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把孩子們的單元測試卷發下去,最后一張是雨菲(化名)的,可叫了兩次她都不上來領。我就把卷子拿到她身邊,說:“怎么叫了兩次你都不上去領?”雨菲從桌面上拿起她那卷子說:“老師,我的已經領了,你看。”我接過來一看,是啊,“可為什么會有兩張寫有你名字的試卷啊?你是不是幫誰寫啊?”我問她。“沒有,絕對沒有。”她肯定地說。她的同桌詭異地看著我說:“老師,我知道是什么回事了。我告訴你。”說完很神秘地把嘴靠近我的耳朵悄悄地說:“肯定是梁爽(化名)的。”“不可能吧?”我用疑惑的眼光看著那孩子,不敢相信她說的話,那孩子卻斬釘截鐵地說:“是真的!”
我不敢聲張,半信半疑回到了講臺,尋思的目光投向了梁爽,他的桌面上確實沒有卷子。他也半抬頭,偷偷看著我。我裝著沒看到,把卷子收好……下課了,我故意叫梁爽幫我把教具拿到辦公室。到了辦公室我把他留了下來,拿出卷子,問他這是什么回事,他臉一下就紅了,承認是自己寫的。我問他是不是喜歡雨菲,他沒有作聲,頭埋得很低很低,我看不見他的表情。
看著他的樣子和卷子上的名字,我聯想到了在課堂上當我每次點到這兩個人的名字時,教室里常常莫名其妙地傳出幾聲裝出來的咳嗽聲,還有他們的前任班主任跟我說過的關于他的事情。可這孩子會如此的癡迷,還是出乎我的意料。多大的孩子啊?讓我感到可氣又可笑。我該怎么辦?這是我從教以來第一次遭遇學生早戀的事情,雖說當今學生早戀不是什么新鮮事,但這個“早”也確實早得有點離譜了,要知道孩子才十一二歲啊。
我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把他拉到我身邊說:“你很有眼光,看上了這么一個好女孩,長得漂亮又文靜,脾氣又好,學習成績也不錯,這樣的女孩確實惹人喜歡。每個人都有愛和被愛的權利,老師沒有權利剝奪你喜歡一個人的權利。”聽我說到這,他慢慢把頭抬了起來,看了我一下,又把頭低下了。我接著說:“她喜歡你嗎?你跟她講過沒?她知不知道你喜歡她?”他搖搖頭,沒吱聲。我接著說:“如果你不敢說,我幫你去問問雨菲好不好?”他又抬起頭,用懷疑的眼光看著我。我說:“真的,我知道你不敢去問,我幫你問清楚,免得你愛得不明不白。你先回去上課,問好了我告訴你。”他磨磨蹭蹭不想離開,我推了他一把說:“相信我吧,不會害你的。”
他回教室了,我卻陷入了深思:怎么辦?我真的去幫他問?還是編造謊言把他所謂的愛扼殺在搖籃里?還是告訴他的家長,讓他的家長來處理?或者……唉,多大的孩子啊,早戀!
我還是遵守我對他說的話,找來雨菲同學了解情況。雨菲說她知道他喜歡她,可她不喜歡他,說他除了人長得好看點外,其他沒有什么好,學習又不認真,字還寫得那么難看,還喜歡打架。聽了女孩的話,我為女孩感到高興,我表揚她是個有思想,懂得真善美的好孩子,將來一定有大出息。她很高興。我說:“被一個人愛是件幸福的事情,我們不管他的出發點是什么,但是既然我們能在一起學習六年,那是我們的緣分,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是應該的,梁爽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是他是我們的同學,我們應該幫助他進步,你說是嗎?”雨菲點頭同意我的說法。我提出要她寫一張字條給男孩,并教她寫如何寫,雨菲同意了。我就把事先準備好的紙條給她抄了一遍。紙條上寫道:“梁爽同學,老師說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我知道你很關心我,真的謝謝你。我更希望在學習上能得到你的幫助,因為我對自己現在的學習成績還不滿意。讓我們向班上學習好,紀律好的同學看齊,一起努力,好嗎?”
我拿著雨菲寫的字條,又找梁爽談心,告訴他雨菲的想法,并把她寫的紙條給他看。看完后,他沒說什么,只是看著我。我看著這一張充滿稚氣的小臉,說:“你確實像女孩說的那樣,長得好看,才十二歲就長那么高了,如果你的學習成績再好一些,和同學相處再和諧一些,肯定有更多、更好的女孩看上你。你相信嗎?”他還是不說話。可我從他的眼里讀到了一些信任和一些承諾的信息。
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時時關注他,不時給他鼓勵,幫他糾正錯誤,他也一點一點進步,課堂上我再點到他和她的名字時,也沒有了假裝的咳嗽聲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傳媒的飛速發展,學生早戀已經成為校園里一個比較突出而又沉重的話題,很多老師和家長一遭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感到不可理喻,處理的方法往往簡單粗暴。有很多這樣的案例,就是由于老師和家長在這個問題上處理不當,搞得滿城風雨,讓孩子當眾出丑,傷了自尊心,使孩子走向極端。本案剛開始時,我腦子里就閃現出孩子因我的處理不當而自暴自棄的情景。
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小學生雖然年紀小,但他們也是獨立的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因此,男女之間的愛情并不是成人的專利,作為老師或家長,我們不應該談情色變,不要輕易把小學生男女間那純潔的愛慕之情復雜化,或簡單看成是道德問題,更不要將其看作是犯了不可饒恕的彌天大罪,簡單粗暴地加以制止。我們要善于因勢利導,讓他們的那種純潔的愛轉化成增進友誼的粘合劑,轉化為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動力。本案中,我從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純潔的感情出發,用了順桿爬的方法,動之以情,曉之利弊,巧妙地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男女間的感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們作為老師或家長,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對孩子身上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要及時疏而不是堵,要正確引導而不是空洞說教。教孩子學文化是這樣,教孩子做人是這樣,對待孩子的早戀更是這樣。因為,只有尊重人的教育才是科學的好教育。
[遭遇早戀的對策 班級管理反思(六年級)]相關文章:
1.防早戀班會教案
2.
5.高中生早戀檢討書
6.班級管理專題論文
10.中學生早戀的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