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書有三到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有三到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書有三到作文 1
今天,徐老師教我們學習《弟子規》中的其中一段:“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老師叫我們讀讀背背,并記住讀書的方法:“讀書、學本領心要靜,眼睛要仔細觀察,這樣,嘴巴讀出來才會記牢。”
有一回,我在彈琴的'時候,爸爸在看電視,我彈了一會兒琴就去看電視,彈一會兒琴就去看,彈了十遍二十遍還是彈不好。媽媽看我心不在焉的,就說我沒靜下心來。后來,我慢慢地靜下心來,進入到曲子里面了,好像旁邊什么也沒有一樣,彈了一遍就過關了。爸爸、媽媽直夸我彈得好。
又有一回,我在上課的時候,外面有人在踢球,我沒有被影響,當作沒聽見一樣,還是認認真真地聽講,不像別的同學聽一會看看外面,聽一會看看外面。最后,老師叫我們背,我一下子就背出了。
看來,讀書、學本領的時候要用心,只有用心才學得好本領!
讀書有三到作文 2
從小我就喜歡語文,因為它能告訴我許多知識和名言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朱熹寫的“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我把它當做我的座右銘,時刻鼓勵著我。這句話的意思是:讀書有三個法寶,眼到、口到、心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到。倘若心到了,就能從書中聆聽到別人聽不見的東西,能領略書中的真諦,也能和故事中的人們一起開心,一起煩惱。
一次偶然的經歷,我真正領悟到了這句話的含義。使這句話從那時起,便深深刻在我的心上。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同學推介我看一本書,題為《孩子,你慢慢來》同學說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精彩。聽了這番話,我興致勃勃地捧著書,向家里走去。回到家了,我打開電視,倚在床上,翹起二郎腿,翻開書看起來。
當電視里的節目精彩時,它就像一塊磁石吸引著我,我一邊看書,一邊還瞟瞟電視。書被我放在一旁,當廣告時,我拿起書看一看,
就這樣反反復復、三心二意,書中的一個個情節都一閃而過,更別說是領略其中的精彩部分了。
看了半天,我覺得好沒意思,心想:這本書一點兒都不好看,同學竟說精彩,真是太奇怪了。我手捧著這本書去問姑姑,姑姑卻笑瞇瞇地說:“朱熹曾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你現在有心到嗎?”這時,我的臉“嗖”的一下紅了,轉身跑去房間,關掉電視,端端正正地坐到凳子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看著,看著,我慢慢陶醉在書中了,主人公快樂時,我也覺得快樂;傷心時,我也覺得傷心。同學說的.精彩真是名副其實啊!
漸漸地,漸漸地。這句話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里,成了我的座右銘,時時刻刻提醒著我,要專心致志吸取書中的“營養”。
讀書有三到作文 3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句古訓如明燈照亮我的求學之路。在數字洪流席卷的今天,我愈發感受到這"三到"不僅是讀書方法,更是對抗浮躁的修行。
心到:在文字中遇見自己
初讀《瓦爾登湖》,我不過是機械翻動書頁。直到某個清晨,當梭羅筆下"湖水如此清澈,倒映著天空的蔚藍"躍入眼簾,我突然放慢速度,讓心靈沉入字里行間。開始思考: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生活?這種心靈的對話,讓閱讀成為自我探索的旅程。正如陶淵明"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心到之處,文字便有了溫度。
眼到:在細節中發現世界
讀《紅樓夢》,我養成了用彩色標簽標注細節的習慣。王熙鳳的"丹鳳三角眼",黛玉葬花的"花鋤",這些視覺符號在眼到之處鮮活起來。去年重讀時,竟發現賈府宴席的座次暗藏人物關系密碼。眼到不僅是瀏覽,更是用顯微鏡觀察文字的`肌理。這讓我想起張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精準白描,正是眼到功夫的極致。
口到:在誦讀中喚醒記憶
備考時,我總愛大聲朗讀《滕王閣序》。當"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晨風中回響,那些艱澀的典故似乎變得靈動。神經科學證實,朗讀能激活雙重記憶編碼。我深切體會到,口到不僅是復述,更是讓文字在聲波中重生。蘇軾"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的智慧,在口到中化為真實的體驗。
這三到如同三昧真火,煉化了知識的礦石。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時代,我固執地守護著這份古典的儀式感。每當翻開新書,都像開啟一場精神的朝圣,在"三到"的引領下,遇見更好的自己。
讀書有三到作文 4
從龜甲獸骨到電子屏幕,人類文明的傳承始終閃耀著"讀書三到"的智慧光芒。這看似簡單的法則,實則是知識傳承的密碼,文明進步的階梯。
心到:思想覺醒的火種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諸子或坐而論道,或著書立說,無不是心到深處的思想迸發。孔子韋編三絕,莊子夢蝶悟道,心到讓智慧在思辨中升華。文藝復興時期,但丁的《神曲》在心靈的地獄中淬煉,達芬奇的手稿在思維的天空翱翔,心到點燃了人類走出蒙昧的星火。
眼到:文明傳承的紐帶
敦煌藏經洞的卷軸,承載千年文明密碼。張騫"鑿空西域"帶回的帛書,鄭和船隊繪制的海圖,都在眼到中拓展文明邊界。印刷術發明后,古登堡圣經讓知識走出修道院。今天,我們通過電子屏幕"眼觀六路",但更應保持對知識的敬畏,讓眼到成為文明傳承的橋梁。
口到:智慧傳播的翅膀
稷下學宮的百家爭鳴,白鹿洞書院的經史辯論,都是口到精神的生動實踐。蘇格拉底在雅典街頭與青年對話,孔子周游列國傳播仁道,口到讓智慧在交流中生長。今天的TED演講、知識付費課程,正是口到傳統在新時代的.綻放。當我們在直播間分享讀書心得,實則是在延續先賢"述而不作"的智慧。
站在人類文明的新坐標,回望"讀書三到"的千年旅程,我深深感悟到:心到是文明的火種,眼到是傳承的紐帶,口到是傳播的翅膀。這三到如同DNA雙螺旋,纏繞著人類智慧的基因,在時代變遷中生生不息。讓我們以"三到"為舟,在知識的海洋中續寫文明的傳奇。
【讀書有三到作文】相關文章:
除夕到新年到作文04-21
有夢想的高三作文05-06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精選15篇)08-2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筆記(精選24篇)10-14
到江西旅游作文02-23
到田野去作文03-18
青澀到成熟作文02-28
從自卑到自信作文08-13
從稚嫩到成熟作文11-28
到姐姐家住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