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介紹

時間:2021-08-08 10:52:31 材料 我要投稿

2018關于春節的習俗介紹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顒有问截S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2018關于春節的習俗介紹

  掃塵——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間屋后,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凈凈地迎新春。

  門畫——據《山海經》載稱: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時,夢里常聽到鬼哭神嚎之聲,以至夜不成眠。這時,大將秦叔寶、尉遲恭二人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結果宮中果然平安無事,李世民認為兩位大將太辛苦了,心中過意不去,遂命畫工將他倆人的威武形象繪之在宮門上,稱為“門神”。東漢蔡邕《獨斷》記載,漢代民間已有門上貼“神荼”、“郁壘”神像,到宋代演變為木板年畫。后來,民間爭相仿效,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便是現在的年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圖》。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毖葑兌鴣淼摹!痘茨献印飞险f,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于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后,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要貼春聯。

  爆竹——春節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漢代。據南梁人宗懔撰寫的《荊夢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從辟山妖惡鬼!惫艜r放爆竹,是用竹子放進火內燃燒,由于竹內空氣受熱膨脹,便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以此避邪驅鬼,祈盼來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發時了用火藥制成的鞭炮。

  拜年——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拜年習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清代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致美觀的飾盒里送給親友,以示莊重。今日中國民間,“拜年”已成為一種傳統習俗,至親愛友和同事們,走家串戶、登門拜年,互致問候。

  壓歲錢——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于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于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并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后來也稱為“守歲”“壓歲”。但這些傳說于史無據,不足為憑。壓歲錢的習俗真正始于何時眾說紛紜。>> “壓歲錢”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古時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鉆。拜年鉆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后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后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明清時曾叫做“寸褚”、“紅單”。

【春節的習俗介紹】相關文章:

介紹春節習俗作文07-20

介紹春節習俗的作文11-29

介紹春節習俗的敘事作文06-01

介紹春節習俗優秀作文01-03

介紹春節習俗的作文6篇09-05

介紹春節習俗的作文(精選11篇)07-15

春節習俗介紹作文(精選5篇)01-22

介紹春節習俗的作文精選五篇12-27

介紹春節習俗的話題作文02-03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