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學觀課報告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種類、性質以及自然界的變化規律。總的來說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實驗也很有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化學觀課報告(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年化學觀課報告1
張老師這節化學課,教學目標設計明確到位,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目標,設計并提出學習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小組內邊思考邊議論、小組討論等學習形式完成學習目標,師生配合比較默契。課堂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較為充分,有效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很明顯感覺到,從實驗準備、教學設計到課堂教學,張老師都經過了精心設計,是一節非常成功的課。
本節課亮點紛呈:
1.通過學生觀看學生自己錄制的視頻認識堿的物理性質,形式新穎,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2.設計分組實驗,課堂組織、課堂把握力很足,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操作有序、課堂達成率高,同時更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3.在突破教學難點上,設計實驗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通過啟發,小組討論,總結出探究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的反應的一般思路,同時,又為后面學習探究酸堿中和反應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
張老師這節課從總體上講做了非常精心的準備,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和剖析,教學目標把握到位,訓練扎實有效,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學生學習興致很高,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很好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節課設計都很切合課程標準和學生學習實際,其中,使用實物展臺展示學生作業、學生當堂糾錯,學生錄制視頻、課堂分組實驗、課堂實驗探究,都經過精心設計。教師能根據所選課題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和小組合作學習。在突破難點方面,設計實驗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當時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也很成功,通過啟發和小組討論,學生自己就設計出了實驗方案,并且有些同學直接就說出了可以探究化學反應的產物,這使得得出研究沒有實驗現象的化學反應的思路水到渠成。課堂上,采用以“師生對話,小組合作”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在體驗參與與合作的樂趣的同時收獲知識,感悟生活,認識世界。另外,師生對話時,教師對學生學習評價做得恰當好處,使“目標——教學——評價”一體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課堂更高效,因為這節課設置了分組實驗環節,所以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值得我好好學習和用心體會。
2023年化學觀課報告2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我們備課組有幸聽了xxx老師上的課——《化學鍵》,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同時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的相應的變化。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既符合化學的學科特點,也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的發展特點。
本節課,x老師圍繞著兩個核心的問題展開教學:一是化學鍵是什么?二是微粒之間是如何形成化學鍵進而相互作用的?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x老師精心地設計教學情境,巧妙地設置了一系列的問題或問題鏈。首先,為了讓學生形象化地感知微觀粒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x老師向同學們展示了由無數沙子壘成的一個沙雕圖片,引導學生思考:沙子為什么可以構成沙雕?構成沙雕的沙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強烈嗎?繼而得出結論:
1、構成物質的微粒之間存在相互的作用。
2、微粒間的作用力有強有弱。
然后,請學生相互討論,談談他們對“化學鍵”的認識。學生根據自身的經驗,認為化學鍵是一種“連接”,是一種“吸引力”。在贊賞學生之后,向學生展示了前人對化學鍵提出的兩種模型:連接式模型和引力式模型,進而請學生思考:前人的認識存在的不足之處是什么?促使原子間強烈作用的本質性的粒子是什么呢?在學生回答本質性的粒子是電子之后,又向學生介紹了第三種模型:8電子穩定結構模型——原子間的作用力的實質性微粒是電子,每個原子都力圖達到外層充滿的結構。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鈉原子會轉變成怎樣的穩定結構?如何實現?判斷氯原子達到穩定結構的途徑有幾種?從而引導學生分析NaCl和Cl2中化學鍵的`形成過程,并最終得出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為了檢測學生對化學鍵形成過程的理解,隨后設置了一組問題鏈,并將化學鍵的表示方法——電子式的書寫融于問題鏈中。
一、從整節課來看,我認為x老師的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較好地通過設計臺階式問題,降低了提問的難度,課堂的連續性較好。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化學鍵這一抽象概念的時候,x老師先設置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宏觀世界感知中體會微觀世界同樣存在著類似的現象。當學生提出各自對化學鍵的認識之后,通過分析存在的不足,進而引出從電子的得失和轉移的角度理解化學鍵的形成過程。過渡自然,層層推進,也符合人類認識的發展規律。個人覺得個別問題設置較難,并且問題表述不太容易讓學生理解,比如“促使原子間強烈作用的本質性的粒子是什么呢?”學生很難思考到教師預設的高度,致使課堂出現了片刻的“冷場”。
2、創設可視化的情境,化抽象為具體,巧妙地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
比如在分析鈉原子和氯原子可通過何種途徑形成穩定結構的時候,x老師類比生活中的投資做生意——要做成一樁生意需要4000元的啟動資金,可是手頭上只有2000元,如何辦呢?通過形象化的比擬,學生自然地想到了原子形成穩定結構的兩種途徑:最外層電子的得失和共用。當然,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對氯原子形成穩定結構途徑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但對鈉原子如何形成穩定結構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建議只讓學生分析氯原子形成穩定結構的途徑。另外,為了幫助學生理解NaCl和Cl2中化學鍵的形成過程,x老師巧妙地制作了動態的幻燈片,通過形象化的視覺感受,學生非常明了地理解了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
3、十分注重教學設計的科學化、程序化。
教學問題設計符合學生認知和學習規律,可以說x老師十分注意教學進程的邏輯關系,一環緊扣一環,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而且在講授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信息來源,以課本為基礎,把課本的知識總結加工提升。例如在讓學生思考哪些元素之間可以存在離子鍵時,就以課本給出的幾種常見離子化合物進行分類處理,讓學生很容易總結得出經常存在離子鍵的幾類化合物。
4、體現課改精神。
從上課情況可以看出x老師事先已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確立了教育教學目標,并圍繞這些目標組織材料,設計教法,并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表現出來,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在課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導下,我能看到課堂教學中,x老師熱情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他的課堂里,學生充滿活力,熱情參與,勤于動腦,積極思維,爭先回答問題,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理念。課堂上葉老師飽滿的激情不但感染著學生也感染著每一位聽課的老師。教師飽滿的激情,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熱情洋溢的老師更容易帶領著學生去遨游知識的海洋,去感悟知識領域的奧妙。x老師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二、值得商榷之處
1、教材處理有待改善。這次公開課是按照第一課時離子鍵、電子式,第二課時課共價鍵舊教材的模式處理教材。第一節課教學設計在總結四點常見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太絕對化,沒有注意特例,例如氯化鋁雖然是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組成的鹽,但是不含有離子鍵。做練習時學生對硫酸是否含離子鍵出現了模糊,但是由于學生沒有共價鍵和共價化合物在水里的電離情況的相關知識,所以在這里沒辦法解釋為什么硫酸不含離子鍵。由于在這里耗了無為的時間,導致電子式表示物質形成過程等內容沒有講完。這節課如果把離子鍵的判斷練習留到講完共價鍵概念以后在做比較歸納練習比較好,這樣既保證這堂課的完整,又便于講透兩個概念。
2、學生思維參與不夠。主要表現:第一老師過多的引導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時間。課堂上如何處理動與靜的關系也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提出問題首先應該讓全體起學生進入思考層面,有了思考之后再經行交流,學生之間才有思維的碰撞,思維的深度廣度才會擴大。“靜”是“動”的基礎“動”是“靜”的提升。第二學生之間互動評價不夠,新課程強調對話,而且這個對話應該是多層次的。學生回答問題后,可將平臺交給學生,讓學生評評好不好,對不對,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以及應該怎樣完善。這樣,學生思維的火花就會被點燃,從而發現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做好組織、引導調控工作,也可以參與到交流之中去。
2023年化學觀課報告3
我觀看的這堂化學課是一堂關于化學反應速率的課程。在這堂課上,老師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引導我們了解了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影響因素以及如何測定反應速率等內容。
首先,老師通過實驗展示了不同物質之間的反應速率的差異。他們將不同物質溶液與一種指示劑混合,觀察顏色變化的速率。通過實驗結果,我們發現,不同物質之間的反應速率是不同的,有的反應速率很快,有的則很慢。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開始思考是什么因素影響了反應速率。
接著,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他們分別是溫度、濃度、表面積和催化劑。老師通過實例和圖表詳細解釋了每個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我了解到,溫度升高會加快反應速率,因為溫度升高會增加分子的平均動能,促使反應物分子更頻繁地碰撞;濃度增加也會加快反應速率,因為濃度增加會增加反應物分子的碰撞頻率;表面積增大會加快反應速率,因為反應物分子只能在表面上發生反應,表面積增大意味著反應物分子更容易接觸到;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加快反應速率。
最后,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如何測定反應速率。他們通過實驗演示了兩種測定反應速率的方法:觀察產物生成的速率和觀察反應物消失的速率。通過實驗結果,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觀察反應物消失的速率更直觀、更準確。
通過這堂化學觀課,我對化學反應速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明白了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以及如何測定反應速率。我也意識到化學反應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食物的烹飪、藥物的合成等都離不開對反應速率的控制。
感謝老師的精心教導,讓我在這堂化學觀課中獲益匪淺。我將會繼續學習化學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學素養。
2023年化學觀課報告4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在九年級化學全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袁美清老師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有效復習,將所學內容進行了鞏固提高。經過集體備課,袁老師又精心的進行二次講課,教學中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反饋展示、精講點撥的課堂教學流程,課堂主線非常清晰。
具體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 教學重點突出,圍繞教學重點設計了多個層面的活動,如寫基本的方程式,根據圖片寫方程式等。關注了學生的差異,滿足了不同水平的學生的需求;學案設計的很好很實用。
2、做到了精講點撥。袁老師充分發揮了老師的支架作用。有必要的示范,有重難點的解疑,將知識進行了梳理,引申和拓展。
3、在學生活動中老師及時的給予了反饋、矯正、啟發、強化。例如,教會學生自信的在課堂中展示,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能對學生進行多元、正面評價,與學生互動融洽。
4、袁老師根據課堂教學需求有效的整合教材。在題目的選擇上更注重了基礎,可以增加典型的中考題。增加根據信息書寫方程式的練習。
教學建議:
課前預習的處理可以采取小組互相討論、組長展示解疑的方式會更好。
2023年化學觀課報告5
本次遠程研修,我通過觀課,感覺受益匪淺。我認為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更進一步掌握了實現高效化學課堂的目標,提高了化學教學的理論水平,知道了如何更好的與學生溝通,如何更好的管理課堂,使我對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充滿信心,提高了對教學方法的掌握水平,業務能力有了進步。
一、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實現高效課堂目標。
過去,我們經常提倡課堂的有效性,如今我們更注重課堂的效率,更加注重如何實現高中化學優質高效課堂的目標,注重理順教與學的關系,注重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注重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創新,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二、針對性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本次培訓針對性強,這次培訓能夠把大量的教學理論和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并引用了豐富的課堂實踐的案例,使我們對課改的新理念和理論有了一個初步的較為全面的理解。很多老師的講授都很有啟發性和實用性,這些對于指導我們有針對性地搞好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著現實意義和啟發。
三、要加強交流合作,做好教研結合
面對不斷發展的信息社會,作為教師,應加強自身培訓學習,這次培訓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通過教學思想交流,我們開闊了視野,汲取了不少新觀念,新方法,業務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在注重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多進行反思總結,形成教學思想,做一個科研型教師。
四、尊重信任關愛學生,與學生平等交流溝通
有了理解和尊重思想才能溝通,才能交流雙方的感情越是親切和諧,教師,就越能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中去,進一步發展自己尊重自己,而從學生方面看,他們的自尊心不是受到壓力而得到舒展,他們更加自信,主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僅促進了他們的學習,而且可能對整個人生都有幫助。
總之,遠程研修提供了一次讓我學習的一次好機會。我要更深入的學習,進一步的研究,并結合實際在教學中我將把在這里學到的新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教育理念,運用到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去,同時努力學習同行們的學習態度、工作方法等,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快速提高,我相信會收到良好效果。
【2023年化學觀課報告】相關文章:
化學觀課報告04-15
化學觀課報告04-15
化學觀課報告三篇06-09
立定跳遠課觀課報告06-18
關于觀課評課報告06-13
音樂課的觀課報告03-13
語文觀課報告08-05
觀課報告范文04-22
體育觀課報告04-25
研修觀課報告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