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李清照《浣溪沙》

時間:2025-02-10 17:49:53 銀鳳 浣溪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品讀李清照兩首《浣溪沙》

  引言: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創作不少《浣溪沙》的詞章,那她詞章中表達怎樣感情呢?下面就跟小編一來鑒賞李清照的兩首作品,品讀它們不同之處。

品讀李清照兩首《浣溪沙》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

  宋·李清照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鑒賞:此為閨情詞,全詞含蓄蘊藉,頗得婉約之妙。清人王士禎說“婉約以易安為宗”(《花草蒙拾》)。其婉約特色,一是表現在抒寫惜春悲秋的柔情上;二是藝術上委婉、含蓄。此詞上片寫飲酒,下片寫醉眠,通篇表現的是閨愁,主要采用“映襯法”,詞作情景交融,“情中景,景中情。”(《姜齋詩話》)

  全詞在語言錘煉上也是頗見功力的。首先是精煉、形象、表現力強。如“莫許杯深琥珀濃”的“深”、“濃”兩字,形象地勾出詞中人即將豪飲之態。又如“應”、“空”是兩個普通字眼兒,在這里卻有極強蘊含力。“應”不僅寫出鐘聲、風聲相互應和的聲響,而且暗示出女主人公深夜不寐之態,披露出人的脈脈愁情;一個‘“空”字又帶出了詞中人的多少寂寥哀怨。“香消魂夢斷”一句中兩個動詞、用得也極為精煉、形象,它生動地勾畫出女主人公夢寐難成之狀。辟寒金小髻鬟松”句中的“小”、“松”是一對形容詞,而且又是相反相成,鬟愈松,釵愈小,頗有點思辨的味道,以此生動地描繪出詞中人輾轉床側的情態。此句著此二形容詞,大大增強了表現力,它使讀者通過頭飾的描寫,不僅看到人物的情態,而且體察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此精煉、生動的筆墨,令人嘆服。其二,通俗的口語與典雅的用事自然和諧地統一于作品中。“琥珀”、“瑞腦”、“辟寒金”均是典雅富麗之辭,而“杯深”、“晚來風”、“香消魂夢斷”、“髻鬟松”、“燭花紅”等等又是極為通俗、明白如話的口語,這些口語經過錘煉加工,使其與典雅的用語相和諧,體現了“易安體”的顯著特色。

  浣溪沙·閨情

  宋.李清照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鑒賞:此詞當是易安早期作品。寫一位風韻秀的女子與心上人幽會,又寫信相約其再會的情景。人物的肖像描寫采用比擬、襯托、側面描寫的方法。語言活潑自然,格調歡快俊。

  起筆便帶出了不同尋常的女性之美。“繡面芙蓉”與下面的“斜飛寶鴨”對舉,應也指裝飾物。當時的婦女多有向臉上貼繡畫的習慣,其內容以花鳥為多,此處即是說面上繪有芙蓉。芙蓉一笑而開,變靜為動,看似頗為無理,實則更顯有情。本來芙蓉帖飾是靜止的,但因為少女一笑,紅顏暈開,落到人眼里仿佛連芙蓉花也迎風而綻,倍添精神。

  “斜飛寶鴨襯香腮”,承接上句,繼續寫少女的美貌。她又貼花飾,又戴寶鴨,正是一個著意打扮的初戀少女。“眼波才動被人猜。”少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想什么呢?顯然是心上人。她偷偷喜歡上了一個人,可能有時想起,越想越高興,表情不對,被人注意到了。于是她心里打起鼓來:“不會被別人發現了吧?他會怎么想?天啦,多羞人呀!”

  綜合全詞來看,詞人出色地發揮了女性思維的長處,在氛圍、比擬、畫面以及細節的捕捉上,都表現出了出色的藝術天分。詞中的女主人公,由于身處青春愛情之中,情緒難免波動,其性格也頗富變化。她倩然一笑,美麗活潑;眼波流轉,細膩羞澀;凝視花月,苦苦思戀;寫信抒懷,大膽追求。這些看似矛盾,實則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動時復雜的心理。在封建家長制婚姻的背景下,女主人公的追求是大膽的,也是美好的。這正寄寓了詞人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與追求。

  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

  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春已深 一作:春色深)

  遠岫出云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譯文

  透過窗子看見小院內的春天的景色將流逝。層層厚重的門簾沒有卷起,幽暗的閨房中顯得暗影沉沉。倚在繡樓闌干上寂寞無語地輕輕撥弄著瑤琴。

  遠處山峰上云霧繚繞看起來黃昏即將來臨,暮色中的輕風吹動著細雨,撥弄著暗淡的輕云。院子里的梨花即將凋謝恐怕連這斜風細雨都難以承受,真讓人傷景。

  注釋

  [1]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春景:《草堂詩余》(楊金本無題)等題作“春景”。

  [2]閑窗:雕花和護欄的窗子。閑,闌也。閑窗,一般用作幽閑之意。“已”字有些版本作“色”字。

  [3]重簾:層層簾幕。沉沉:指閨房幽暗,意指深邃。五代·孫光憲《河瀆神》:“小殿沉沉清夜,銀燈飄落香池。”

  [4]理:撥弄。瑤琴:飾玉的琴,即玉琴。也作為琴的美稱,泛指古琴。

  [5]遠岫:遠山。岫:山峰。薄暮:日將落日薄暮,意指黃昏。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宋代韓淲《蝶戀花》:“斜日清霜山薄暮。行到橋東,林竹疑無路”

  [6]輕陰:暗淡的輕云。唐·張旭《山行留客》:“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晚自開,青春白日映樓臺”。

  [7]“梨花”句:意謂梨花盛開之日正春色濃郁之時,而它的凋落使人為之格外傷感,甚至難以禁受。難禁:難以阻止。

  賞析

  小、閑、深,正是空閨寫照。而春色深濃,未許泄漏,故重簾不卷,一任暗影沉沉。春情躁動,更不能形之言語,只可托之瑤琴矣!

  “深”字是上片之眼。閨深、春深、情深,“倚樓無語”,說三藏七,“此時無聲勝有聲”,蘊藉未吐之深情,更具有無限的韻味。

  下片宕天,由室內而室外。“遠岫出云”見陶淵明《歸去來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云出云歸,時光亦隨之荏苒而逝,不覺晚景催逼。夜來更兼細風吹雨,輕陰漠漠,“弄”既指風雨之弄輕陰,還指此時、此境中,詞人乍喜還愁的情感波動。結末仍結穴在風雨摧花,欲謝難禁的憂思上。

  歷代詩評家評此詞“雅練”,“淡語中致語”(沈際飛本《草堂詩馀》)。寫閨中春怨,以不語語之,又借無心之云,細風、疏雨、微陰淡化,雅化,微微逗露。這種婉曲、蘊藉的傳情方式,是符合傳統詩歌的審美情趣的。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譯文

  清明時節,春光滿地,熏風洋洋。 玉爐中的殘煙依舊飄送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來,頭戴的花鈿落在枕邊床上。

  海外的燕子還未歸來,鄰家兒女們在玩斗草游戲。 江邊的梅子已落了,綿綿的柳絮隨風蕩漾。

  零星的雨點打濕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黃昏的清涼。

  注釋

  ⑴淡蕩:和舒的樣子。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物。

  ⑵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介子推輔佐晉文公回國后,隱于山中,晉文公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抱樹焚死。為悼念他,遂定于是日禁火寒食。《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⑶玉爐:香爐之美稱。

  ⑷沉水:沉香。

  ⑸山枕:兩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

  ⑹花鈿(diàn):用金片鑲嵌成花形的首飾。

  ⑺斗草:一種競采百草、比賽優勝的游戲。

  ⑻江梅:梅的一種優良品種,非專指生于江邊或水邊之梅。

  ⑼柳綿:即柳絮。柳樹的種子帶有白色絨毛,故稱。

  ⑽秋千:相傳春秋時齊桓公由北方山戎引入。在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玩者在板上或坐或站,兩手握繩,使前后擺動。技高膽大者可騰空而起,并可雙人并戲。一說秋千起于漢武帝時,武帝愿千秋萬壽,宮中因作千秋之戲,后倒讀為秋千。詳見《事物紀原》卷八。

  創作背景

  這首詞為作者早年所作。據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李清照結識張耒、晁補之及同齡諸女友,《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等詞當作于是年前后。

  詩人簡介

  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賞析

  這首《浣溪沙》當是詞人的前期之作。李清照前期的生活,是以大家閨秀身分出現的,與此相稱的,便是在她前期詞作中表露出來的文雅、高貴氣度。這種氣度又是通過詞人細膩豐富的感情,優雅含蓄的筆觸體現出來的。《浣溪沙》一詞,通過暮春風光和閨室景物的描繪,抒寫了女詞人惜春留春的哀婉心情。

  上片側重描繪室內景致,“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開首即交代時令已值暮春,這正是“閨中風暖,陌上草熏”(江淹《別賦》),暖風醉人時節。接著詞人即把筆觸移至室內,一股氤氳氛圍籠罩閨中,原來是裊裊香煙彌漫其中,從中似還透著靜謐、溫馨和淡淡的憂愁。“淡蕩”,謂春光融和遍滿之意。“沈水”,即沉水香。詞人另一首《菩薩蠻》詞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句。“夢回山枕隱花鈿”句,詞人敘己早晨夢醒,凝妝完畢,卻慵懶未除,又斜倚枕上出神,似在品味夢中情景。“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稱山枕。詞人《蝶戀花》詞有“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句。詞作的上片描繪了一幅優雅、茜麗、靜謐的畫面:暮春時節,春光融融,閨房中檀香氤氳,一個少婦正欹枕凝神。如果認為畫面中的少婦只是屬于慵懶、無聊那種類型的女性,整日價沉溺于沉香、花鈿、山枕之中,那就錯了。李清照有著男性作家無以比擬的細膩而豐富的情感世界,是一個對大自然與外部世界有著極為敏銳的感悟,以及強烈的關注與渴念的女性,詞作的下片就為人們展示了這樣的情愫。

  “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女詞人的筆觸延伸到室外,但見室外婦女正笑語喧喧,彼此斗草取樂,而海燕此時卻經春未歸。女詞人這里寫海燕未歸,隱隱含有她細數日子,惜春留春心態,而寫斗草游戲,則映襯自己的寂寞。“斗草”,又叫斗百草,南北朝時即有此俗。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原為端午之娛樂習俗,后推廣并不拘于此日,尤為婦女兒童喜好。次句言春天將盡,梅子熟透,柳枝長成。惜春、留春不住,嘆春之情遂油然而生。詞人在《小重山》詞中有:“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那是寫早春時節,以及自己愛春之情,而此處寫江梅熟落,其意恰相反。“柳生綿”,亦為暮春之景致。以上寫景,也透露出詞人無奈嘆喟之情。末句:“黃昏疏雨濕秋千”,黃昏時分,獨自一人,已自不堪,更兼疏雨,以及空寂、濕漉的秋千架相伴,更讓人感到寂寞、愁怨。

  這首詞抒寫情感很是細膩,但不是直言明說,而是通過十分優雅、含蓄的筆觸,去描述十分典型的外物形象和意境,從中再滲出細膩而幽深的心態,有“無我之境”的妙趣。

【品讀李清照《浣溪沙》】相關文章:

李清照《浣溪沙》10-07

浣溪沙 李清照11-28

李清照浣溪沙10-22

李清照浣溪沙賞析08-22

浣溪沙 李清照 答案10-06

浣溪沙李清照譯文10-27

古詩浣溪沙李清照07-22

李清照《浣溪沙》賞析10-03

李清照《浣溪沙》詩詞09-06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成年网在线观看黄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 亚洲国产一线播放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