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周記

時間:2022-08-28 14:36:02 周記大全 我要投稿

【精品】數學周記錦集六篇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是時候在周記中好好總結過去的成績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周記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數學周記錦集六篇

數學周記 篇1

  今天,我帶了50元錢去書店買書。我一本一本地看過去,一連選了好幾本,一看書背后的標價都是5.00元。于是我把它們都買了下來。到收銀臺付了錢以后,我就興沖沖地往家里跑。一到家,媽媽問我買了幾本書,我說我還剩20元錢,買的書每本都只要5元就夠了。媽媽一聽,馬上回答道:“你買了6本書,對吧?”我笑瞇瞇咪咪地點點頭,心想:原來媽媽數

  學學得這么好!

數學周記 篇2

  以前上課時,我經常只顧自己的想法,覺得講的題目越多越好,很少顧及學生的思維與感受。慢慢地,發現學生上課聽得懂,自己做卻不會,可怕的是,到后來連學數學的信心也沒有了。我一直很困惑……

  自從20xx年后,有個學習理論強烈震撼了我,那就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后來意識到,我們現正在倡導的許多新課程理念就是來之于這個理論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頓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出發點,走出一條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基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認識,經過實踐,我得到以下幾點教學感悟:

  1關注學生的“預習”,淡化課堂筆記。

  對于有些淺顯易懂的課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對于有些概念性強、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課則不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為什么呢?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他們的預習就是把課本看一遍,他們似乎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但是,他們失去了課堂上鉆研問題的熱情;他們失去了思考問題時所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更為可惜的是,由于他們沒有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失去了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的磨練!

  至于淡化課堂筆記,是源于一種現象——我發現筆記記得好的學生,他們的成績不一定好。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只知道記筆記的學生,當老師讓他們思考下一道題的時候,他們往往還在做前面一道題的記錄。……這樣的學習,怎能談得上思維的發展呢?

  2新理念下的教學應該怎樣?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數學的方式,同時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放下權威,變以前的“教師中心”為“學生中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教學目標的設置也改變一貫的用詞:“使學生……”,體現三級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師的心中應時時、處處裝著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問題,選擇例題,成為學生的合作者、促進者、指導者,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人文精神,培育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的情感與態度,形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堅持這樣一種做法:上課時老師盡量少講,主要是給學生騰出大量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更親歷其境地去學。正是由于有了學生的深層次的參與,才能取得過去我們以老師的教為主所不可能達到的高效。為什么?這還可以從教學的本質是什么談起。

  教學的本質是什么?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如何?我們的老師現在都會這樣說: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等等。但問題是我們的教師是否真的讀懂了這個“導”字?我們的學生是否真的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3反思教學勢在必行

  教學中能否取得以上滿意的效果,關鍵在于教師觀念、教學方式的改變。從我的親身感受來說,這是一個相當痛苦,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本人有極大的責任心、耐心與勇氣,跟自己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挑戰,不斷加強理論學習與培訓,更重要的是加強反思性教學,即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學經驗理論化的.過程;促進教學觀念(特別是自身存在的內隱理論)改變的強有力的途徑。

  4學生也要反思

  如果說老師去反思是為了更好的教,那么學生去反思是為了更好的學,并且還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那么,高中學生到底怎樣進行反思?教學中我始終帶著這個問題,思索自己的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法、習慣如何養成?怎樣進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從前人、專家哪里吸取精華,特別是有關教學反思與教師反思給了我許多零星的想法,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驗,不斷的否定與修改,逐步形成了高中生如何進行反思的一套做法。

  4。1反思什么?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到底要反思什么?我認為大體上可分為:首先應該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其中包括得失與效率;其次要求學生對活動所涉及的知識及形成過程進行反思,對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反思;再次要求學生對活動中有聯系的問題、題意的理解過程、解題思路、推理運算過程以及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最后還要求學生對數學活動的結果進行反思。特別做完題后要及時反思,即把自己的解題過程作為自己研究思考的對象,并從中得出某個結論。

  4。2怎樣反思?

  有些學生,一上完課,就忙于做數學作業,對于上課內容沒有整體把握或沒真正理解透,做起題來只會模仿,照搬照抄,不是漏洞百出,就是解題思路受阻,方法欠優等。極易挫傷學生的解題信心及學習效率。因而,學生應作解題前的反思。還可對學習態度、情緒、意志的反思,如自己的身體、精神狀態怎樣?失敗了能堅持嗎?碰到難、繁題能靜下心嗎?自己有能力、信心解決它嗎?以前見過它嗎?或者是否有類似問題?哪些知識、技能還需回顧、請教等;其次要不斷地自我監控。最重要的是解題后的反思。主要包括檢驗解題結果,回顧解題過程、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還需對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聯系的問題進行反思等。

  4。3反思習慣的養成

  要提高學生的反思效果,除了以上這些,還必須講究科學的方式,提高反思能力。要求學生寫反思性日記就是一種不錯的形式:

  首先,每節課后要求學生寫反思性學習日記,使學生超越認知層面,對本節數學知識的再認知,促使學生形成反思習慣,檢查自我認知結構,補救薄弱環節。由于時間問題,不可能把上課的精華全都及時記下或理解,通過筆記可以彌補,做好善后工作。做好錯題分析、訂正工作,完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

  其次,寫反思日記是一回事,怎樣達到更好的效果又是一回事。老師當初應該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認識到寫反思日記的重要性,注重隨時翻閱,最好每天抽5—10分鐘瀏覽一下。一個階段后,老師應做好督查工作,當作一份作業,了解學生存在的學習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同時對學生的反思工作起到監督的作用,直到養成自覺的習慣。

  總之,作為一線教師只有積極投入新課程的改革,不斷探索、嘗試新理念的內涵,才能更好的挑戰的新教材的實施。

數學周記 篇3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下面就舉兩個我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

  一、省錢

  暑假時我們全家三口都辦了“太原旅游一卡通”,有了這張卡,我們先去了趟晉祠。晉祠門票70元/人,我們有卡不用買票。回來的路上媽媽問我:“我們省了多少錢?”我想了想,說:“一張卡50元,一張門票70元,一個人就省了70-50=20元,那三個人一共省了20×3=60元。真的是很劃算呢!”

  二、攢時間

  我不喜歡睡午覺,但是媽媽說睡不著也得躺著,可是有一天她又跟我商量占用我中午20分鐘,5分鐘口算+5分鐘聽寫漢字+10分鐘背英語單詞。然后媽媽讓我算一下,如果一年中我能堅持300天將是多少時間?簡單嘛,20×300=6000分鐘,6000÷60=100小時。算出來的結果嚇了我一跳,感覺一天20分鐘不長,日積月累卻有這么長時間呀!

  雖然這個計劃我沒有做到天天堅持,但我還是慢慢學著利用零星時間做事,因為我明白了積少成多的道理。

  20xx年9月30日星期五晴

  生活中物體的重量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因為剛學了“千克和克”,所以我專門看了每件商品的重量。

  我們先去買吃的,一袋奶粉400克,一袋太谷餅260克,一袋脆棗118克,一盒健達巧克力100克,一袋榨菜60克,最輕的是綠箭薄荷糖23克??買了不少東西,重量全是多少克,都是比較輕的。我說:“怎么沒有重千克的東西呢?”媽媽說:“當然有了。”然后帶我到賣糧食的地方,我馬上看到一大袋面粉10千克,這個太重了,得爸爸來才能買。

  買檸檬的時侯,我發現價簽上寫著500克和12.80元,這是什么意思呢?原來500克就是人們常說的1斤,所以1斤檸檬12元8角。

  現在我不但知道1千克=1000克,還知道了500克=1斤,所以1千克=2斤。

  20xx年10月16日星期日晴

  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數學課新學的內容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劉老師教給我們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先用其中一個兩位數加另一個兩位數的整十數,得數再加個位數;第二種是先把兩個加數的整十數相加,再把兩個加數的個位數相加,然后把兩次的得數相加。我給媽媽復述了這兩個方法,然后媽媽又讓我舉個例子,我就說:“比如23+49,用第一種方法就是23+40=63,然后63+9=72;用第二個方法就是20+40=60,3+9=12,然后60+12=72。”媽媽夸我這個例子舉得好,又教了我一個方法:23+50=73,然后73-1=72。我覺得這個方法也挺好的,不過需要至少其中一個加數接近整十才好用。

  我自己做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還是覺得第一個方法好用,所以我先用好這個方法,只要口算速度又快又準確就行了。

  算算醫藥費

  今天一早,爸爸把我手臂上裹的紗布拆開,謝天謝地!手臂上的燙傷恢復得挺好,我不用再去醫院了。整整兩周,讓我來算算這次燙傷花的醫藥費吧。用了一管生長因子,55元;換了5次藥,每次處置費是40元,一共是5×40=200元;掛號費,有4次掛得是急診號,急診掛號費是4元5角,4次就是18元,1次是普通掛號費5角,所以掛號費一共用了18元5角。這樣算下來,醫藥費大約就是200+55+18=273元。如果再算上打車費,差不多300元了。

  用大人的話總結一下:花錢事小,安全事大。一定要時刻注意安全呀!

  20xx年10月28日星期五晴

  用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今天我做黃岡練習冊上一道培優題,剛開始不知怎么算,后來在媽媽的提示下,用兩步計算的方法算出了這道題。

  這道題是:4個小動物去爬山,準備了88袋食物。已知每個小動物每天吃2袋食物,請你幫算一算,它們的食物夠吃幾天?我去問媽媽怎么做,可媽媽卻說:“不要看到‘培優’兩個字就覺得題難,再好好讀讀題想一想。”可我怎么也沒思路,媽媽看我發愁的'樣子,就問我:“4個小動物1天吃幾袋食物?”我回答:“4×2=8袋。”“那么下一步怎么算知道了嗎?”是的,算了第一步我就明白該怎么做這道題了。于是我一邊在本上寫,心里還默默地說:“先算4個小動物一天吃幾袋食物:4×2=8袋,然后再算88袋食物夠4個小動物吃幾天:88÷8=11天。”

  看來做題思路一定要清晰,而不是把數字亂拼湊。

  20xx年11月12日

  測量物體的周長

  我們剛學了測量物體的周長,在上課時,我們測量了葉子的周長,先用一根繩子沿葉子邊繞一周,然后再用尺子量封閉葉子一周的繩子長度,就得到了葉子的周長。今天,我拿一卷皮尺去量了一些物體的周長。我家門前的大樹看起來不是很粗,可是我用長150厘米的皮尺竟然繞不了一圈,剩下的一段做記號又量是25厘米,那么這棵樹的周長就是150+25=175厘米。

  我小時侯的相片裝在一個正方形的相框里,我用尺子量了一個邊,長25厘米,因為正方形四個邊一樣長,所以這個相框的周長就是25×4=100厘米。

  我家的書桌是長方形的,我量了它的寬是70厘米,長是140厘米,因為長方形相對的兩邊一樣長,所以就是兩個寬70×2=140厘米,兩個長140×2=280厘米,書桌的周長就是140+280=420厘米。

  我量了三種不同形狀物體的周長,用了三種測量方法,這就是活學活用吧!

  20xx年11月25日星期五陰

  三位數乘一位數

  這周,我們開始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算

  先學了整百數乘一位數,這個最簡單,就是用三位數中百位上的數乘一位數,得到的積末尾加兩個“0”。比如:800×2,先算8×2=16,末尾加兩個“0”是1600,就是這個算式的積。

  然后學了三位數乘一位數(這三位數都不是“0”),就是從個位開始,依次把每個數位上的數分別乘這個一位數,哪一位上的乘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比如:196×2,先算6×2=12,向十位進1,個位留2;然后9×2=18,加上進的1得19,十位留9,向百位進1;然后1×2=2,加上進的1得3,所以最后的積是392。

  三位數還會出現只有個位是“0”或十位是“0”的數,這樣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算法等我們學了以后再總結。

  20xx年12月2日星期五晴

  兩步連乘應用題

  我做完數學作業拿給媽媽簽字,媽媽看了一下,指著練習八第9題問我:“這個15哪兒來的?”

  9題是這樣的:圖上畫著幾箱蘋果擺成一個長方體,從地面向上摞了3層,從圖的正面看每層并排擺了5箱,側面看有4排。問一共有多少箱蘋果?

  我列的算式是:15×4=60箱。我指著圖說:“一橫排有5箱,有3層,所以3×5=15箱。”媽媽笑著說:“好,看來這個15不是你1個1個數出來的,是算出來的。你們剛學了兩步連乘,15也不是題上給出的條件,你是不是該改一下算式?”于是,我把算式改成:3×5=15箱,15×4=60箱。媽媽又問:“還能用什么方法?再看看圖。”我從側面看有4排,那么3層就有3×4=12箱蘋果,豎排有5排,就是12×5=60箱。我把這個方法也寫到本上,媽媽這才給我簽了字。可是簽完字,媽媽看著書又說:“其實還有一種方法。你想如果一層一層往上摞,這3層每層有幾箱?”我一邊看圖一邊想:一層橫排5箱,豎排4箱,那1層就是5×4=20箱,3層就有20×3=60箱。

  雖然第3種方法我沒寫到作業本上,不過跟媽媽討論這道題讓我感覺思路擴寬了。

  20xx年12月9日星期五晴

  統計與可能性

  數學書上第93頁第一題是:做一個小正方體,四個面上寫“1”,一個面上寫“2”,一個面上寫“3”。把小正方體拋30次,用涂方格的方法記錄“1”“2”和“3”朝上的次數。

  第一次做這道題時,我沒看清題的要求,直接拿著上數學課時用的“1”“2”“3”各標了兩面的小正方體統計。最后統計出來的結果是:“1”5次,“2”14次,“3”11次。媽媽看了我的統計結果,開玩笑地說:“機會均等,可得第一還是不容易呀!”可是,又馬上說:“不對呀。你看錯題了吧!”我拿過書仔細一看,真是我弄錯了。于是我把小正方體上標的數字改了,媽媽幫我拋,我重新統計。這次的結果是:“1”23次,“2”2次,“3”6次。雖然一開始就知道一定會是“1”多,但還是吃驚不小。雖然媽媽拋小正方體時還念念有詞地說:“天靈靈,地靈靈。”,逗得我哈哈大笑,但還是沒有改變這個意料中的結果。

  通過學習統計,我明白了:可能性是有根據的預測,但是跟實際還是有差距的。

  20xx年12月17日星期五

  生活中的分數

  我正在看一本數學漫畫書《哆啦A夢學數學》,里面有很多數學故事,非常有意思。其實我們剛學的分數不只是數學課本上的知識,生活中處處有分數。

  一天有24小時,上午下午各占一半時間,也就是各占1/2,或者上午、下午各12小時,就是各占一天的12/24。早晨,我吃了一個肉松面包,一袋面包有3個,也就是我吃了這袋面包的1/3。我吃完早飯,去上學。

  今天是星期五,一天一共有6節課,上午的體育課沒上,改成了語文課,所以今天上了3節語文課,語文課就占全天課程的3/6。另外數學、美術、信息課各一節,就各占1/6。現在就今天的課我提三個問題:

  1、語文課和數學課共占全天課程的幾分之幾?3/6+1/6=4/6

  2、數學課比語文課少幾分之幾?3/6-1/6=2/6

  3、美術課和信息課共占全天課程的幾分之幾?1/6+1/6=2/6

  20xx年3月27日

  估算

  今天午飯后,我和爸爸站在陽臺上看花園的風景。突然,爸爸問我:“你能不能估算出海冰花園北區大約有多少住戶呢?”這一問可把我難住了,我總不能挨家挨戶敲門去問吧!

  我想了一會兒,腦海里終于有了思路,我們海濱花園北區這邊有4棟高樓,每棟有30層,每層有4戶人家。列式就是:30×4=120(層),120×4=480(戶),假設每戶住有3人,480×3=1440(人),1440≈1500.我高興地說:“我做出來了,約有1500人。”爸爸問:“你這個得數是怎么來的?”我連忙把我的解題思路說得一清二楚,爸爸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買文具

  今天,媽媽給我15元去買文具。

  我來道一間小文具店里。我先了一下店品和價格:本子1元3本,筆記本1元1本,一根筆芯。我想買本子、筆記本和筆芯。然后,我算了一下:15元分成3份每份是幾?我算到:15元÷3=5元。接著,我算了一下:3種商品平均用5元可以買多少?我算到:本子:5÷1=5,3×5=15(本)。抄老師說話的本子:5÷1=5(本)。筆芯:5÷0.5=10(枝)。可是,我買了這幾樣東西,然后,高高興興地回了自己的小家。

  我十分開心!

  玩“二十四”游戲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二十四點”游戲。

  首先,我全部撲克牌沒有數字的那一面做為我們所看到的面。然后,我叫媽媽抽4張牌。于是,媽媽抽了四張——5,6,2和8。接著,我叫爸爸:“你可以用+、-、×、÷和()把它們得數為24了”我知道了答案,所以笑笑跳跳的。可爸爸說:“不知道!”最后我訴他、“是5×6+2-8=24。”

  今天,和爸爸媽媽“24點”游戲真開心。

數學周記 篇4

  x月xx日星期五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館買了一份盒飯,并特意要了幾雙一次性筷子準備做實驗。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實驗了,心情真有點激動,但又夾雜著幾絲恐慌,我可不想讓第一個方案剛一出爐就遭到淘汰。為了驗證實驗方案是否正確,我專門測量了筷子的長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兩端的寬度(分別為1·x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體,我便利用梯形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筷子的體積,由計算結果可知,一次性筷子體積大約為8。4立方厘米。如果實驗測得的`結果和我所計算的結果近似的話,那么就說明我的實驗是成功的,否則,我就得另想辦法。剛準備動手實驗,一看實驗用具還不夠,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數學周記 篇5

  今天一上數學課,老師就一人發了一張試卷,說:“這節課數學小測驗,都自己做自己的,別看別人的啊,把名兒,班級寫好,寫吧。”

  聽了老師的話,我一下子緊張起來,心里就像懸了一塊千斤重的石頭。“好了!開始作戰吧,到了發揮實力的時候了!”我心想。我腦海里的答案順著筆尖一道道地寫在試卷上:“這道題選A,這道題選C……”一路上暢通無阻,心里也輕快了許多,就像一匹靈活的小馬,跳過了路上的坎坷,避開了纏繞的.荊棘。但到了最后,我的眉頭又皺了起來,看著那么長的算式,我心想:前面那么多艱難險阻,我都闖過來了,可不能在最后一關敗下陣來呀!我皺著眉頭,仔細地想著但是時間卻和我過意不去,一分一秒的流逝了……

  我坐在那里頭腦飛速的旋著,卻怎么也想不出來。“要不看看同桌的?不行,就算空著也不能作弊,作弊得來的分數,誰心里會覺得驕傲啊!”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以后,我終于決定:采用最笨的方法去做。至少上面沒寫著必須用簡便算法去做。

  過了一天,考卷發下來了,看著同學們一一發下來的考卷,大部分得了一百分,我心里不由自主地有些羨慕他們。發考卷的同學離我越來越近了,我心里就像有一只小鹿在到處亂撞,我幾乎屏住了呼吸,眼睛緊緊盯著發卷同學手里拿的考卷。就快到了,就快到了……我心里現在就像有一臺機器,齒輪的非常快,仿佛快得都蹦出了火花……我幾乎不忍直視……一百分!我考了一百分!真真正正的一百分!確確實實的一百分……

  我高興地走下樓去,天仿佛更開闊了,云朵好像更加輕柔了,小草似乎更可愛了。但是,想想最后一道題,別的同學都用了簡便算法,而我卻沒用,想到這,就覺得與別人差了一大截……

  以后我要更加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足,讓以后的一百分不再有瑕疵!

數學周記 篇6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周末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五個裁判員給一名體操運動員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58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66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平均分是9·46分。這個運動員的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多少?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最高分和最低分怎么求呢?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爸爸打電話來了,我對他說了這到題,他說:“先求出去掉最高分總分是多少,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作。算式:9·46x4-9·58x3=9·1(分)。再求出去掉最低分的總分,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66x4-9·58x3=9·9(分)最后用9·9-9·1=0·8(分)”聽了爸爸的解法后,我還真覺得這道題變簡單了,做出來后,我想:做題要講技巧,不能死記硬背,要不然做任何題都會覺得難!正如斯蒂恩說的:“在數學定理的評價中,審美標準既重于邏輯的標準,也重于實用的標準:在對數學思想的評價時,美與優雅比是否嚴密、正確,比是否有用都重要得多。”

  后來,我又用我5年級下冊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周記】相關文章:

數學周記100字—學數學的周記04-27

數學的周記11-04

數學周記范文08-10

【精選】數學周記20篇08-14

精選數學周記31篇03-21

精選數學周記(精選24篇)09-27

【精選】數學周記4篇06-01

數學的周記15篇12-10

數學教學反思周記11-22

數學周記10篇05-09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久久久国产精品天天影视 | 亚洲日韩欧美自拍另类 | 日本欧美亚洲高清在线看 | 亚欧洲乱码视频在线专区网站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