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的思考作文 推薦度:
- 思考作文 推薦度:
- 思考人生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思考作文8篇[精]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思考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思考作文 篇1
從根本上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反復(fù)領(lǐng)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夾別人食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脫下的舊衣衫。
——叔本華
不同言論逐漸彌漫了當今社會,有各持己見的互不相擾,也有劍走偏鋒的針鋒相對。如何在取舍之間尋見正確的答案,著實要下一番功夫。你說,未必真,我說,未必對,他說,未必實。
關(guān)乎現(xiàn)下社會弊端的討論隨處可聞,新聞媒體網(wǎng)絡(luò)等介質(zhì)的發(fā)展推動了全民言論時代的到來。人們只要端坐小小機器前,手指輕敲鍵盤,就能發(fā)表自身的觀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表達欲,也尊重了所有人言論的自由。“網(wǎng)民”成了中國的第三方駐扎人群,這是時代的決定,無可厚非。但恰恰是這第三方的加入使得原本浮華的社會更加焦躁不安,人人都能說,也使得遲早會應(yīng)了那句老話“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空間上的距離,認知上的距離,造成了言論上的距離,真實與虛假的距離。能佐證此觀點的例子不勝枚舉,也就不再舉。
若是將與自身無多大關(guān)系的第三方撇置一旁,就還剩下一方朋友圈。換言之,就是第二方人群,通常所說的“你”。對于這些“你”所說的言語,我們通常報以更大的信任,至少說這話的人存在于面前切實可見,比起遠方的第三方空間看似要實在得多。因為作為生活的初學者,我們的一切認知來源于生活,身旁的朋友自然成了我們認知世界最為重要的渠道。透過他人的雙眼拓展自我,是不可置疑的生存法則,沒有任何人可以生活在自我的世界。我們又該懷著怎樣的心態(tài)對待這些“你說”呢?大多數(shù)人有自我的一套判斷標準,朋友或是親人在眼中或是心里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取九舍三。面對不同人的不同思維方式,我們無權(quán)干涉,更無法妄加評論。
反復(fù)玩味“他說”、“你說”,總有餐桌上被他人夾過舍之之物之感。這些取之于他人之物必將立足于他人。如此思考,慢慢產(chǎn)生了時間靜止,唯有我在的覺知。這種“覺知”讓我與現(xiàn)實拉開一段不小的距離,以至于使我有時間去想想語言本初的意義。
如若要談社會對“話語權(quán)”的隱形爭奪,則避不開對其本質(zhì)的解讀。語言文字自發(fā)明之始,就是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想法的媒介。通過語言,內(nèi)心的想法得以表達,相對的,理解體會他人的心境也成為可能。語言的重要性從我們面對陌生世界的第一刻就開始體現(xiàn),廣義言之,哭是所有人的第一語言,也是生命最初的見證者。如若說是狹義的語言,從開始呢喃的“爸爸媽媽”,到最后的一句“再見保重”,語言無不是貫穿我們整個生命的東西。
既然語言有如此重要性,且按照耳聽八方而博見廣聞的觀點,我們確是該取萬家之言,方能知明而行無過矣。然而對于當今言論的方式,我卻要打上一個問號,駁了大眾的想法。
我并不反對“兼容并包”的理論,那又為何自稱為悖論呢?一是當今社會并未達到我們的理想的境地,二是不同的價值取向已經(jīng)偏離了是非觀判斷的本身。這恰好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我說”在他人那會成為“你說”和“他說”的潛藏矛盾。除自身以外的空間有著鋪天漫地的言辭,到處充滿的'是別人的想法。這些想法指引著你認識事物,而它絕非你內(nèi)心本真的想法。此類情況一多,就成了魯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論》中所說的“社會憔悴”。
其實,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還存在第一方人群,就是常常被我們忽略的自身。面對任何事任何人我們都會有自己想要表達的第一觀點,稱為“我說”。只不過這些最樸真的藏識,往往因為外界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而被掩埋。因為我們并非專家學者,有發(fā)言權(quán)卻沒有多少分量,既然言多必有失,那還不如沉默來得保險。于是隨意附和幾句,成了一個個“規(guī)訓個體”。
前北大校長蔡元培曾在《對于新教育之意見》一文中提到,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養(yǎng)成“自由人格”。從自由人格認識到自我的獨特性,從而實現(xiàn)自我個性的超越。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到為何我們身處社會卻可以不被其他言論所左右,具有自由人格的個體應(yīng)該既存在于社會群體當中,同時也應(yīng)該區(qū)別于社會共性。從“你說”、“他說”中擺脫出來,形成具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的“我說”。人只有完成兩層障礙的突破,才能超越自身,達到自由之境。
既然“我說”能培養(yǎng)“自由人格”,由此發(fā)展為“自由思想”和“自由意志”。那何必要將“我說”湮沒在“他說”、“你說”之后?自由是人的靈魂,也唯有自由之人方能成為世界的認知者、價值的判斷者和生命的締造者。
你說他說誰說
他說你說我說
我說他說誰說
誰說你說我說
管他誰說的
聽我們的
關(guān)于你說我說他說的討論到此作結(jié),以上言論,都是我說。
思考作文 篇2
如果可以的話。我寧愿回到以前,不讓這個故事發(fā)生,讓這個故事重新開始......
在我們做某些事的時候,有時總會不經(jīng)大腦思考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引起一大串不可思議的事發(fā)生。有讓人傷心、有讓人開心、有讓人無奈的.....
有時我會在想這些故事就像自己的影子一樣,一時出現(xiàn)一時消失。讓我們的內(nèi)心有著各種各樣不同而又復(fù)雜的心情。我們?nèi)绻憛捘呈隆⒛澄铩⒛橙耍覀儾蝗缛ハ矚g他們,因為喜歡是甜蜜、快樂的,而討厭是悲傷、難過的。對待什么也好,我們都要有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不開心的事過去就讓它過去,現(xiàn)在只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去尋找自己的'快樂、幸福,什么需要彌補、什么需要努力都應(yīng)該自己去做了。
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敵人,那個人就是自己。是的,我最恨的人就是我自己,因為我總是贏不了自己,恨不得把自己碎尸萬斷。自己另一面可怕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影子,這影子不管你怎么打、怎么踩也不能把他打倒,因為這影子無時無刻都跟著你,你怎么也不能把他擺脫掉。
在過去,我曾經(jīng)做過許多不應(yīng)該做的事,我恨自己,恨當初的自己。在那傷心、難過的日子過著似乎很可怕的日子。心就像被針刺一樣,無法讓它消失,有時痛得讓人難受。但是,是我愚蠢,不嘗試去尋找另一種感覺,那就是快樂。為何要把自己藏在一個黑暗的世界里呢?轉(zhuǎn)個彎,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在你身邊有許多關(guān)心、喝護你的人。
放開你的胸懷、張開你的眼睛,伸出的雙手去、用你的心靈去感受吧!應(yīng)該靜下來,想一想該如何去面對每件事、每個人吧!
思考作文 篇3
提臀,收腹,抬頭,挺胸,大踏步向前走。
這就是人們所謂的——貓步。
貓永遠是一種慵懶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散漫,卻有著威懾眾人的高貴與嫵媚。或者說貓的靈魂是純潔的,他不允許自己低賤而卑微的生活,他追求華麗與柔軟的纏繞,卻永遠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態(tài),緩緩站起伸一個懶腰,然后輕盈落地。傲視著身后的一切,包括人類。
貓的叫聲讓長夜不再寂寞,他的眼神撥動著人的心弦,因為那里面永遠都包含著睿智的光芒,微弱卻永恒的生存,不熄滅。柔順的皮毛讓他更加冷漠,不帶有任何血色的冰冷沁人肺腑。
是他揭開了黑夜的神秘面紗。房頂?shù)耐咂撬那冁I,路邊的雜草是他的愛戀,樹木的綠枝是他的羽箭,讓他帶著自己矯健靈活的軀體酣暢淋漓的在屋頂奔跑,在路邊嬉戲,在枝上遠望。他在看什么呢?或許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
這使我莫名的想像貓一樣思考。
知道么?貓的靈魂是自由的,是風,捉摸不定,他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奔騰,飛翔,不帶有任何色彩生活在陽光下,羈定而堅強。他永遠不受任何事物的糾纏和威脅,那慵懶淡定的眼神能說明一切。在一夜奔跑后,他會等待陽光靜靜看著他的眼,在這個世界沸騰之前,沉沉睡去,跟著太陽的步子,閃過一天。
學習像一只貓一樣思考,真的是一個奇怪的想法。他寧愿自己的心靈世界是黑色的,不帶有一點光明,里面會蓄滿了淚水,滿藏著痛苦,積壓著哀愁,可是有太陽的日子,他仍是個快樂的生物。Maybe是這讓他堅強,讓他認真,讓他執(zhí)著。同時又虛偽高雅的`活著。
于是又莫名的覺得貓是一種悲哀的動物,他永遠壓抑著自己的心緒,用漫不經(jīng)心的態(tài)度來面對這一切,用黑夜來吞噬著莫大的悲哀與痛苦,于是黑夜就肩擔重負,印上了一層神秘的失落。
真的很矛盾。
或許我們真的要學習貓,同時鄙視貓了。
耳邊卻久久的回響:“你小芊腰,輕輕的跳,明目似火花水晶返照,夠曬俏夠哂照。”
思考作文 篇4
在草原上,兔子正在思考著:獅子什么時候才會發(fā)動攻擊,又該如何逃過獅子的法眼呢?我,則是靜靜地想著曾經(jīng)發(fā)生的糗事、幻想考試時得到滿分……
要是在上課時間,我的腦子里不是放空,就是下課時的游戲中,沒有任何一絲絲的`上課情緒。我們做學生的通常都是像我一樣,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愛玩!我覺得我腦袋里裝的東西和用功的學生比起,可說是天壤之別;但是當月考時,我就會聽到腦袋里傳來的信號,告訴我該如何作答。因此,我考試的分數(shù)都是名列前茅。
腦袋,是我忠實的好幫手、好朋友,卻也是帶領(lǐng)我上課不聽話的兇手。爸爸媽媽給了我一個聰明的腦袋,就是要為了讓我為社會多盡一分心力。我的腦袋帶給了我無數(shù)的想象力,讓我的作文寫得更有創(chuàng)意。
我喜歡我的腦袋,我期待腦袋可以帶著我做好事,而不是壞事。寫作文時,我喜歡自己腦袋,它帶來的許多的靈感,彷佛導(dǎo)游帶著大批的觀光客參觀世界的美景。
思考,就像一扇封閉的門。當它開啟前,世界失去了色彩;打開后,又將重見光明。
思考作文 篇5
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兒子,一個賣傘,一個刷墻,這使老太太天天提心吊膽,悶悶不樂。因為天晴的時候她擔心傘賣不出去,下雨的時候她又發(fā)愁無法刷墻。后來一個聰明人告訴她:“要換一個角度想一想,下雨的時候傘賣得多,天晴的時候墻刷得好,什么時候都不錯。”老太太聽后,天天笑逐顏開。聰明人的明智讓人贊嘆,那“換一個角度思考”的想法更引發(fā)了我深深的思考。是啊,“換一個角度思考”在現(xiàn)實中是多么重要啊。
再講一個故事。一百多年前,美國曾掀起淘金浪潮,許許多多的人為使自己富裕起來,紛紛涌向淘金地;另有極少數(shù)的人不去淘金,他們?yōu)槭固越鹂焖俚竭_目的地辦起了客運公司,為使淘金者生活便利辦起了百貨公司、郵局、娛樂場。幾年后當大部分蜂擁而去的淘金者依舊是窮人的時候,這極少數(shù)未隨大溜的人卻富了起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些人會換一外角度思考。看來,能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致富的路是豐富多彩的。
“換一個角度思考”關(guān)系著個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也關(guān)系著國家與民族的強盛。一千多年前,我們曾經(jīng)有過令人驕傲的四統(tǒng)天下的正統(tǒng)思想,習慣于別人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干,缺乏多元思維,不善于換個角度想問題。“換個角度”思考說到底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精神,而社會只有不斷地去創(chuàng)新,才會有進步。
那么,該如何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呢?我想應(yīng)大膽地把眼光投向新領(lǐng)域,投向未知的領(lǐng)域,更要投向用常規(guī)的.眼光來看是不可能存在的領(lǐng)域,只有大膽是運用已有知識與經(jīng)驗在上述的領(lǐng)域中開拓進取,常常會換一個角度思考才能成功。這樣答案就會是豐富多彩的,生活也就會變得有意義有價值。
總之,換一個角度思考,是時代創(chuàng)新精神的體現(xiàn)。成功地換一個角度思考,就能得到豐富多彩的答案,這對于我們個人和我們民族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讓我們換個角度去認識生活,在新世紀廣闊的空間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
思考作文 篇6
天空中飄著雨絲,一棵大樹的新芽正在悄悄地往上生長。一片又一片青翠欲滴的嫩葉在慢慢地舒展,像是伸個懶腰似的。
回廊上鏤空的花紋透露出歷史的氣息,沉淀了許久的時光在這里凝結(jié)成一縷縷的回憶。隨著目光望去,一潭池水,一座假山,一個涼亭都勾勒出古典園林的模樣,他們仿佛在用自己訴說著經(jīng)歷的種種。層次不一的房檐遮蔽著房檐上的人,房檐上的小鳥還在嘰嘰喳喳地叫著。奔跑的汽車,運轉(zhuǎn)的機器都離得那么遠,仿佛世界都停止了,時間的軸輪都不再轉(zhuǎn)動。
呼吸著夾雜綠色的空氣,才發(fā)現(xiàn)塵世的喧囂離自己那么遠。身旁的幾株綠竹隨風擺動著,搖曳著婀娜的身姿,擺動著青翠的裙擺,絲毫不受絲絲小雨的干擾,而是一如既往的寧靜與自然。
?滴答,滴答?一滴滴雨珠打在這石板路上,進行著只屬于他們的儀式。從幾千米的高空落下,卻還是那么輕柔,沒有將石板打疼,卻獨具了些愜意。風伴著雨,雨隨著風,在空中跳動著他們的舞蹈。別說風雨無情,他們的情只是未被你發(fā)現(xiàn)罷了。當我們真正想要一份寧靜的時候,塵世就會離得很遠,很遠?
回望在綠蔓中的.古房,門外簡樸,門內(nèi)的玄機卻是道不盡,也說不完。他還在歲月中等待著他的主人,卻殊不知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過去的誰也不能阻擋,將來的誰也不能攔截。雖然他已然被封存在人們的記憶中,但他是幸運的,他還能在這個喧囂的塵世里,守住自己的一份寧靜?
如今,世人都在為物質(zhì)的享受而追求,但當塵世的繁花落盡,剩下的殘花敗柳或許還不如原本自然的一片綠葉美。
思考作文 篇7
四年前北京奧運會閉幕的時候,奧委會主席羅格給出的評價是無與倫比。這次他給出的則是無可挑剔。是啊,倫敦舉辦了三次奧運會了,這次則是在歐債危機的大背景下舉辦一場耗費了93億英鎊的奧運盛會。人民不干了,都沒錢發(fā)工資。狀況不斷,烏龍事件接連發(fā)生。這是我們對本次奧運會的客觀印象,我們絕不能說這是一次最好的奧運,但我們也絕不能說這是一次最差的奧運。
這個世界上像倫敦奧運會一樣不盡人意的還有很多很多,說不定現(xiàn)在的你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有氣沒處撒,倒還氣得自己難受。對于一些我們無力改變的事情,我們只能接受,要知道下一秒說不定會有一個機會等著你呢?千萬不要由這一秒的懊惱變成下一秒懊悔。
在本次奧運會上,中韓日德等國都由于不滿裁判判罰而提出申訴,可是偏偏只有中國的申訴無一例外全被駁回。誤判嚴重,丁寧在乒乓球女子單打決賽中被裁判判發(fā)球違例而無緣大滿貫。男子吊環(huán)決賽中陳一冰的`表現(xiàn)堪稱完美,可是裁判卻將他到手的金牌判給了巴西選手。在男子羽量級拳擊比賽日本選手曾六次將對手擊倒在地,可最后竟然被判失利。我們震驚了。奧林匹克的精神是什么?運動員四年的努力與拼搏何在啊?這公平嗎,我的直覺告訴我這當然不會公平了!可是結(jié)局已定,我們又應(yīng)怎樣看待哪?
首先要記住我們的目的,重要的不是取勝,而是參與。盡管我們的成績沒有得到某些人的認可,但是我們已經(jīng)做到了最好,我們的成績擺在哪里,無論你看與不看都已成事實。
這個世界上公平與不公平永遠都會存在,但是不努力,永遠都不會有人對你公平。與其一昧的埋怨這個社會,卻不如一心改變自己,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用事實說話。
我們永遠不能夠被這些事情所打到,我們要笑對生活。沒有什么比死亡和時間更可怕。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
思考作文 篇8
20xx年,災(zāi)難女神似乎戀上了中國這片蒼茫大地,先是重大雪災(zāi)來襲,再是“5.12”大地震。一次又一次的天災(zāi)帶給中華人民一次又一次心靈的考驗,帶來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思考。
在“5.12”汶川大地震過后的第10天,四川都江堰光亞中學一名名叫范美忠的老師在博客上發(fā)表的一篇災(zāi)后隨筆在網(wǎng)絡(luò)上引起軒然大波。文章敘述了范美忠老師所就職的光亞中學位于“汶川”地震的中心震區(qū),當?shù)卣鹜蝗粊硪u,正在上課的范美忠老師不顧他人選擇了拋棄他的學生率先逃跑……雖然在這次大地震中,光亞中學二百多名教職員工并無一傷亡,但范美忠老師的行為卻受到了無數(shù)網(wǎng)民的抨擊。
在網(wǎng)絡(luò)上,范美忠老師在面臨災(zāi)難時舍棄學生,獨自逃跑的行為被戲稱為“范跑跑”行為。范美忠老師亦被稱為“世界上最無恥之人”。絕大部分網(wǎng)民認為”范跑跑”行為已超越過了道德的最低底線。身為一名教師,范美忠既沒有具備身為一名教師所應(yīng)具備的“師德”,更沒有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的義務(wù),他的行為嚴重褻瀆教師—“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神圣的職業(yè)。
或許,范美忠老師的行為在世人眼中是無法容忍的過失,但是又有誰能百分之一百的保證自己身處其位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災(zāi)難時,能毅然決然地選擇去保護學生?畢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潭千秋老師那樣偉大的情懷。潭千秋老師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時他表現(xiàn)出的異于常人的舉動,他選擇了張開雙臂,以生命為代價保護了四個幼小的生命,所以他是偉大的。但有哪條法律明確規(guī)定了所有的教師在面臨災(zāi)難時一定要以舍棄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來保護學生,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范美忠雖然是一名人民教師,但他也是一個平常的人,在面臨災(zāi)難時,他也會膽怯,他也會恐懼,試問,在地震突然萊西的.那一刻,有哪個人不想躲過這場災(zāi)難,又有誰不想活著看見明天的太陽?在面對地震時,范美忠老師做出的只是一個人最本能的反應(yīng)—在絕望恐懼中極力爭取生還的機會,然而,正是他這種對生的追求的行為,卻引來了無數(shù)人的譴責,無數(shù)人的抨擊。盡管他的做法得不到社會的認同,但對一個在災(zāi)難生還中的人進行如此猛烈的輿論抨擊,就是一種正義的行為嗎?
身為一名教師,范美忠老師的行為也許真的有欠妥當,但對一個經(jīng)歷了8.0級大地震的人而言,他有權(quán)獲得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guān)懷,而不是網(wǎng)絡(luò)上,現(xiàn)實社會里無數(shù)人的無理漫罵,漫天的指責。如果你并未經(jīng)歷過汶川地震,那么你又有什么權(quán)力來評論范美忠老師的行為呢?無數(shù)網(wǎng)絡(luò)人士抨擊范美忠老師的行為早已越過了道德的最基本的底線,那么,到底什么是人類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呢?是對是對異端的包容,是對異端的寬恕。如果我們連最起碼的包容之心都沒有,便肆意地指責他人,那么我們與那些在別人傷后上灑鹽的人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天災(zāi)雖然無情,但災(zāi)后帶給我們功能多的是人性的思考。盡管在地震中舍棄學生,獨自太跑的老師有很多,但又有幾個將這一行為公諸于世以引起世人對如此的思考呢?從這一點上而言,范美忠老師是勇敢的。他明知道這種行為并不為這個社會所容納,但他依然敢于將其置于“陽光”底下,接受世人的指責和抨擊。當鋪天蓋地的輿論抨擊風波席卷而來,范美忠老師選擇的是坦然面對一切,甚至他勇敢的站在人前接受輿論抨擊,這足以見其勇敢。在地震來臨時,他承受的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心理壓力;在地震過后,我們無權(quán)對一個經(jīng)歷了8.0級大地震的人進行任何的抨擊與指責。
在當今中國社會大肆宣傳人裙、的社會環(huán)境下,范美忠老師有權(quán)獲得其最基本的生存權(quán)與發(fā)展權(quán)。而我們只能說,在災(zāi)難面前,人類是那么的脆弱。我們能做的是理解與包容。
【思考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思考作文(經(jīng)典)10-17
(精選)思考作文11-02
[精選]思考的作文01-18
思考的作文12-22
[經(jīng)典]思考作文02-17
思考作文(經(jīng)典)03-12
(經(jīng)典)思考作文03-08
(精選)思考作文05-03
思考作文(經(jīng)典)12-27
[精選]思考作文11-23