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課后問答

時間:2024-07-26 09:58:00 桃花源記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桃花源記課后問答

  1、讀課文第一段,理解“忽逢”一詞的意思

桃花源記課后問答

  “忽逢”一詞指出漁人是迷路時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預示下文發(fā)現(xiàn)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2、讀第二段。說說漁人“從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樣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并怡然自樂。”

  3、漁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對漁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熱情好客、真誠淳樸的社會風尚。

  4、桃源人為何“不復出”?

  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yè),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zhàn)亂之苦,對外界的戰(zhàn)亂抱“厭而遠之”的態(tài)度。

  5、辨“妻子”、“絕境”等詞的古今義。

  妻子:古義:妻子和子女。今義:單指妻。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6、村人“皆嘆惋”,是為什么?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fā)現(xiàn),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嘆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變化。

  7、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文章開頭講到“忘路之遠近”,可見路途遙遠,標志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8、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后一節(jié)寫劉子是否多余?

  這一節(jié)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增強了表達效果。

  9、桃花源這一人間樂園能找到嗎?

  不能,這是作者虛構(gòu)的。

  10、陶淵明為何要虛構(gòu)?聯(lián)系當時社會現(xiàn)實思考

  反襯黑暗現(xiàn)實,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11、有人說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xiàn)實,你怎樣評價?(自由辯論)

【桃花源記課后問答】相關(guān)文章:

《桃花源記》相關(guān)知識問答05-22

桃花源記課后鞏固題06-06

《桃花源記》課后練習答案10-09

《桃花源記》課后練習與答案08-11

李白《山中問答》賞析08-15

華嚴經(jīng)問答09-13

桃花源記09-17

《寓言》課后反思08-25

《桃花源記》講稿08-12

桃花源記解析07-21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 | 色青青久久影视 | 曰肥老太视频日本 | 色yeye网址在线观看 |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 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