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個人學習計劃四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又將迎來嶄新的學習生活,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學習計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個人學習計劃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個人學習計劃 篇1
學習計劃,高中步入大學,是新的起點,新的挑戰,然后一切將要從零開始,為此我要結合自我的實際狀況,制訂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和對自我學習中的提出的要求,來完成我的學業。
一、學習目標要明確,做好切實可行的計劃。
根據學校要求,大概需要7個學期來完成學業。
二、合理安排時光,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在學習課程中,然后精心地安排好每一天的學習時光,然后抽出1小時去學習,然后循序漸進的過程完成學習任務。
三、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在課前,做好預習筆記,有針對性的列出重點和難點并加深對學習資料的理解和記憶,便于以后查閱和復習。課上,做好聽課筆記,然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認真地完成布置的作業,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
根據教學計劃的要求,要按質按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和學習任務。還要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掌握必要的學習技能。
五、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遇到疑難問題,要及時向老師請教,然后或者透過電子郵件與老師同學聯系,尋求輔導和幫忙。
六、及時做好考前的復習工作。
考前復習是學習過程的最后階段,要對整個課程的學習進行檢查和補充,總結經驗。
七、利用業余時光,透過計算機網絡加強學習。
隨著新技術、新媒體的發展,遠程開放教育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教學中,我要利用業余時光,透過網絡定期瀏覽,以便及時的調整自我學習進度和策略。透過網絡網上課件和學習管理平臺的學習。透過電子郵件與老師同學聯系,尋求輔導和幫忙。
八、不斷加強專業學習,確定補修專業。
為了加強綜合素質,還需要在完成學業后,然后不斷地加強與自我的專業相關課程的學習,來完善自我。吸納新的技能和知識充實自我,提高分析和處理工作的潛力,注重總結經驗,完善自我。
總之,雖然客觀制定了個人初步學習計劃,然后還存在許多不完善與不足之處,還需要今后根據自我的切實狀況,在學習中不斷地補充,加以改善、及時地總結經驗,以合格的成績來完成自我三年的學業。
及時總結,為實現自我的計劃目標,我會合理安排好時光,用心、用力的學習,努力拼搏,挑戰自我!
學習也可當做另種游戲,改變自我的心態很重要。
個人學習計劃 篇2
不知不覺間又是一年學初,很榮幸的這學期在同學們的選舉中成為班級學習委員,能夠為大家服務。在分析了同學們為何在上學期沒有取得較好成績的基礎上,我為自己做了一些計劃來輔助自己的工作。
總結大家的言論以及我自己的一些個人經驗,我認為同學們在上學期沒有取得較好成績主要有如下的原因:
1、同學們剛從高中升上來,以前受高中生活的束縛無法自由自在的生活,現在解脫了,就有點把持不住了,總想著怎么玩,怎么快樂的生活,在學習方面也就不那么關心了,學習的壓力比以前輕了,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動力,自然不愿學習。
2、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是我們從小到大學習的目標就是為了上大學而不是為了自己而學習,沒有做學問的精神,F在上大學了,夢想實現了,沒有夢想的支撐,就變得迷茫,找不到行動的方向,找不到行動的目標,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學習不是,不學習也不是,在搖擺不定中就把時間度過了,結果學習成績就不太理想。
3、大學課程的設置并不是十分的令人滿意,某些課程枯燥無味,激發不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反感,最后導致逃課現象的泛濫,逃課成自然成習慣了,學習就被拋腦后了,成績自然不太好。
4、校園對同學們而言,是一個比較安全,比較安逸的場所,不能讓人產生斗志或是產生讓人想要保護自己的欲望,最后的結果就是無法產生實際的行動保證自己較好的成績。
在總結以上原因的基礎上,我這學期的初步計劃是:
1、抓好同學們的上課出勤率,對無故曠課的同學做思想工作
2、記好每個老師的作業,多提醒同學們按時完成作業,按時交發同學們的作業
3、幫助同學們解決好學習必需品的問題
4、深入廣大同學中,認真聽取同學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為同學們服務
5、努力配合老師的工作,成為老師與同學們交流的紐帶,同學們的意見可通過我轉達給老師們
6、密切留意教學秘書處的各項通知,并及時將消息通知傳達給同學們
這就是我的初步計劃,按計劃行事不但需要堅強的毅力,還需要同學們的配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同學們的監督下,在堅持“三心”原則——信心、耐心、恒心的基礎上努力踐行自己的計劃安排,將工作及時順利完成。這計劃在實踐中還會不斷的完善在不斷完善中施行。
個人學習計劃 篇3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院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確保護理安全。護理部根據我院實際,制定20xx年進修學習及培訓計劃如下:
一、 短期進修:手術室、急診科各送一名工作積極、思想上進的護士到上級醫院進修3個月。
二、 院感專職參加省級院感培訓班學習1次。
三、 供應室短期鍋爐上崗證(有效期20xx年3月)培訓班學習1次。
四、 參加上級單位學術會議:(1)總護士長參加護理學會年會及中
醫藥學會護理分會學術年會各1次,各科室(綜合科、婦產科、兒科、手術室、門急診等科室)參加學術會議各1-2次。
五、 參加院內學術講座:舉辦院內學術講座20次。
六、 參加“華醫網”遠程教育:中級職稱及以上人員必須參加“華醫網”遠程教育,初級職稱(護師)沒有參加函授學習護理人員也必須參加“華醫網”遠程教育,其余護理人員自愿參加。
七、 自學專業知識:每位衛生技術人員制定自學本專業或相關知識計劃,上交科室負責人審批,并手寫自學筆記5000字,年底將計劃及筆記上交醫教科備案。
個人學習計劃 篇4
下面很多學習方法都值得鑒戒:
1、功夫下在平時,不要搞考前突擊。 尤其是基礎課,對于一個在醫學知識方面完全空缺的低年級學生來說,這點尤其重要!上課把老師花大部分時間講的內容認真做筆記,課后盡量看一遍,可以加深印象!由于好多科目老師到期末不會點重點(至少我們學校是這樣的),所以平時的筆記是很重要的!假如你平時很努力的話,考前看看筆記一般就可以通過了!2、醫學考試關鍵不是要把所有的文字印在腦海里,而是要理解、融會貫通,形象思維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對于解剖學和組織學、病理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來說,盲目的背書只會增加自己的負擔!3、先容一下本人做筆記的方法: 我一般是把筆記記在書上,假如老師講的東西可以在書上找到的話,直接劃下來就可以了;假如書上沒有的內容,這很可能就是老師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即使不是考試的重點,也很可能是對我們很受用的,所以要引起足夠重視!順便說下,我記筆記都是用紅筆記的,假如溫習時或預習時有什么總結的話,一般用藍筆,便于區分!也可以將一些總結性的表格
之類的用小張紙貼在相應的頁面上,溫習會方便的多!
4、對于臨床課的學習,我以為方法又有不同!這時上課就不能以筆記為主了,關鍵是隨著老師的思路走,有時候老師會結公道論講一些臨床上的典型病歷,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也方便我們記憶,這也是引起同學愛好的重要因素,呵呵!另外,要重視見習課,這是我們從學生到一個準醫生的'過度階段,也是我們開始應用書本知識的時候!課前最好看下相關章節和實習指導,這樣就有的放矢了,印象也會深刻的多!至于考試溫習,我想應該不會很吃力才對!(本人親身體會!)5、這點也許是大家最感愛好的--如何溫習效率才能最高!分析如下:
一本書至少也有300頁,一個科目的考試滿分為100分,也就是說最多也只能出100個知識點吧!(何況大題不止5分吧?)所以考的肯定是老師上課重點講述的內容(筆記這時候就發揮作用了),沒講過的一般不會考(99%的概率),就算考了分數也未幾!(假如單純應付考試可以,但想學更多東西的話還是看下吧,有好處的!)這樣壓力就小很多了吧!另外,假如可能的話,找些歷年考過的題目做一下,題目的符合率40%左右,但也不是盡對的!有的教研室會出些習題集,這很大部分來自于題庫,做一下是很有幫助的哦!假如這些
都沒有,那就買本參考書(不要多,1本足夠,但是要精!)個人推薦科技出版社的那一套,有總結,又有習題,方便溫習!說的這么多,只是本人一點小小的體會,可能有語無倫次的地方,見諒!
我想再補充2點:
1、要重視醫學英語的學習。雖然汕醫的四級通過率很高,有95%以上,但你不努力,說不定你就是那5%的人了!
2、對于臨床課的學習,我以為要重點鍛煉自己問病史和體格檢查(留意手法要標準)的水平!這是每個醫學生的基本功!不要總是想一步登天,對于每一個病人,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我在實習的過程中,發現有一些醫生沒有問病史和做體格檢查的習慣,只是開一些檢查,通過檢查往診斷!病史和體查結果都是編出來的!這樣對于我們學生是沒有什么好處的,我們從跨進醫學大門起就要一絲不茍,嚴格要求自己!我的一位帶教老師曾經說過:“碰到一個診斷不清的疑難病例,假如能夠具體地詢問病史、系統地做一次體格檢查,一定會有所發現的!睂嵙曋械慕洑v告訴我,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它固然不是什么名言,可是我以為終身受用!在這里也想把這句話奉獻給大家!也?唇o大家有所啟迪!
假如你覺得自己體格檢查不標準的話,可以看下《簡明體格檢查圖譜》,上面有規范的講解和說明! 我的本科階段是這么過來的:
大一的時候還不懂事,天天啃那些什么物理化學數學之類的,后來才發現那真是太蠢了,最好是把英語好好學學,哪都離開不了英語,考研尤其重要.大一的那些基礎課不用花太多的功夫.大二了學解剖,組織胚胎學,生理,生化,病理,病生,個人覺得生理,生化,病理要好好學學,解剖方面心血管方面的內容一定要吃透,由于以后的診斷,病理,生理內科學等很多學科都密切相關,而且都作為重中之重,打算考研的,尤其要留意同時別忘記英語的學習.大三了開始學習橋梁課程了,要有計劃有重點的學,比如:
診斷是重中之重,其他涉及到比較專的學科的話,如影象學等學科只要了解一下.我們學校的設置是大四開始實習,同時學習臨床課程,個人覺得內科的每個部分,外科的骨科普外肯定是要啃透的,其余臨床學科可以降低要求,尤其是很專的學科如耳鼻喉,口腔等只要了解一下,究竟以后要成為這方面的醫師還得來日方長.我應屆畢業考上了免疫學的研究生,總結主要有: 生理,生化,病理是我幾乎每學期都要翻翻,由于很多其他學科都涉及到,所以我考研幾乎沒怎么認真溫習
這幾門課,由于很多內容我只要看一下就可以考試了,所以基礎的這幾門學科很重要,臨床的我就把內外科學的很透,但是我的不足就是英語很差呵呵談一下幾門醫學基礎課的一些學習體會,可能有一些不全面和存在個人偏見的地方,歡迎廣大戰友指正、補充現在言回正傳解剖學:
我們學校開設得這門課程分為2個部分--《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由于《系解》是我接觸醫學專業得第一門課程,所以開始還摸不到頭腦,對著500多頁得文字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當初沒有人指導我們該如何往學,以為又是象《高等數學》和《有機化學》等科目一樣靠老師上課講解,結果學校一學期理論課只給我們安排了6次課,其余時間都是在解剖室看標本!(開始的時候以為不是很重要,后來到學期一半的時候才發現具體講解知識點都是在這些每周一次的標本課上,于是后悔莫及!~~)上理論課的時候經常講一些書本上沒有的內容,有很多東西一時理解不了!清楚的記得一位教授在給我們講運動系統的時候,給我們講了很多四肢骨折時骨折的遠端移位的分析、記憶方法!(后來才知道這些都是骨科所需要重點把握的知識)課下看書溫習的時候,總覺得看了又忘,忘了繼續看,光是運動系統就看了
【【精華】個人學習計劃四篇】相關文章:
【精華】個人進修學習計劃3篇02-27
【精華】個人讀書學習計劃四篇02-24
英語個人學習計劃-學習計劃01-04
個人學習計劃書模板-學習計劃12-27
【推薦】個人學習計劃03-08
【熱門】個人學習計劃03-07
個人學習計劃【熱門】03-05
個人學習計劃【薦】03-03
【薦】個人學習計劃02-28
個人學習計劃【推薦】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