動質量。
5、學校在10月中旬組織一次頌讀比賽,評選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6名;優秀獎若干,學校給予獎勵。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0
一、指導思想
中華古詩文歷史源遠流長,名篇佳作美不勝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人生的一種特殊感悟和認知,是真、善、美的藝術結晶。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能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對文學的興趣愛好,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能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和審美情趣,全面提高整體素質。作為“引路人”的教師,無論是從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考慮,還是基于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和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責無旁貸地要重視起經典作品、古詩詞的教學和“學生學習經典作品、古詩詞方法和途徑”的研究和探討,要積極參與其中,和學生共同背誦經典作品、古詩文,共同發展成長。
二、實施目標:
1、通過經典誦讀工作的實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祖國優秀文化的興趣,促使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文化,多讀多背以加強語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豐富想象。
2、建立經典誦讀、古詩詞抄寫教學模式,尋找更適合學生學習經典作品、古詩詞的途徑,并帶動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3、通過對大量經典作品、古詩詞的吟誦、抄寫、繪畫,鍛煉并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激活并發展學生的思維力。
三、誦讀內容
1.《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為了在六年的時間里,讓學生掌握最優秀的古詩文,我們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分配原則,分學段進行古詩文的誦讀。
2.各年級依照誦讀我校校本教材《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也可根據教育教學需要,自由拓展。
四、具體實施
(一)誦讀時間
1.利用每天上第一節課前十分鐘時間,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自由對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吟誦。
2.各班每月抽出一節語文活動課,將本月所吟誦的古詩文全面復習,或在班級內舉行古詩詞吟誦表演。
3.在每周的寫字課時間,將當周所吟誦的古詩詞,通過書寫加強記憶。
4.
每天回家復習10分鐘,和家長一起讀,營造濃厚的家庭誦讀氛圍。
在誦讀時間上,各年級靈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尋找機會讓學生多接觸古詩文,多讀多背從而多用,不增加負擔,使古詩文誦讀活動成為學生課外生活的一件樂事。
(二)誦讀要求
1.各班誦讀力求做到:誦讀為主,講解為輔;品位詩文,暢談體會;分清層次,因材施教;師生互通,交流情感。
2.古詩文背誦之“三要”:心要專——專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準——仔細看準、全神貫注;口要到——邊看邊讀、通順流暢。
(三)誦讀措施
1.創造“三條途徑”
看,即通過舉辦詩文長廊、詩文圖展以及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讓學生在校園隨處可欣賞到古詩文佳作佳句,在有意、無意之中將古詩文記住。
抄,讓學生做詩文卡、辦手抄報、制詩文集。
賽,即按年級、學校逐層舉辦誦詩會活動,全校師生參加。誦讀會分指定內容背誦、接龍賽、搶答、自由發揮表演等多種形式,并有接力賽、抽卡賽等種類。通過舉行這一活動評出優秀選手和優秀班級。對各班在吟誦古詩詞活動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秀的同學給予獎勵,鼓勵學生不斷提高吟誦古詩詞的數量和質量;對班級、教師也要進行大張旗鼓的獎勵。
學生在誦讀理解上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及教師的指導,進行繪畫比賽,并注上詩句。對優秀作品進行獎勵。
2.班主任要積極協調科任教師,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背誦的興趣。與學生合作、競爭、交流,多發現典型,做好校內宣傳,樹立身邊的.榜樣。要營造濃厚的班級文化氛圍,
爭創書香文化班級。為了讓學生在誦讀經典、古詩中收獲更多的益處,(例如提高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合作精神。)
3.在語文教研組中開展經典誦讀專題校本教研活動,研究學生的記憶規律,探討經典誦讀教學的方法,配合學校的“書香校園”建設,讓學生先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實現“量”的積累,充分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厚積而薄發把經典誦讀、古詩吟誦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4.借助于家長的幫助,動員家長為孩子課外誦讀經典、學古詩給予支持,讓他們結合生活情景,引導學生把記憶中的詩還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種景色,或在某個生活細節,引導孩子說出與之相映的警句、詩句來。這樣,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會更注重積累,并會在不知不覺中把所學的警句、詩句“內化”。
五、組織領導
組長:金伯禮
負責學校經典誦讀全面工作。
副組長:方榮
負責安排各班學生達標。
成員:各班主任
負責組織輔導本班經典誦讀。
20xx秋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1
一、指導思想
經典著作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紐帶。正是通過文化經典,民族精神才得以傳播和不斷發展,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基于此種認識,我校把“中學生誦讀中華文化經典”活動作為民族精神教育規劃中的重要板塊之一。優秀的古典詩文(唐詩、宋詞、元曲等)、典范的現代白話文以及反映本地區改革開放新成就的優秀作品都在我們的誦讀之列。這些作品既是我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藍本,也是我校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和德育活動的主要載體。誦讀活動作為省莊二中文化節的一部分內容。
二、活動目標
通過誦讀,了解優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思。讓優秀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學生的'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潛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了解祖國優秀文化,提升人文素養。
2、讓學生誦讀經典、理解經典,以經典詩文,陶冶學生高雅情趣,開闊胸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
3、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誦讀量, 培養學生讀書興趣,掌握誦讀技巧,培養閱讀習慣和能力,使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4、在學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營造和諧的、人文的、豐富的校園文化。
三、誦讀內容
語文課本中的名篇;地方課程《傳統文化》;《三百千 千》;優秀的古典詩文(唐詩、宋詞、元曲、《論語》、《詩經》等)、典范的現代白話文以及反映本地區改革開放新成就的優秀作品都在我們的誦讀之列。以及旨在提高中學生人文素養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有關勵志、愛國、惜時、親情、好學等方面的詩文和中外現、當代美文。
四、誦讀活動基本時間安排
閱讀活動要在時間上給予確保,保證學生不少于20分鐘的誦讀時間:
(1)每天早讀安排十到十五分鐘進行誦讀;每天放學時再安排十分鐘用于回顧、檢查。
(2)中午安排一定的閱讀課外書籍的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
(3)每周利用一節的時間進行賞析,并結合語文學科教學時間進行評點。
(4)注重校內向校外延伸,激勵學生利用節假目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
(5)利用語文課前3分鐘誦讀古詩。
五、活動方法
1、開設經典誦讀課、活動課。通過開展晨讀、早讀、課外活動等時間讓學生積極參與經典誦讀活動。
2、語文閱讀課。各年級閱讀課利用幾分鐘作為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時間,各班每周以經典誦讀課為載體,做好誦讀工作。
3、充分發揮師生能動性,組織學校的各種文藝社團積極參與誦讀活動。利用黑板報、文化園地、宣傳欄、校園廣播,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
4、開展國學經典誦讀實踐活動。組織開展誦讀比賽、知識競賽,寫經典、悟經典、演經典等活動和比賽,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5、充分發揮家長作用,督促學生誦讀經典,甚至可以發動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誦讀競賽“我與爸爸賽一賽”;
6、注重校內向校外延伸,激勵學生利用節假目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
要通過小型而靈活多樣的方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展“優秀詩文朗誦會”、“誦讀小小擂臺賽”、“知識大考場”、“讀書小能手”的評選。在活動中,教師要大膽創新,不斷探索,豐富讀書與積累的形式。要在讓學生讀準讀通讀熟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通過小品、故事、歌詠、表演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采取學生集體背與單獨背、必背與自選篇目相結合,學校也將與德育處、教導處共同組織開展閱讀與積累展示活動,讓讀書活動真正成為學生的最愛。
六、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明確活動重要意義。 中華經典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過深入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能夠使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對祖國語言文字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這是在新形勢下開展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有效途徑,是對廣大青少年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具體措施。各班級要結合工作實際,多層次、多形式的開展經典誦讀,把經典誦讀與感恩教育、禮儀規范教育和才藝展示等活動結合起來,增強活動教育效果。
2、精心組織,注重活動實際效果。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要與元旦、春節等傳統節日和其他節慶的重大演出相結合,挖掘與詮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弘揚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彰顯中華語言與文化魅力。要重視和加強語文教師誦讀知識和能力的培訓,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組織好廣大學生開展誦讀活動,增強活動效果。
3、創新形式,力求活動豐富多彩。通過誦讀活動學習知識,陶冶情操,激勵人生,演繹時代精神。
4. 學校將制定經典誦讀的考核評價機制。將此納入對學生的個體思想品德評價和綜合素質評價,對工作開展的情況進行評比,鼓勵創造性地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學校將對此項活動進行總結,對做得好的指導教師、班級和學生進行表彰。
七、具體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確定篇目階段。每學期初,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宣傳發動,由語文教師向學生推薦或由學生自己搜集整理部分經典中華古詩文,作為誦讀重點篇目。
第二階段:誦讀經典、訓練強化階段。以班級為單位,廣泛開展誦讀活動,開展競賽活動,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學習更多的經典古詩文。
1.每天利用語文課、預備鈴后3分鐘、課間、午間活動時間組織學生誦讀,并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回家后,鼓勵學生和家長誦讀5分鐘,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尋找機會讓學生多接觸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2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為使學生能從古詩文誦讀中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本學期我在學前班實施了《誦讀古詩文》實施方案。
一、小學語文進行古詩文誦讀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及價值尋思
1、誦讀經典古詩文能培養語感。
2、誦讀經典古詩文能提高人文素養
3、誦讀經典古詩文能增加學習興趣
4、誦讀經典古詩文能培養良好美感
5、誦讀經典古詩文能提高寫作能力
二、小學生古詩詞誦讀的實踐探索
(一)引導學生誦讀古詩文的內容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中華經典古詩文誦讀》、《三字經》、《千字文》等。
(二)引導學生誦讀古詩文的途徑和方法
開展早晚吟誦詩活動。每日用早上十分鐘時間讀詩、詞,解詩詞;下午放學抽五分鐘吟誦。每周一二首詩詞,一段《三字經》,教師及時抽查,讓學生達到“口而誦,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另外,我根據兒童喜歡唱歌的特點利用歌曲的形式幫助他們來背誦,把一些要背的詩歌、韻文等填入孩子熟悉的曲譜里,讓他們邊唱邊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一學期下來能背二三十首詩,一部分《三字經》。你看,課余時分他們常抑揚頓挫,甚至搖頭晃腦,盡情抒發那些經典詩詞。
(三)引導學生誦讀古詩文的教學策略
可以說,有了教師的創新教學,才有學生的創新學習。古典詩詞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讓古典詩詞教學插上創新的翅膀,讓學生的創新能力與之一起高高飛翔,批判地吸收和創造性地繼承,是我們語文教師責無旁貸的'研究課題。
三、課題研究的初步效果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多讓孩子們誦讀經典古詩文,不求追根尋底的理解,只要有大致的理會,模糊的了解即行,因為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沉淀、累積。長大以后,讓他們隨著生活經驗,閱歷的增加而逐步加深理解吧。那一天的豁然開朗、恍然頓悟之后形成的東西就是現在人們津津樂道的人文素質,就是一輩子的概念。當然,古詩詞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創造性地繼承,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體驗詩意化的生活,迸發出澎湃的創造活力!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3
根據泰安市教育局20xx~20xx學年度下期德育工作計劃的安排,為使每一名學生的終身發展積淀厚重的國學底蘊,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以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積極營造“誦讀國學經典,積淀文化底蘊”的書香校園。特制活動實施方案。
一、活動宗旨:
1、傳承中華文化。通過誦讀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從經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獲得古圣先賢的智慧之光。
2、陶冶性情品德。與圣賢為友,與經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在熟讀成誦之中潛移默化,培養開朗豁達的性情,自信自強的人格,和善誠信的品質。
3、推進素質教育。讀經誦典,培育心靈,吸取營養,開發心智,使學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豐富“重德崇智、和諧發展、體驗成長”的辦學思想;營造儒雅高潔的校園文化。
二、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學校中層干部、各班班主任和全體語文教師
(語文教師為我校國學經典誦讀輔導教師。各班班主任負責組織本班學生的經典誦讀活動)
三、活動時間:
1、活動籌劃:20xx年2月
2、活動實施:20xx年3月——7月
四、活動內容:
1、誦讀的名篇:《勸學》、《論語》、《大學》、《孝經》、《正氣歌》、《赤兔之死》《少年中國說》、《尊師》、《三字經》……
2、誦讀時間:每周班會課——班級誦讀,每周升旗儀式——全校集體誦讀,假期獨立自讀。
3、領誦人:班會課——班主任或指定同學
升旗儀式——語文組選送
4、實施快樂學習法。教師引導學生熟讀,讓學生在默讀、輕聲讀、分組讀、齊讀,輪讀,示范讀、聽讀等多種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讀成誦。
5、營造氛圍,走進校園,處處彌漫著濃郁的書香氣。班級精選古詩文、名言警句布置樓道、櫥窗。在校園廣播、櫥窗、板報等媒介開辟國學經典誦讀專欄,讓學生時時處處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潤。
6、集體誦讀安排:
時間 地點 誦讀文篇 領誦人 備注
第五周 學校操場
第六周 學校操場
第七周 學校操場
第八周 學校操場
第九周 學校操場
第十周 學校操場
第十一周 學校操場
第十二周 學校操場
第十三周 學校操場
第十四周 學校操場
第十五周 學校操場
第十六周 學校操場
第十七周 學校操場
第十八周 學校操場
7、成果展示:
(1)《誦讀國學經典資料匯編》;
(2)辦一期有關的板報;
(3)學生撰寫學習心得;
(4)書寫國學經典書法作品。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4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傳承國學經典文化,引領我校學生通過誦讀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養他們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學自強的優良品質,努力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氛圍,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更快發展。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我校國學經典誦讀方案。
二、組織機構:
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
副組長:
工作小組成員: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各班主任及語文老師
三、誦讀內容
為了在六年的時間里,讓學生掌握最優秀的古詩文,我們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分配原則,分學段進行古詩文的誦讀。詩包括《語文課程標準》規定的(除教材外)的`誦讀篇目經典詩詞。
一年級學生背誦《三字經》
二年級學生背誦《弟子規》
三年級學生背誦《百家姓》
四年級學生背誦《增廣賢文》
五年級學生誦讀《千字文》
六年級學生誦讀《古詩詞必背》
四、活動時間:
從20xx年3月啟動本活動,在1——5年級學生中全面推行。
以6年為一個周期,分年級指導讀書,檢測。學校將此讀書活動作為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長期的開展下去。
五、具體實施方案
每學期組織教師定期進行一次學習學校讀書活動計劃、方案。
積極創造一切閱讀條件。
1)班班建立一個圖書閱覽角。
2)班級圖書角要達到至少每人一本,教師要積極帶頭讀書,與學生一同分享讀書的快樂。
3)作好家校溝通、班級圖書流通工作,每學期做好一次家庭閱讀調查。
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1)各班每周早讀時間自行安排2次誦讀。
2)早操后統一時間,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自由對讀,班級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吟誦本周所出示的誦讀任務。
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拿出10分鐘,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六、考核評價:
檢測方式
學校安排統一時間組織考級活動(每學期一次),頒發等級證書(如一年級上學期考級合格,等級為一級,依次類推,最高等級為12級),沒拿到證書的孩子,背熟后,可以申請再次測試。
采取人人必檢的方式,學校安排固定時間,由正副班主任老師同時進行。
在活動中展示,本學期可以進行經典詩文硬筆書法比賽、辦手抄報、班級、年級、學校逐層舉辦誦讀會活動等。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5
一、活動背景和目的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浩瀚的文學文明;營造富有激情、富有青春氣息的校園文化氛圍,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展現當代大學生風采,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道德情操,以在學年伊始便擁有良好的學習風貌和氛圍,使機電學院的學風建設上一個新臺階,特開展此活動。增加12級間學生的學習氛圍。
二、活動主題:
中華經典誦讀
三、策劃主辦單位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學生會學習部
四、活動對象
機電學院12級學生
五、活動地點
理南多媒體課室(待定)
六、活動時間和地點
4月3日星期二下午3點-4點
七、活動流程
1.主持人簡短開場白,邀請老師發表講話
2.播放有關朗誦的說唱視頻和幻燈片。(期間由制作者在旁解說)(5分鐘)
3.趣味朗誦小游戲(30分鐘)
a.一起來吹水
游戲規則如下: 每個班的5名快讀者與另一個班的1名吹水者組成一隊。讀方將拿到一篇去掉分隔符號再強拆成一截截的'文言文(最好為中學已學過的文章,每一截不超過10個字),5名讀者按順序輪流讀出一小截文章,每讀對一截得一分;吹水方將要用一支吸管把倒扣在水槽的大玻璃杯內的水排干(吹出來)。當吹方將水全吹出來時,讀方停止快讀,裁判記錄的得分。
要求:①讀者須將一截文字完全讀對才能得分。
②如果上一名讀者讀錯,則不能改口,下一人可以選擇跳過或重讀,如讀對共得一分;
③如果上一名讀者沒讀錯,而下一人重讀該句,無論對錯共得一分。
本環節每個班輪流進行,開始前讀方派出一人抽簽決定順序,9名吹水者到計時員處登記。當讀方登場后,吹方愿意組隊者上場組隊并報出姓名,有矛盾在吹方內部解決。
b.詩詞接龍:由主持人給出一個字,每個班需輪流在10s內說出含有這個字的詩句。說出一句得一分。
累積兩個游戲的分數,分數最低班級為其他同學們演唱經典詩篇《明月幾時有》
4.欣賞及齊讀《少年中國說》的著名段落
八、活動準備
1.a.尋找朗誦視頻及經典朗誦文化的資料
b.制作幻燈片(部門分組合作,需在比賽前一星期完成,并要排練演說)
2.申請課室。(需要有電腦和投影裝的下100的大課室)
3.組織各班報名做好比賽前期宣傳工作,通知下發到每個班的宣傳委員,要求每班12名同學出席。
4.尋覓主持人
5.工作人員:1、主持人(主持人需準備好主持稿)
2、控場人員(2名)
3、聯絡員(1名)
4、計時員、舉牌員(各1名)
5、簽到管理員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2-21
誦讀實施方案09-16
國學經典誦讀實施方案08-05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薦)07-21
(精)經典誦讀實施方案12-21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推薦]12-21
經典誦讀實施方案(優秀)07-21
【熱】經典誦讀實施方案07-22
誦讀活動實施方案04-17
學校經典誦讀實施方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