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懂得抓住特點狀物的方法,知道作者喜愛牽牛花的原因,不光是她外形的美麗,主要是她的攀登精神與奉獻精神。
2、根據(jù)句子的內(nèi)容及表現(xiàn)手法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從文中找出比喻句、擬人句、反問句,初步體會她們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的最后兩節(jié)和2~4節(jié)。
5、仔細觀察自己平時最喜歡的一種花,說說它的特點。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2~4小節(jié),體會牽牛花千方百計的攀登精神。
教學過程:
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第17課--生:讀課題。牽牛花是一種很平凡很普通的花,但是作者卻喜愛它,贊美它,這是因為她有可貴的攀登與奉獻精神。
板書:攀登 奉獻
今天我們要繼續(xù)學習課文2~4小節(jié),體會它的這種精神。
請同學們聽聽課文錄音,看看畫面。
你們喜歡牽牛花嗎?請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學生自由讀、分節(jié)讀2~4節(jié)。
學生默讀2~4節(jié),劃出自己喜歡的描寫牽牛花的句子,然后學習小組展開討論,說說喜歡的理由。
全班交流。
出示第二小節(jié)。
生讀,說理由。
師小結(jié):這段話作者用擬人手法,把牽牛花看作是攀登中勇敢戰(zhàn)勝困難的人。這一節(jié)也是后面幾節(jié)的總起。
齊讀。
出示第三節(jié):“她那纖細而堅韌的莖蔓……制作美麗的刺繡。”
小組代表讀,說理由。師在重點詞下加點,并板書:千方百計
演示牽牛花攀籬笆的畫面。
師引讀,生齊讀。
出示第三節(jié):“那翠綠的葉片……引來了一片彩霞。”
小組代表讀句,說理由。
老師演示畫面。
小組代表小結(jié)。
學生自由讀句。挑戰(zhàn)讀。
有感情地齊讀第三節(jié)。
用學習第三小節(jié)的方法,繼續(xù)學習交流第四小節(jié)。
說說在你眼前是怎樣一幅畫面。
小結(jié)過度:通過學習2~4街,我們感受到牽牛花那種可貴的攀登精神,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她的風姿,感受她的魅力。
看錄象。
配樂朗讀2~4節(jié)。
過渡:從你們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老師知道你們已經(jīng)理解了課文,也一定積累了不少妙言佳句,說一說,背一背,好嗎?
同桌議論、試背。
交流。
(五)課文底~7小節(jié)寫了牽牛花的腳踏實地、堅忍不拔。請同學們運用剛才的學習方法在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
板書:腳踏實地、堅忍不拔
(交流,總結(jié))
(6) 說說自己最喜愛的花,(7) 為什么?(可以作為作業(yè)去觀察、敘寫)
附板書:
17、我愛牽牛花
勇于攀登 無私奉獻 千方百計 密不透風……
腳踏實地 堅忍不拔 全部 一點兒 不灰心……
[水媽媽的孩子(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2.想媽媽的說說
7.聽媽媽的話散文
8.感恩媽媽的話日記
9.媽媽的生日祝福語
10.寫給媽媽的手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