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臺灣接外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婆”“翻”“峽”“眉”4個字。
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云朵、外婆、大海、高山。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3.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海峽兩岸企盼統一的美好情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質疑、解疑。
怎么去接的外婆?本文說的接外婆要做什么呢?
(天鵝馱著我飛上藍天,翻高山,過大海去接的外婆。本文中說接外婆去看看三峽、峨眉祖國好山河。)
2.(多媒體課件)臺灣島上有美麗的阿里山,風景如畫的日月潭,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題目就是--我去臺灣接外婆。
二、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按要求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辦法進行自學。
(3)認識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讀課文。
(1)要想把課文讀好,咱們就得讀準這11個生字。誰愿意來當當小老師,提醒大家讀準你們認為難讀的字音。
(2)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其他孩子豎起你的小耳朵,仔細地聽這四個孩子讀得怎么樣,看誰的小耳朵最靈?
(3)同桌讀。
(4)全班齊讀課文。
三、在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與同桌合作讀書,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中的我高高興興的去臺灣接外婆,帶她欣賞美麗的祖國大好河山。)
2.圍繞本文中的我去接外婆這件事,課文寫了哪幾部分的內容?請你劃分出本文的段落層次。
3.學生匯報。
課文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白天鵝帶著我飛上藍天,翻越高山、大海去接外婆。(1-2自然段。)
第二部分:接來外婆看了看祖國的好河山,外婆為此感到很高興。(3-4自然段。)
四、分組分部分熟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2.認真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六、總結,拓展延伸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我到臺灣接外婆》,認識了11個生字新朋友,和6個老朋友生字見了面。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還背誦了下來。
假如你是課文中的小朋友,你還會帶著外婆去哪些地方?下課以后,你可以搜集有關祖國大好山河的圖片向外婆介紹,可以搜集自己游覽祖國山河拍下的照片向外婆介紹,還可以把還要帶外婆去的地方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請你說一說:你覺得文中的小朋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發表各自的見解。
(孝順老人,愛家人的孩子)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你是從哪體會出來的?請你畫出體會最深的語句,體會后出聲的讀出來。
三、突出重點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我們通過自己的表達方式,讓外婆飽覽了祖國的大好山河。接下來,我們要學會記住這6個生字的字形,并把它們漂亮地書寫下來。
四、指導書寫
1.請大家仔細觀察這6個生字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你們認為哪個字最不容易寫好?討論討論。
2.你們覺得哪個字最不容易寫好?教師重點指導仔細觀察“我”字的書寫。
3.學生書寫生字,老師巡視。
4.點評學生書寫。
五、深化總結
今天,我們帶著外婆飽覽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外婆還看到了香港回來了,澳門回來了(課件),讓我們一起和外婆說:“臺灣也會--回來的!”
六、作業
1.分角色表演課文最后一部分內容。
2.預習下一課。
[《我去臺灣接外婆》教學設計(西師版一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