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年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
文化教育的本質也許可以概括為:用我們已經掌握了的關于我們的對象及對象關系的知識,教給新的個體以應付對象的方式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優秀范文】
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今人之于古人,更為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視化為對于點點成績的糾結,平日里的“天子驕子”因點點失誤而被“由愛轉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點點進步而頓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態度因一點點分數改變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是對待成績過于主觀、生硬的行為。
分數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維方式、老師出題的難度,甚至于個人的運氣皆可改變成績的高低。僅以“這次比上次高了幾分”來界定孩子是否認真學習是不客觀的、表面的。高分學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來的勤奮與不綴,低分學生的父母不能認識到孩子的能力與水平。單次成績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評定父母心中的“寶”,難以認識到孩子的水平,終會致使孩子深陷那紅色的分數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禮記》有言“父之愛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愛本是無條件,而現今因分數一點點退步或增加均可改變父母的愛,則此愛易流于表面而不觸其心。孩子退步了兩分即挨了巴掌,或許便是錯罰了試題變難仍是班級第一的他。孩子學習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進,這一路上,父母的關愛與理解是如“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讓前路陽光明媚。而若父母的愛變得“有償”,須用分數進步來贏得,只會讓孩子戰戰棘棘,時刻背負“優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擔”。
古人云,“愛其子,則為計之深遠。”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應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數。考試是對孩子學習的評估、卻并非是對孩子的評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數的眼光也不應局限于一隅,而應看到整體的、比較的,這樣才能知道成績背后那點點浮沉的真正意義。
父母的“巴掌與吻”是可影響孩子一生的。曾幾何時武漢神童驚人跳級、學業有成,而父母慣于其優異,容不得半點失誤或退步,他終頂不住壓力而厭學,“泯然眾人矣。”
【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相關文章:
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高三作文01-28
2016年高考滿分作文:勿以沉浮論英雄08-13
2016廣東卷高考作文題目及點評: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08-09
最新高考滿分作文:勿以成績的好壞論英雄01-27
廣東廣州高考滿分作文賞析:勿以親疏定是非08-10
英雄高考滿分作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