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教學錄像幼童有感
現在,作為中國當代的大學生,我們的身邊充斥著這樣的人與價值取向:唯出國是瞻。當我置身其中,彷徨迷惑之時,我看到了《幼童》這一紀錄片,它讓我看清了我,作為正在培養的一名中國大學生,該有怎樣的目標與選擇。
派遣幼童到美國留學,是“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一百多年前,那些一出門就是15歲的一群小孩子,是帶著怎樣的壓力與疑惑?可他們又同時承載著多少人寄予的希望?而這個希望不是一般的期許,它是實現中華自強的夙愿。這其中又夾雜著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探索。
他們,就這樣上路了。莫問這樣的路途,這樣的重量是否該交付一個小孩子去承擔。
雖然這些留美幼童中不乏嬉玩人生的墮落者,但他們中的多數終究是飽含著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而更讓我們有所觸動,甚至是震驚的是,他們之中居然有人是因為學習過于刻苦而夭折的。
對比今天的年輕人,刻苦努力者有之,志向宏大者有之,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為了自己的祖國?那些一去而不復返的所謂“人才”真的值得我們欽佩、向往嗎?
我想:只有將個人志向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的人,才稱得上是身負責任感的真正英雄。
我愿成為這樣的人而奮斗!——環境學院 王藝凝
在熱鬧非凡的春節里,我觀看了《20xx,世界末日》這部影片,影片主要講述了凱特一家在美國度假的時候聽說科學家預言的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于是便準備逃離。這時有一個叫查理的人對他們說美國制造了一架可以飛往中國的飛船,于是凱特一家找到了地圖并找了一架飛機飛到了制造飛船的地方,搭上了飛往中國的飛船。傾刻間美國等地在山崩地裂間成了一片廢墟,最終被海嘯淹沒在大自然中,在海嘯即將到達中國的時候,中國制造了諾亞方舟來抵抗海嘯。由于凱特一家的偷偷潛入導致諾亞方舟進水,在萬分危急的時刻凱特憑借著他的聰明才智挽救了諾亞方舟,最終聰明的人類戰勝了即將毀滅的地球。
可是為什么會有《世界末日》這部恐怖電影呢?我想原因就是因為人們不愛護地球,不愛護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隨意破壞大自然所造成的最終惡果。
現在,大量的汽車燒的都是地球的肉——油,使世界整天為了油而發生大戰,導致地球烏煙瘴氣,得不到安寧;人們不注意節約用水導致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全世界各地缺水,干旱極為嚴重,很多地方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工廠為了自己的經濟效益大量排放污水,讓許多水生動物要么死掉、要么無家可歸、要么妻離子散,使得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溪河流最終演變成了臭氣熏天的臭水溝,大量農田被金屬嚴重污染,“四大公害”成天圍繞臭水溝,天然垃圾場歡天喜地,樂不可支。“四大公害”是人類的天敵,而現在人類卻成了地球的天敵。
在自然條件逐漸惡化、生態平衡被嚴重破壞的今天人們已經感受到地球在生氣了,所以人們開始有意識保護環境了,河流經過治理整治不再臭不可聞了,許多河流里面又恢復了往日的喧鬧;工廠再也不能隨意向河流里面傾倒污水而是統一匯入地下通道;政府也在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的車輛上路行駛;大片地區開始植樹造林保護環境了……因為人類知道如果再不開始拯救地球,保護地球,2012真的離全人類不遠了,“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所以,我們人類啊一定要珍惜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不再破壞生態平衡,爭取讓我們的世界早日變得水更清,樹更綠,山更美,土壤更肥沃。
沈煊——個榮耀而悲傷的民族故事
派留學生出國,本來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中司空見慣的事情,但在專制制度根深蒂固的中國卻經歷了一個十分曲折的演進過程。中國幼童留美,首開中美教育交流的先河,更是中國早期現代化運動中彌足珍貴的一頁。
雖然容閎遠去了,他那120個幼童也早已遠去,但這個百年前的傳奇演繹過一群孩子的悲歡離合,一個古老國家的跌宕命運,讓人久久不能釋懷。他們是荒原中的探路人,是驚濤里的遠航者,引領落后愚昧的中國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步履維艱。他們歡笑、哭泣、成功、失敗,他們親歷百年的激蕩,被遺忘又被重新拾起。
幼童的故事讓人著迷。他們深入西方文化中并受到真正的尊敬,但這并沒有妨礙他們回國后作出杰出的貢獻。時至今日,這樣的傳奇已是鮮有所聞了,留學生們總找不到歸屬感,我想兩代留學生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年齡吧。
幼童的歷史真切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他們是民族的驕傲,讓人贊嘆也讓人扼腕。如果不是政府的膚淺和無知,以他們的能力獲得更大的成就,中國現在都缺乏詹天佑、唐紹儀這樣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幼童的故事,一個榮耀而悲傷的民族故事。——環境學院 金哲儂
【觀教學錄像幼童有感】相關文章:
幼童觀后感08-16
觀后感:觀《法制錄像》有感01-28
安全教育錄像《傷逝》觀后感01-19
看錄像750字08-16
《觀書有感》教學設計11-02
難忘的錄像表演作文800字(精選32篇)02-09
《觀書有感》教學反思10篇04-01
《觀書有感》教學反思(10篇)04-01
六年級《觀書有感》教學反思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